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一生做过的荒唐是不少,除了迎娶武则天,还有一件至今被议论的事,她对妹妹新城公主宠爱到骨子里,以至于新城公主下葬时竟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
千年后,人们发觉了新城公主的陵墓,在陵墓中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壁画上的少女全都被毁容。
当专家进行研究后,意外发现了千年前的一桩皇室丑闻。新城公主是一个无比幸运的人,不但一出生就尊贵非凡,而且得到了两位皇帝的宠爱。
长孙皇后因病离世后,李世民将全部的宠爱都给了新城公主。按照惯例,赏赐的封号不得用山川古迹的名字,像新城公主的几位同目姐姐,封号都是长乐晋阳。
但是李世民为了金城公主,打破了这一惯例,将恒山赐给他做封号,并将恒山郡一并给了新城公主。
后来李世民再次破例给刚刚受封的新城公主唐沐增福,这些举动足见李世民对新城的宠爱。
李治更不用说,这是他唯一在世的嫡亲,妹妹不对他好,对谁好啊?或许是因为这份喜爱的存在,李治才会下旨让他与远超公主礼制下葬。
新城的前半生无疑是幸运的,本应学会无情的公主,却受到了父亲和哥哥的溺爱,从未让她经历过皇家的阴谋。
然而,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即使是生在皇族的公主,也逃不过被婚姻支配的命运,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有得必有失吧。
不幸中的万幸是,她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即使李世民要用她稳固皇权,她的婚姻对象也必然是人中龙凤。
挑来挑去的,李世民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公元649年,李世民感觉自己虚日无多,为了能看到女儿出嫁,让长孙皇后的族弟长孙权做新城公主的驸马。
在皇权的压迫下,新城公主只能随波逐流,无力反抗。李治到底对这位亲妹妹做了什么?为了女儿不过去受苦,李世民特意把长孙权的父亲升为四品官员。
一夜之间,连升六七品的长孙权高兴坏了。但李世民依旧没有等到女儿风光出嫁的那一天。
父亲的猝然离世,让新诚公主迎来了她身不由己的后半生。在父母离世时,古人应当守孝三年,皇族也不例外。
起初,李治为了不耽误妹妹的婚期,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想等到国丧后,立刻让妹妹十里红妆嫁进长孙家。
但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李治迫不得已将妹妹的婚期延后公元652年。
在妹妹即将守满三年的前三天,李治追加了嫁妆,以此庆贺妹妹出嫁。从这儿可以看出,李治对新城公主是真的宠爱,但兄妹情能抵过皇权诱惑吗?
李治用他之后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不能。根据记载,婚后的新诚公主度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长孙权不仅相貌出众,仪表堂堂,更是对新城公主呵护备至,婚后几年中虽然没有生育子女,但一直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然而生在皇家,嫁于重臣之家,无论是否愿意,他们二人都不可避免的被牵进朝堂争斗中,陷入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飞黄腾达,要么全族落难。
在武则天的帮助下,李治斗垮了长孙无忌,大权在握的同时也摧毁了新诚公主的婚姻。
对于新诚来说,李治先是皇帝,后是哥哥,一旦皇权和亲情有了利益冲突,李治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在长孙一族落难后,长孙权也难逃一劫。
他被流放后死于非命,只要皇帝一句话,长孙权可以不用死了,甚至可以与新诚公主安稳度过后半生。
但是李治不顾妹妹的感受,选择将她深爱夫君赐死,新诚公主悲痛万分,从此日渐消沉,蓬头垢面,以示对李治的不满。
新诚公主的无声抗议,对于尝到权力滋味的李治已经无足轻重,为了让自己对新诚的愧疚消失,不顾她的意愿,强行将她许配给了韦正举,这种自认为对她好的举动,彻底将新诚公主送上了绝路。
在李治心中,公主再嫁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死了一个长孙权没关系,再选一个驸马就是了。
但他没想到,新城对长孙权如此情深义重,加入韦家后,新城总是下意识的将韦正举和长孙权做对比,然而每次对比的结果只会让新城公主更加思念王夫,脑海中全是往日恩爱场景。
即使韦正举那么优秀,他也比不过一个死人。长此以往,新城公主与韦正举不说伉俪情深,连相敬如宾都很难做到。
新婚生活不如意,加上满腔愤懑,让新城公主一病不起。李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用祈福的方式来彰显自己对妹妹的关。
公元663年,新城公主因病去世,终年30岁。她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满心的希望追随长孙权而去,留下的是不甘的愤怒。
李治心中明白新城去世的原因,但皇帝的脸面让李治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杀害妹妹的间接凶手。
无处发泄的他把目光盯向了韦正举,他听信了坊间传闻,认为韦正举家暴于新诚公主,才导致新诚公主郁郁而终。
认定韦正举有罪后,李治不仅下令处死韦政举,还连新诚公主生前的贴身侍从也一并处死。
他认为这些侍女没有保护好公主,她们没有脸面去见自己的主人,于是将壁画上的侍从全部抹去面容。
与其说是侍女无颜面对新诚公主,不如说李治,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导致新城公主香消玉殒。自古红颜多,薄命若新肠,没有生于那个年代,或许会有个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