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岳飞墓在西湖边,也有一些知道于谦的墓也在西湖边,其实西湖边还有另一位名臣的墓,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他就是南明兵部尚书、著名的抗清英雄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号苍水,162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崇祯年间中举。到1645年,江南被破时,宁波城中一片慌乱,有人逃跑,还有人商量如何献城给清军。年仅25岁的张煌言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率领的义军,兴兵勤王,最终他们奉在浙江的鲁王朱以海为监国,领导军民在浙江的抗清运动。从此以后,张煌言一直忠于鲁监国。
而在鲁王监国之后,唐王朱聿键却在福州登基称帝了,史称隆武帝,隆武帝是南明史上最有雄心的皇帝,但是他却没有自己的班底,只能受制于郑芝龙等权臣,后来鲁监国政权与隆武政权有过多次的内讧,双方互有争斗。
隆武帝
后来,鲁监国兵败,退守舟山岛,张煌言也随之撤退到舟山岛。后来连舟山也失守,鲁监国被迫南下,被郑成功安排在金门岛居住,但是此时鲁监国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由张名振和张煌言领导。
1654年,为了响应长江沿岸的义军活动和鼓舞人心,鲁监国派遣张名振和张煌言率水军三次进入长江,与清军进行战斗,并且收复了舟山等地。三入长江战役虽然最终都没有成功,但是也起到了牵制清军、鼓舞义军的效果。
1654年三入长江战役
张煌言抗清事业的巅峰出现在1659年,为了牵制在云南进攻永历政权的清军,张煌言和郑成功联合发动了长江战役,郑成功率17万大军与率领6000人的张煌言在舟山会合,从崇明入长江口发动长江战役。
张煌言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进入长江,郑成功率领水军大部队押后,张煌言不一路西进,收复了瓜洲等地,并建议郑成功攻打镇江,张煌言还亲率水军攻打南京观音门,以牵制南京清军,掩护郑成功部进攻镇江。之后,张煌言在南京等待郑成功前来会合一起攻打南京,但是郑成功却从水路慢慢的逆流而上,等待两天之后的张煌言决定继续西进,到南京的上游去,以防止上游清军顺江而下支援南京守军。
1659年七月七日,张煌言攻克了芜湖,并驻扎在此地招降周边地区,一时间攻取了溧阳至广德、池州、和州、宁国等地区,共计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很多民众自愿加入张煌言的部队,张煌言的军队一度扩充到数万人,牢牢的将南京上游地区掌握在明军的手中,为郑成功攻打南京解除了后顾之忧。
1659年张煌言恢复南京上游大片区域
但是,郑成功在南京的战役并没有取得成功,郑成功在南京周围的军事行动极为缓慢,导致清军得以及时回援和布防,郑成功在南京城下被清军击败,之后率大军撤出长江,甚至都没有通知南京上游的张煌言撤退。张煌言部被上下游的清军包围在芜湖地区,进退不得,最终只得化零为整,从陆路撤退,一路沿着小路撤退到了大海之上。
这次长江战役几乎是抗清的最后一次高潮,之后形势一路之下,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俘杀,李定国和郑成功也相继去世,连鲁监国都去世了,但是张煌言依然在战斗。到了1664年六月,张煌言看复明无望,决定解散军队,隐居海岛不出。后来,清军通过叛徒找到了张煌言,将其抓获,九月初七日,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
张煌言墓
张煌言,在明朝灭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追随明朝宗室从事抗清运动,并数次进入长江扰乱清军在江南的统治,甚至一度打到南京上游,攻克二十余县,让清廷震动,但是大势所趋,复明大业未能成功,但是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慷慨就义,其人忠心日月可鉴,可以说他的忠义不输长眠在西湖边的其他两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