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这个人,懂战略、会打仗、为人正派、不计恩仇。
大部分史料记载,李自成是个独眼。而让他成为独眼的人,是开封城守副将陈永福。当时陈永福守开封,李自成久攻不下,左眼反被箭镞射中。
崇祯十六年,陈永福与孙传庭出潼关夹攻李自成,孙传庭败退时陈永福在郏县作为后卫,因部众溃退而大败。此时的陈永福除了兵败被杀或是投降被杀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而李自成却认为他是个人物,派白广恩招降陈永福。陈永福担心李自成会报一箭之仇而犹豫,李自成于两军之前约见陈永福,与之折箭为誓,表示不再追究,从而降伏了陈永福,后来又封陈永福为文水伯。
一件小事儿,却能反映李自成的为人,很仗义,很质朴,心胸宽广。但是,他不懂政治,通俗点讲就是不够狡猾。
李自成处理姜瓖的方式,是很有问题的。
通常而言,对待这种手握重兵来投降的将领,要么砍了他,要么砍了他手下的兵,或者两者都砍了。而如果两者都留着,那么这个人跟没投降一样。兵将一旦再次结合,会爆发出可怕的力量。
而李自成要想杀姜瓖,有一万种方法。
请姜瓖喝酒,埋伏刀斧手砍之;给姜瓖饭吃,下毒毒杀之;公开审判,罪名为负隅顽抗,归降来迟,斩杀之;找人举发,姜瓖降而复叛,斩之。
以上方法,都可以。
但是,他却用了最蠢的一种方法,一进城,就把姜瓖绑了,然后定罪,“叛国”。你要知道,人家姜瓖投降,背叛的是明朝,而你李自成已经有了大顺政权,叛国应该是叛大顺,岂有叛敌国而被己方斩杀之事?这要是传出去其他明军将领还不得拼死抵抗?
其次,就算是这个罪名,杀了倒也了却心思。可是李自成公开宣判,却又被部下劝阻未杀,这不是养虎遗患吗?你都明白的告诉人家了,我要杀了你,现在又不杀了,这要是不结仇,姜瓖的智商就不正常。
最后,李自成攻打北京,不把姜瓖带在身边就算了,他竟然把姜瓖的军队也留下了。所谓找三个人看住姜瓖,简直是痴人说梦。三个农民军将领,加上千八百的护卫,怎么看得住世居边地、几世为将、树大根深的姜瓖呢?
其实不仅是姜瓖,李自成对待其他明军降将的做法也大都雷同,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兵败撤离北京后,各地又突然冒出大批明军的原因。
对待投降之人,要么利索地干掉,要么就信任其让其领兵,既不信任还不杀掉,是最危险的处理方式。
随着各地战报相继传到北京,崇祯已经清楚地知道末日将近了,这时候他干了这么几件事儿。
三月初一,昌平明军哗变,焚劫官民房舍一空。崇祯命令各部、院、厂、卫、司全体出动,查明真相,逮捕奸细,申严保甲,増设巡逻兵丁,京城内外实行宵禁。
这叫什么?这叫制造恐慌。
三月初二,崇祯召群臣商议如何御寇,驸马巩永固请以重臣守京师,“圣驾南巡,征兵亲讨”。大臣们一听要有“重臣留守”,纷纷指责其谏言“诞妄”,朝堂上争吵不休。
最后,崇祯拍板,由各官分守京师九门,禁止百姓上城,内监监军。
看到没,到这会儿了,他还不忘太监监军的事情。
三月初三,廷议讨论军费的问题,决定“凡在狱犯官,皆可充饷赎罪”;凡勋戚世臣及大小官员,各捐输助饷,即可加爵晋官。
都到这会儿了,才想起从官员身上捞钱,是不是有点晚了呢?但凡有点脑子的权贵、官员都知道,这会就该攒钱投资下一任老板入股了,怎么还肯给一个破产企业输资呢?
三月初十,由于之前募捐效果太差,崇祯再次发起众筹,这次连太监都要给,响应的人还是很少。他又想向京城大户人家要,依然没几个人响应。
到最后,这为期七天的皇帝众筹,仅征集了饷银20万两。
三月十一,崇祯再颁《罪己诏》,这是他人生中第五次正式“罪己”,后来临终遗诏虽然也“罪己”,但已经不能走流程行文了。即使不算最后一次非正式的,崇祯也是中国历史上“罪己”次数最多的皇帝。
崇祯八年,在中原流窜的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的一举攻克了明朝的中都安徽凤阳,把大明朝的祖坟给刨了,崇祯下了第一个《罪己诏》。
崇祯十年,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再加上地方官的贪污腐败,各地民变频发,崇祯在求雨不得之后下了第二次《罪己诏》。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明军大败,洪承畴被俘投降;李自成围攻开封;黄河决堤,饿殍遍野;清军第五次入寇,一直抢劫到山东,崇祯第三次下《罪己诏》。
崇祯十六年,北京瘟疫爆发,李自成和张献忠先后建立政权,楚王被杀,左良玉部哗变,崇祯第四次下《罪己诏》。
在之后,就是崇祯十七年的这一次了。
这次诏书中,崇祯宣布免去加派三饷;有能擒李自成者授以伯爵,奖以万金;以司礼太监王承恩提督内外京城,凡散布谣言及官员家属出城者严惩。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让一个司礼太监去提督京城,实在是让人无语。崇祯的政治生涯以干掉司礼太监夺权而始,以委任司礼太监提督京城而终,历史其实真的是很幽默的。
崇祯确实是很可怜的,他接的盘也是个烂盘,但他是有能力、有机会做得更好的。孙传庭、卢象升的死,都与他的安排有直接关系;耿如杞、孙元化、郑崇俭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都是被他亲手处死的。而他始终最信任的,还是太监。
当然,我也知道,崇祯是个人品十分不错的人。
他很节俭,衣服破了不舍得换,让老婆补一补接着穿;他也不好色,历史上有记载的妃嫔加起来不到十个;他很勤政,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例如:
有一次,崇祯去慈宁宫拜见他爷爷的老婆刘太妃,聊天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
崇祯当政17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庆典,吃穿俱不讲究。
要是比个人品质,武帝比崇祯都逊色很多。
武帝刻薄,终其一朝十三位丞相,得以善终只有六位;他寡恩,卫子夫、刘据皆是被他逼死;他不惜民力,单是朔方城就从内地迁徙了十万人,出击漠北没有马,就征用民夫,肩挑人抗;他好大喜功,卫青墓、霍去病墓、他自己的墓,都是规模宏大,耗费钱财、民力无数;他残暴,巫蛊之乱,牵连人数十数万人;他迷信,各种求仙问道;他好色,七十岁还跟十几岁的钩弋夫人乱搞。
他缺点太多了,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痛不欲生。
但是,他是一个好皇帝。
因为皇帝的首要工作就是保障整个国家的安全,只有国家安全了,才能考虑发展生产力的事情。
如果只是节俭、勤奋、不好色就能治理好国家,就是个好皇帝,那么当个好皇帝也太容易了。
所以,崇祯还是应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他覆灭之前的操作,很明显不能挽回危局。
三月十五日,居庸关守将唐通投降,大顺军过居庸关。
三月十六日,大顺军进占昌平,焚明十二陵享殿,前锋进逼北京。明京师三大营于沙河列阵阻挡民军,溃败。
三月十七日,崇祯也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次早朝,诸臣无言,君相向而泣。
当天,李自成命在宣府投降的明监军太监杜勋入城谈判,杜勋一见到崇祯就开始吓唬他:
“贼众强盛,锋不可当,皇上可自为计。”
又提出谈判条件:
“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军银百万,(李自成)退守河南。”
最后提出优惠政策:
“(李自成)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精兵助制辽藩(清军), 但不奉诏与觐耳。”
关于这段记载,我最初看到时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李自成都打到北京了,难道仅满足于百万白银和割据西北吗?但此事载于《甲申传信录》、《烈皇小识》、《甲申纪事》、《明季北略》等史料,且内容相仿、出入不大。
但是后来看得史料多了,渐渐明白了。李自成建立政权时,并未称帝,而是称王;后来撤出北京时,想的也是衣锦还乡。从本质上讲,他还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也是其局限性。
其实直到这会儿,崇祯如果答应了,说不定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可是询问大臣,刚刚还抹泪的官员们立时来了精神,又是争吵不休,崇祯望着热闹的朝堂,无语,推到龙椅走了。
这事儿就这么黄了。
我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崇祯不砍死那个他十分信任却卖主求荣、为敌张目的死太监杜勋,既然不答应对方的条件,砍死这个太监泄泄愤、祭个旗总可以吧?
可是崇祯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他干掉魏忠贤的初始动力,并不是因为魏忠贤有多么的可恶,只是因为魏忠贤不是他自己的太监。
三月十八日,大顺军开始架云梯攻城,然后,城内有个人打开了彰义门。
《明史》、《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史通俗演义》甚至金庸先生的《碧血剑》,都说是崇祯生前最信任的人、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打开了彰义门,放大顺军进城。
但是,这里我要说明一下。
你要知道,在崇祯十七年三月这个节点,曹化淳已经告老退休六年了。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关于他起复的记载。况且如果曹化淳复出,以崇祯对他的信任度,绝对会让他而不是王承恩去提督京城内外兵马。
而曹化淳自己,也对这件事儿进行了说明。
后来曹化淳被清朝征召重新出来当太监,就曾就此事上书辩解,临死之前,还写了首诗:
“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很多人还引用乾隆年间出版的《武清县志》中的“曹化淳传”的记载,为曹化淳伸冤,百度百科也照单写上了。
即:“世祖章皇帝(顺治)鉴其(曹化淳)悃忱。召侍讲幄。准不受职。时有流言诬以广宁、东直门事者。(曹化淳)上疏奏辨。奉旨曹化淳无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陈。该部知道。”
也就是说,官方表态,曹化淳是被冤枉的,不是他开的门。
曹化淳手书
这个《武清县志》确实是清朝官方编纂的,但是它也是有问题的。
《武清县志》的分纂,相当于副编辑,是当时的翰林院检讨邑人,曹涵。曹涵的曾爷爷,叫曹化雨。是的,你猜得不错,曹化雨是曹化淳的胞兄弟。
作为家族后人编纂的书,美化一下先人,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看曹化淳之前交好东林党、平反冤狱的表现,以及他后来投降清朝之后极力保全明帝陵的举动,他又不太可能干出打开城门投降的事儿。
那么,究竟是谁开的城门呢?
清代叶梦珠写的《阅世编》一书,对这件事儿进行了分析,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靠谱的。
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当时彰义门的守将是京营副将韩济明。这时候的曹化淳,书中用了“故司礼监曹公”一语,也从印证了曹化淳此时并没有复起。虽然没有重新出山,但是当时京城形势紧迫,曹化淳也得出点力,就把自己家做的面饼运到城墙上,分给军士。
曹公公上城后,命人把抬来的面饼放下,对众军士说道:“你们散了罢”。
曹化淳的意思是,你们把面饼分给众人吧;而守将韩济明则理解为,大家不用抵抗了,散了吧。你要知道,他等待这句话已经好久了,于是当即下令弃守,众军作鸟兽散,并打开了城门。
当然,在当时还有另一种说法,即率先开城门的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兵部尚书张缙彦。联系到张缙彦后来率百官跪在城门口迎接李自成,他干出这事儿也不奇怪。
对于大众而言,一个是兵部尚书,当时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另一个(曾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也就是厂公),当李自成的起义军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谁会开门献城投降?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肯定是那个死太监!
就这样,曹化淳就背锅了。
其实不管曹化淳开不开门,明朝都是亡定了,
听到城墙被攻破的消息,崇祯帝回到乾清宮,召其三子,即: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火召,让他们换衣服出逃。最后嘱托:
“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儿子们逃走后,崇祯来到后宫,逼周皇后、袁贵妃自缢,然后砍死了妃嫔、宫女数人。随后,他去找长平公主,叹了声:
“汝何故生我家!”挥剑砍公主,断左臂。后又斩杀幼年的昭仁公主,长平公主于五日后复苏获救。
处理完后宫,崇祯换上便装,和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持枪执斧出东华门,试图出宫。可是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等宫门均被封锁,无法逃走,无奈之下,崇祯只好返回宫内。
渡过人生最后一个夜晚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早晨,崇祯亲自响钟召集百官,无一至者,然后携太监王承恩入内苑,自缢于煤山之寿皇亭海棠树下。
上吊之前,崇祯手书遗诏于衣襟曰:
“朕登极十七年,致敌入内地四次,逆贼直遇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自缢而死,年仅33岁。
当年,南明弘光朝建立后,谥为思宗烈皇帝。清朝谥为怀宗端皇帝,顺治十六年又改谥为庄烈愍皇帝。
明朝至此宣吿灭亡,明自太祖高朱元璋洪武元年 (1368年)始至思宗烈皇帝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终,凡二百七十六年。
人死了,就得评价下。崇祯的很多缺点我之前都评价过,这里不再赘述,他有两点我十分欣赏。
第一点,他始终把大明朝当成自己的生意,将国家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挽救这个垂暮的帝国。
这一点是相当相当不容易的,有明一代十六位皇帝,自中期往后的普遍特征就是自私。朱祁镇、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都是典型代表。只顾自己的爱好,只顾自己的利益,什么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凡是威胁到自己利益的,通通靠边站。
而崇祯面对危局,却始终在努力,始终在谋求出路,比起同样面临危局的明英宗朱祁镇,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世人普遍知道的是朱祁镇杀掉了于谦,却不知道他将功臣范广杀害后,还将范广的妻孥、宅邸一并赏赐给了瓦剌降人皮儿马黑麻。
呸!
第二点,崇祯作为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皇帝,面对国家即将覆灭的命运,能够以死担当,比起那两位在五国城还不忘疯狂造人的皇帝,也不知道要高多少。
是条汉子!
然而,尽管崇祯勤俭、勤政、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史》的评价至为允当:
“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编者按:
每周二、五、六、天晚8:00更新,超长连载,前清故事,敬请关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