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新立场
2月23日美股盘前,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Q3业绩。财报数据显示,阿里第三财季营收2477.6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458.7亿元。由于去年同期阿里大文娱部门计提了250亿元的商誉减值,所以本财季净利润指标同比大幅增长138%,达到457.46亿元。
从业务结构来看,由于疫情反复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报告期内淘宝天猫的GMV呈现中个位数负增长,但与之对应的客户管理收入则负增长9%,超过上述GMV的下降幅度。
这既可以理解为阿里在相对困难的阶段,选择降低抽佣跟平台中小商家共度难关,也可能反映出阿里面临的国内同业竞争加剧。
反倒是蒋凡负责下的国际商业零售,本季度表现亮眼,大幅增长26%。
新立场在此前文章《风清扬隔空舞剑,俞永福重回东宫》一文中,曾表达观点:俞永福执掌的本地生活,虽在阿里核心序列之中,但并非顺风业务,前途未卜;蒋凡看似是被左迁贬谪,但其负责的海外板块,正因为过去营收占比低所以增长潜力大,因过去不算核心业务所以历史遗留掣肘也少;两相比较之下,谁才是阿里“太子”或许还不好说。
如今,这个观点似乎得到了印证。最近一周左右,关于阿里本地生活动荡的传闻频频传出,加上核心电商业务的明显承压,至少从财报给出的数据来看,蒋凡似乎真捞到了个“蛰伏练级”的机会。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板块还是因为权重太低,在阿里整体收入中占的比例仅微升了一个百分点。并且这个信息似乎并没有引发太多关注,外界视野的焦点大概仍然在刚于超级碗上撒了一个亿的Temu上面。
同样比较亮眼的还有菜鸟这条业务线,增收从去年同期的131亿元大幅增长27%至166亿元,这与近来菜鸟不断把自己做重的各种动作相符。
CEO万霖曾公开表示,送货上门是菜鸟202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去年8月份,“丹鸟”更名为“菜鸟直送”,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数百个城市,主要负责范围内消费者在天猫超市购买的米面粮油、酒水饮料等重货。
相对来说比较麻烦的,可能还是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大支柱战略之一,阿里云本季度只录得了3%的同比增长,较上季度的4%进一步放缓,同时这部分业务在阿里整体营收中的占比甚至还环比从10%降到了8%。
逍遥子去年底拿掉了张建锋,自己顶上阿里云的掌舵位。从时间节点上算,这颇有点后者余毒未清的意思。
01核心持续承压
昨天阿里发布财报后,美股盘前一度大涨7%。然而同前一天业绩略超预期的百度一样,开盘后阿里股价快速跳水,最终收盘微跌0.65%。
资本市场的上述反应可能跟国企不再允许四大对账有一定关系,但阿里核心业务持续承压的现状,在估值逻辑没有发生大调整的情况下,也确实难以撑起这么大的涨幅。
按照财报披露的信息,淘宝天猫上的实物商品当期GMV呈现中个位数的降幅。具体到不同的商品品类,主要是时尚配饰类的需求减弱。虽然报告期内医疗保健、宠物护理和生鲜产品有所增长,消费电子品类降幅收窄,但仍不足以抵消时尚大类的负面影响。
从走向上看,淘宝天猫实物商品中个位数的GMV降幅,基本上完美拟合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盘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10月到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0.5%、5.9%和1.8%。阿里作为最大的网上零售平台,自然难以避免跟消费大盘同频波动。
不过《新立场》在对2021年和2022年Q4的社零总额加总后,计算得到的社零整体降幅约为2.7%,因此阿里财报披露的所谓“中个位数”GMV降幅大概率还要弱于社零整体表现。
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即便从2020年起网络零售增速大幅放缓,但仍然保持了高于社零整体的增速,因而渗透率在不断提升。例如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Q4各月网上零售额均保持了4%以上累积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则保持了6%以上的累积增速。
所以电商实物GMV增速弱于社零整体表现这事,并不是个普遍现象,只能算是个阿里特色。
这是比阿里当季盈利更重要的指标,它清晰表明阿里中国分部最核心的淘宝天猫业务在持续承压:当你连宏观大盘都没跑赢,这不单单是比同行表现惨淡的问题,这甚至有点像阿里丧失商业先进性的问题。
作为国内电子商务模式曾经的布道者,阿里如果丧失了商业先进性,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的观察者,大概都会感到难以接受。话说前两天,芒格在出席Daily Journal年度股东大会的时候还顺便评价了下阿里。
芒格坦诚地说,投资阿里巴巴是他最大的失误之一,他之前可能是被电商模式震惊了,过高估计了阿里巴巴的回报率:“阿里巴巴在电商业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仍然是零售业,竞争激烈。”
可能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另一个数据是,阿里本季的客户管理收入大降了9%。
上次客户管理收入大降,还是在2022年Q2对应的那个财季,当时同比下降了10%。无论是去年Q2还是Q4,都属于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阶段,因此一部分原因应该是阿里在困难时期降低了抽佣比例。但对比同期京东和拼多多等竞对的同期财务数据,也不排除同业竞争加剧导致阿里在商家侧平台话语权降低。
另一个较为核心的云计算业务,本季基本延续了上季的增长颓势,由4%的同比增速降到了3%。
其中来自非互联网客户的营收增长了9%,整体营收占比来到53%,而来自互联网客户的营收则降低了4%。横向对比来看,百度云Q4同比营收降低了4%,腾讯云则在此之前就在进入营收收紧阶段,所以阿里云跟其他互联网云厂商提质增效趋势基本一致。
去年阿里云的香港机房宕机事件,最终连累到时任一把手张建锋去职。从逍遥子接替张建锋代管云计算业务来看,集团对阿里云仍然寄予厚望。
从时间节点上看,本报告期内张勇上任的连锁反应还未来得及体现,后续张勇能否通过调动和整合更多资源在业务侧给到支持,阿里云能否找回自信,还需再观察。
在阿里定下的“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大战略里,全球化业务本季在蒋凡带领下表现算是最突出的,国际商业部门整体增速达到了18%,其中零售业务同比增长26%。
从去年12月接手阿里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以来,蒋凡上任时间已满一年。2022前三个季度海外商业分别只有7%、2%和4%的增速,这个季度Trendyol对海外业绩有较大贡献,但不确定蒋凡能否依靠Trendyol在土耳其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或者将相关的适用经验推广到其他海外市场。
02外围收缩止血
过去两年,无论电商还是本地生活领域,房间里最显眼的大象都是抖音。
就电商业务来说,抖音远超拼多多当年的成长速度显然给阿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但同为阿里阵营的饿了么却在本地生活领域跟抖音这个竞争对手达成了合作。
这表面看起来是集团不同业务线各自为战,但其实背后的核心逻辑是阿里在加快外围业务止血的速度。
在低毛利自营零售收入占比贡献大幅提升,同时客户管理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阿里这个季度之所以能在利润上超过市场预期,关键在于外围业务止血成效显著。
首先在本地生活领域,虽然订单量同比跟去年持平,但由于饿了么的商业效率改善,该部门的亏损已经进一步缩窄。由于配送成本降低和平均订单价值增加,饿了么到家业务继续保持正向的单位经济效益。
同时根据本月20号流出的消息,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线在2022上半年已经裁减了3000人的情况下,继续推动新一轮裁员。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也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无论裁员还是业务线降级,都表明阿里在加快推进本地生活的止血速度。
其次,在传统弱势项目大文娱领域,亏损幅度相比之前也大幅减少。整个阿里大文娱第四季度的收入只有76亿元,同比减少6%。但经调整EBITA这部分亏损只有2500万,虽然跟已经盈利的爱奇艺或者腾讯视频有很大差距,但阿里本身做大文娱的思路就跟其他几家不同。
像优酷这个流媒体项目,已经越来越成为“添头”似的存在。在整个第四季度,优酷基本没有一部火爆出圈的电视剧,因此这部分营收减少了6%。但与此同时,优酷本季度的日付费用户数同比反而增长了2%。
因为优酷上面虽然看不了《三体》,也看不了《狂飙》,但作为88vip的添头白送还是不错的。作为曾经的“优爱腾”之首,由于在内容投入上的缩减,优酷与其他两家的差距或越拉越大。不过好消息是,优酷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添头命就添头命吧。
除此以外,菜鸟自2021Q3财季经营现金流转正过后,业绩目前仍然保持着阿里各部门最快的增速,本财季营收同比增长27%,同时经调整EBITA只亏了1200万人民币。
虽然相较于上个季度经调整EBITA盈利1.25亿元环比下降,但从最近两个季度的趋势看,菜鸟作为阿里电商业务关键的基础设施支撑,已经不再需要集团输血了。
同时,阿里财报还提到盒马生鲜和淘菜菜业务亏损显著收窄,这些业务同样是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减少。
从上面提到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基本上所有外围业务线,阿里都在推行收缩止血战术,而且效果明显。
只不过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收缩止血的成果是建立在牺牲业务长久发展空间上换来的,这在本地生活或者大文娱部门尤其突出。阿里需要考虑,这种某条业务线上的持续削减投入,最终会不会演变成不得不战略性放弃该业务。
03写在最后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有分析师问如何看待同行的补贴政策,逍遥子微微内涵了一下刚回归的刘强东。
张勇认为补贴是并不新鲜的事物,隔段时间就会有人主动跳出来做这个事情,但从历史经验上讲,价格补贴是不可持续的,最终改变局面还是得靠技术。
他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商业机制的创新,才能够真正改变局面,才是真正让商家愿意把它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消费者的推动力。
然而就当下而言,除了京东之外,拼多多、抖快、甚至B站知乎这些社区平台都在持续侵蚀阿里的业务基本盘。
它们可不止有补贴,反倒是各有各的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