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成吉思汗只有十万兵力,为何能击败人口五千万,拥兵百万的金国?

成吉思汗只有十万兵力,为何能击败人口五千万,拥兵百万的金国?

文章篇幅较长(3878字),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公元1211年,蒙古大汗,人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向金国发起全面进攻,蒙金战争爆发。此时的蒙古人口不足百万,军队不过十万。

但是,晋国拥有五千万人口,百万以上的军队,还有南起淮河,北抵外兴安岭的广阔疆域。双方的实力看似悬殊,但战争的胜负却是压倒性的。1211年蒙古开始入侵,到1234年金国灭亡仅用了23年。庞大的金国在看似比自己弱小得多的蒙古人面前迅速瓦解。

成吉思汗生前虽然没能灭掉金国,但却为金国的灭亡和金国的命运奠定了基础。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敢进攻金国呢?他是如何打败拥有百万大军的晋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萌津大战的故事吧。

先说最重要的一点。蒙古之所以能够打败看似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金国,根本原因在于金国本身已经分崩离析,内乱水深火热。

金国虽然在纸面数据上比蒙古强很多,但是纸面数据并不能战胜敌人。毕竟,判断一个国家强不强,还是要看“势”,也就是综合国力,而士兵的数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一支军队只能用数量来威慑敌人,那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输了。

曾几何时,金国也是一个能以少胜多的神武。辽金战争初期,晋国只有几千士兵,却数次大败辽军。打赢了恒河之战等多次战役,让金国迅速从一个小国崛起为可以与宋辽相提并论的政权。

尤其是在保卫布当之战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仅以两万兵力击败了辽国天祖的七十万大军,彻底扭转了战局。后来金国南下灭宋时,金军的核心兵力只有数万人,但也多次击败数十万宋兵,最终占领了中原。

然而时过境迁,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晋军本身就分崩离析,沦为一支只能以数量震慑敌人的军队。蒙古人攻打金朝的时候,金国虽然有百万大军,但是已经腐朽不堪,部队战斗力极其薄弱。

野狐岭之战,金军号称50万人,但真正能打仗的华军精锐只有10万人。成吉思汗派出十万大军进攻金军中央军。

金军统帅完颜承裕指挥失误,胆子小,在蒙军的冲击下迅速倒下。华军一溃,其他兵马瞬间瓦解。蒙军由此赢得了关键的野狐岭战役,在孟津战争中占据了主动权。

这时候,晋国皇帝完颜永济更加无能了。在位期间,晋国代表进一步腐败,而他本人则嗜酒如命,缺乏谋略。

他即位后,请成吉思汗拜他,但成吉思汗早就知道完颜永吉是谁,于是嘲笑金国使者说:“我以为中原皇帝只能由天上的人创造。可能是有什么可崇拜的吧!”

完颜永吉大怒,想要杀了成吉思汗,可是当他的遗嘱送达时,成吉思汗已经不在了。

但即使知道成吉思汗的威胁,完颜永吉也没有认真备战,没有加强边防。而是重金享乐,把人压到骨子里,肆意压榨。他如此腐败,怎能不败!

成吉思汗发动攻势后,完颜永济露出了咄咄逼人的本性,向成吉思汗下跪求和,希望通过拜祭来平息事端。

此举令晋国大失所望,军心也一落千丈。还未开战,皇上就想求和,还打什么?

成吉思汗也很清楚,金国极其弱小。他灭了晋国,晋国的财富都归他所有,他还需要进贡吗?

而且,和谈破裂后,完颜永济只懂得调集大军对付成吉思汗,却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他只是希望在人数上超过成吉思汗。以这种轻敌的方式败下阵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军队的强弱不能仅以士兵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体士气、军队素质、装备技术水平、各军之间的配合等。、后勤补给状况、军队将领以及后方朝廷形势等因素方面。

只指望压倒对手的数量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想法。如果命令不正确,士兵越多,越乱,败得越快。

金军此前依靠庞大臃肿的辽军迅速击败了他们,结果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相比之下,成吉思汗的军队虽然少,但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指挥无懈可击。他们的真正实力比金军还强,难怪他们赢了。

蒙古在智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对金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他对金国的了解。

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说蒙古人这群游牧民族在智力上比中原王朝金国更有优势呢?其实是晋国对蒙古贸易属性的漠视,对情报的蔑视。

蒙古人不仅是牧民和骑兵,他们还擅长经商。早在蒙古统一之前,蒙古商人的踪迹就从西亚传到了东亚。金国有很多蒙古商人,但金国统治者却不重视,不收购也不控制。

于是,这些蒙古商人为成吉思汗提供了很多关于金国的资料,大大加深了成吉思汗对金国的了解,让他在金国行动时,总是能够准确回答。

而且,成吉思汗的消息来源并不局限于蒙古商人。他非常重视超乎我们想象的信息。他要汉人、色木人、契丹人,甚至女真人的情报,凡能提供关键情报的人,他都会重赏。聪明的人。

由于当时金国政府已经十分腐败,很多金国边防军私下与成吉思汗进行交易发家致富。交易的内容包括食物、生活用品、情报甚至是武器。成吉思汗从这些金边将领身上得到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忠诚。

蒙金战争爆发后,不少金国边将感受到金国的衰落和成吉思汗的大度,直接投降成吉思汗。这也成为成吉思汗在战争初期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反观金国呢?蒙古一直缺乏足够的了解。完颜永吉等人对蒙古的了解还和他们的祖先一百年前一样,已经严重退化。

完颜永吉等大金帝国的统治者根本没有把蒙古放在眼里,长期以来认为他们只是一个只能掠夺的小部落,无法构成大的威胁。一些忠心耿耿的边塞将领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贿赂,将情况上报朝廷,反而受到了处分。

听说边境情况而相互议论的人,也受到了晋国统治者的惩罚。后来他们干脆禁止人们讨论边界问题。很显然,这种坑蒙拐骗的行为并没有帮助加强边防,反而让金国对蒙古的了解越来越少,难以理智应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吉思汗绞尽脑汁去了解金国的资料,全方位了解金国。然而,金国君主却闭目聆听,拒绝理解蒙古传来的情报。如此巨大的反差,晋国怎能不败?

金国前期一系列事件的失败导致他失去了外围壁垒,只能直接面对蒙古人。

晋国的老祖宗,远比完颜永济他们这群人稳重。他们早已预见到蒙古的威胁,分裂解散了蒙古各部落,并有意培养了几个忠于金国的部落作为自己的附庸。同时,在长城以北建立了许多军事城市,以抵御可能的蒙古进攻。

然而,完颜永吉等人却忘记了这一切,对成吉思汗的崛起视而不见,任由成吉思汗将忠于金国的部族一网打尽,从而统一了蒙古。

面对成吉思汗对长城以北军事城市的威胁,完颜永济等人的应对方式是放弃这些军事城市,“迁入”以避开蒙古战线。长城的这种自毁行为,简直就是把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为蒙古人向南掠夺打开了大门。

同时,金国原本就有一个可以对抗蒙古的盟友——西夏。金国入主中原后,长期与西夏结盟,必要时也共同面对北方的威胁。

然而,早在蒙古统一之前,成吉思汗就已经开始大肆掠夺西夏以补充军需。西夏此时虽然也已经衰败,但他们也知道必须与金国共同抗击蒙古才能生存,所以将蒙古人劫掠的情况报告给金国,但金国统治者依然视而不见。

在联合蒙古消灭了侧翼威胁后,又多次南下进攻西夏,企图迫使西夏投降。西夏多次派人到金国求援,要求金国履行条约,但金国统治者却坐视西夏与蒙古的战事,认为可以等到双方战败后再出手干预.

结果,西夏最终被蒙古打败,不得不向蒙古投降,从金国的藩篱变成了蒙古的藩篱。此后,她多次配合蒙古军队攻打金国。金果这种短视的行为,让他少了一份隔阂,多了一份仇人。

金国三线作战,蒙古并不是唯一的敌人。

就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的同一年,南宋发动北伐,史称“开西北伐”。金国不得不调集大量兵马与南宋作战。虽然最终打败了南宋的北伐军,但也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导致金国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削弱。从此,因为金国对西夏的错误决策,西夏也成了金国的敌人。金国要北抗蒙古,西抗西夏,南抗南宋。这极大地分散了金国的兵力,使得金国无法全力对抗蒙古。

但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金国统治者再次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北失南赔”,也可以称之为“宋赔”。就是说金国在北方打仗失利,损失了大片领土,不得不向南宋求偿。

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金国在与蒙古的斗争中多次出兵南下攻打南宋。这一短视之举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补偿”效果,反而给金国增添了一个敌人——南宋。

本来,南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与金国的战争,不少大臣也牢记当初“入晋灭辽”的教训,不愿重蹈覆辙。于是,金国也转而攻打南宋,迫使南宋转而与蒙古结盟对抗金国。

直到公元1232年,金国末日,金哀宗才考虑与南宋统一,派人到南宋求和,请求共同抵抗。蒙古。然而为时已晚,金国此时已奄奄一息,又能调动多少力量对付蒙古?最终,南宋与蒙古结盟灭了金国。

总而言之,金国本身就已经乱了阵脚,对蒙古缺乏了解。在多次事件中,她决策失误,失去了外在的屏障。同时,它不断增加敌人的数量,限制可能的盟友。

反观此时的蒙古,内部团结,士气高昂,训练有素,制度高效,对金国十分了解。

成吉思汗虽然在灭金之前就死了,但留下了“一宋灭金”的战略。最终接替他成为大汗的窝阔台正是通过实施这一战略成功灭了金国。曾经不可战胜的金国和女真骑兵被扫入历史的尘埃,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势力达到顶峰。金国灭亡后,进入了“蒙古时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士兵,中原,蒙古,金军,兵力,金国,军队,晋国,大军,故事传记,完颜永济,成吉思汗,蒙古,金国,晋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士兵,中原,蒙古,金军,兵力,金国,军队,晋国,大军,故事传记,完颜永济,成吉思汗,蒙古,金国,晋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士兵,中原,蒙古,金军,兵力,金国,军队,晋国,大军,故事传记,完颜永济,成吉思汗,蒙古,金国,晋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