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的一生就很好的诠释了“美人薄命”,纵使王昭君进入汉宫后得不到宠幸,但远走匈奴,无论日子过得如何,离家千万里,王昭君还是倍感悲伤。
“昭君出塞”则是汉朝史上十分有名的历史故事,但在《汉书》中并没有王昭君自愿请行,只记载了汉元帝把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另外《后汉书》则记载有:“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请求返回汉朝,但汉元帝却让她“从胡俗”,王昭君继而再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而关于毛延寿、陈敞等多位画工,因受贿作弊而同日弃市等情节则是首先出现在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让民间对于“昭君出塞”充满了同情。
王昭君进入汉朝的属国南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有一个儿子:伊屠智伢师。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无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育有两个女儿。
公元前20年,王昭君的丈夫复株累单于再次先她而去,复株累单于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即位,至于王昭君有没有成为搜谐若鞮单于的妻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游牧民族的收继婚制,王昭君很有可能成了搜谐若鞮单于的妻子,但之后不到两年,王昭君就病逝了,结束了她在匈奴长达近16年的生活。
那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是怎么对她的?莫高窟发现一幅壁画,让人诧异。
据史记载,当时汉朝强匈奴弱,虽然王昭君无法再回到汉朝,但匈奴对汉朝女子王昭君还是非常尊重的,从侧面也反映了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未必比在汉朝的后宫差。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则用了特别高的礼仪厚葬了王昭君,把上万只饲养的牛羊宰杀以祭祀,并且部分匈奴为了表达自己悲痛的心情,甚至不惜用刀划破脸皮,割掉耳朵的方式。
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幅壁画,则与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其哭丧的场景相呼应,让人诧异,也揭开了一层历史的面纱。
敦煌莫高窟是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来历经了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有洞窟735个,壁画则占4.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值得一提的是,王昭君死后,汉哀帝派遣了使者前去慰问。王昭君虽然只是一介弱女子,但她所代表的却是汉朝,这也是匈奴人尊敬王昭君的原因之一。
据敦煌遗书中的《王昭君变文》,讲到:“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飞书奏汉王。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
意思是说,王昭君死后,单于哭泣不已,衙官则开始用刀剺面、割耳朵等,这些行为确实让后世诧异,觉得匈奴人做得夸张了些,而据专家研究,这样的行为应该是属于匈奴人的一种特殊的丧葬礼仪。
敦煌莫高窟里的那幅壁画名为《各国王子举哀图》,所描绘的其实是释迦摩尼涅槃后,各部落的王子前去哀悼,壁画里的每个人都面露痛苦的神色,并且有部分王子用刀刺向自己的腹部,割自己的耳朵。可见,在古代,却是存在有这般残忍的丧葬方式。
因此对于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所做出的反应,并不一定就是史学家或者后世的夸张描述,也许是匈奴人为了向汉朝表示尊重,因此也反映到了王昭君的葬礼上,往小方面讲,匈奴人对王昭君还是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