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精彩纷呈的三国时期结束,曹魏政权也没能笑到最后,随着高平陵事变的发生,司马家开始逐渐蚕食曹魏的胜利果实,最终撕下虚伪的面具,篡夺了皇权,建立全新的西晋王朝。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位名为王沈的曹魏将军,一直参与了这个过程,因为立功所以得到晋封,在西晋建立以后,官拜骠骑将军。
西晋将军王沈的私生子偶然上位
但是王沈建功的方式并不光彩,他属于卖主求荣的典型人物。曹髦在位的时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召集来几位“心腹”,决定做最后一搏,其中就有王沈。只不过王沈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临危卖主,把曹髦的计划偷偷告诉给司马昭,最终导致曹髦事情败露,身死而终。
王沈的人品如何咱们暂且不论,他因此立功,在西晋官拜骠骑将军确实是事实,吃着曹髦的“血馒头”,王沈在西晋享受着富贵,豪宅大院,佣人无数。
有一位赵氏,因为家庭贫穷,出身卑微,为了讨生活,就经常去王沈的骠骑将军府去做女工,王沈和她结识,生下一个私生子,取名王浚。王沈是一个典型的渣男,对于这个私生子的态度十分不友好,“沈初不齿之”。
但是天意弄人,你王沈看不上他不要紧,偏偏王沈直到死去都没有子嗣,王浚成了他的独苗,也就成了王沈的唯一继承人。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博陵公爵位,还被拜为驸马都尉。王沈的一切都被他曾经“不齿”的孩子得到,可能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王浚家祖传的“坏毛病”
王浚这个人,继承了他爸爸投机的毛病,见皇后贾南风势大,就全力依附,以此来取得官爵。为了向贾南风表示衷心,甚至不惜听从贾南风的指使,将废太子司马遹毒杀。王沈卖主求荣,儿子直接参与杀害太子,比自己的亲爹更甚。
王浚因此得到贾南风的封赏,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成为一个手里掌兵的将军。
因为贾南风弄权,引发八王之乱,一时间西晋大乱,以八王为主的各方势力,互相攻伐,王浚见天下之事不定,乱象丛生,这贾南风如今也是自身难保,恐怕难以成为庇护自己的坚实靠山。
王浚认为,在局势不明朗之前,他应该早做准备,积极增强自身的力量,未来不论局势如何变化,自己只要有兵,就有话语权。
王浚的想法本来没有错,在乱世之中积蓄实力本无可厚非,但是王浚却本性难移,他不想着如何发展自身实力,又走上了逢迎投机的老路,这一次他把目光看向了鲜卑和乌桓。
王浚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鲜卑和乌桓的首领,段务勿尘和宇文部落的宇文素延。在王浚看来,如果西晋形势大乱,八王势力谁输谁赢难料,不论是谁获得胜利,他勾结外部势力的准备,都能够成为自己最后的杀手锏。
以天下方乱,欲结援夷狄,乃以一女妻鲜卑段务勿尘,一女妻素怒延——《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刻,汝南王、楚王、赵王、齐王、长沙王全部因为此次事件相继殒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剩下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三位王爷逐鹿天下。
虽然剩下三个王,但是却不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因为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这一次走到了一起,司马颙选择支持皇太弟司马颖。所以,三王的对战,其实是一个二对一的局面,其中优劣显而易见。
王浚这位擅长投机的将军,自然比谁都看得清楚,但是这一次,他却一反常态,选择站到了弱势者东海王司马越的一边。难道王浚突然变得有了原则和底线,这一次不再投机了吗?当然不是。
王浚做梦都想投奔皇太弟司马颖,然后像往常一样,最终站在胜利阵营分得一杯羹,然而这一次他其实已经没得选了,因为他之前在贾南风麾下的时候,参与毒杀太子,如果身为皇太弟的司马颖登基做了皇帝,难免要和他清算这笔旧账。
王浚硬着头皮站在了皇太弟司马颖的对立面上,然后他的这一次“强硬”态度,没能让他取得胜利,眼看着大势将去,他不甘心的选择联系自己的“亲家”——鲜卑和乌桓。
引来胡兵入华生乱,8000妇女受害
卖主求荣的王浚,这一次投机失败,恼羞成怒的他,竟然选择“卖国求荣”,公然引胡兵入华,直攻皇太弟司马颖所在的邺城。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王浚这一次联合“鲜卑段务勿尘、乌桓羯朱及东嬴公腾同起兵讨颖”,终于击败司马颖,无奈之下,司马颖逃往洛阳。
王浚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高度,也没什么胸襟,王浚进入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众”。引胡兵攻司马颖不说,还带着鲜卑士兵在邺城暴掠,伤及无辜。
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当时的乌桓人被王浚派去追击司马颖,“至朝歌,不及。”当王浚回到蓟城的时候,发现“鲜卑多掠人妇女”,应该是行军时,发现队伍中多了很多的妇女,他害怕影响战斗力,所以下了一道命令,“敢有挟藏者斩!”
王浚的这道命令,让鲜卑人不敢“挟藏”掠来的妇女,本来是一件好事,没想到下一刻却成了灾难,这些妇女不准被“挟藏”之后,也并没有被放走,而是被鲜卑人沉入易水,“被沉入易水的妇女有八千人。”
王浚走投无路
王浚的人品有问题,人生的路也越走越窄,最终多次的战事中,他树敌过多,其中最让他头疼的便是羯族首领石勒。
王浚在与石勒相争的过程中,石勒一直与他周旋,让他十分头疼。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支持王浚的鲜卑、乌桓等盟友,开始逐渐离他而去,直到他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石勒的投降信。
失去鲜卑、乌桓支持的王浚,此刻若能得到石勒,岂不是如虎添翼吗?得石勒归降,可夹攻刘琨,从此逐鹿天下也未尝不可啊。
王浚接纳了石勒的投降,然而石勒却是诈降,将王浚擒下之后,大骂他对晋朝的不忠,最终王浚被斩于襄国市。
浚自投于水,束而出之,斩于襄国市。——《资治通鉴》
自古以来,暴虐者都没有好下场,王浚虽然深谙投机之道,终究逃不过天理昭昭,引胡兵而戕害西晋百姓,上弑君主,下虐妇女,被石勒所杀,恐怕早就注定了吧!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