1630年9月22日,大明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刽子手凌迟了三天,到最后袁崇焕只剩下一副骨架子。就是一副骨架子,可依旧没人敢来收尸,大家都怕引火烧身。夜幕降临了,只见一个黑衣人出现了,只见他径直走向绑着骨架子。
只见他将骨架子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麻袋里,然后背着迅速离开进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早有几名僧人在等待,而还有一口棺材。黑衣人将骨架子放入棺内,几名僧人在一旁念经超度。大概棺材盖上,一旁僧人说道:“佘先生真是一位勇敢的义士!佘先生肯在这样犯忌的时候收尸,真是人间大仁大勇,我们佩服的很!”
黑衣人则回答:“袁大人死得太冤了,我能力只能做这点事情了,可惜不能给大人平反。”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出现时,袁崇焕已经被悄悄葬在了悯忠寺不远的山丘上,这座悯忠寺在百年后被改名为“法源寺”。
袁崇焕死得太惨了,凌迟了三千多刀。明朝在《石匮书后集》描述了不忍直视的一幕,“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数万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
这位姓佘的义士是袁崇焕帐下一名普通谋士,他深知袁崇焕是冤枉的,可在崇祯皇帝面前他什么也做不了。将袁崇焕秘密下葬后,佘义士就下定决心守墓,他坚信袁崇焕一定有昭雪的那一天。佘义士临终前留下遗言,“家族之人不能回广东老家;要读书明理,但是不能做官;要世代守护袁崇焕墓,这点最重要。”
此后300多年时间里,佘义士的后人一直遵从祖训。袁崇焕祠和墓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而佘家人的办公室就在院内南侧一个小房间,佘幼芝是袁崇焕的第17代守墓人。1952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把内城的坟地都迁到城外去,这让佘幼芝的父母非常担心。
据佘幼芝回忆,就在袁崇焕墓地即将被迁走前夕,她的伯父找到柳亚子、章士钊、李济深、叶恭绰等人帮忙。这几人都是著名民主人士,得到佘幼芝伯父的求助后,四人联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很快做了批示,“请彭真同志查明处理,我意袁崇焕祠若无大碍,应予保存,毛泽东,五月十六日。”
在毛主席的关注下,袁崇焕墓地避免了外迁。然而,特殊时期袁崇焕的墓地还是遭到了严重破坏。当时佘幼芝已经是第17代守墓人,她想保护可却无能为力。80年代,袁崇焕的墓地得到修复,后成为了国家级保护单位。
袁崇焕死后,一直没人敢给他平反,直到乾隆皇帝给他平反。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二月初四,乾隆皇帝在批阅《明史》时认为袁崇焕是冤枉的,“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2020年8月12日,佘幼芝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佘幼芝的去世,意味着最后一代守墓人完成了使命。因为先祖的遗言,佘家人守护了袁崇焕墓地已经390年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
参考资料:《明史》、《袁崇焕守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