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州地域春秋战国时期属大夜郎鄨国,唐朝贞观16年(642)设珍州。提起珍州不得不想起珍州土司的制度和文化,珍州土司又不得不提起珍州首任土司骆世华,骆氏土司制度沿袭20代。从唐僖宗乾符3年(876)入蜀平乱至明崇祯17年(1644),前后管制珍州长达762年。
骆氏将军墓位于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9社,此地还有一个俗名叫观音碑槽,南川至重庆老路行至观音碑槽,有一条新修的草油路直往里走,行车两三分钟既看到走向将军墓的梯坎。观音碑的取名,或许跟路口的观音庙有关,至于观音碑槽可能是跟上图的渡水槽有着莫大的干系。
公路边硬着梯坎步行几分钟,即能看到将军墓,梯坎是最近几年才新修的。如此大的工程,绝大部分都是骆氏后人集资修补。骆氏自打骆世华入珍州至今1000年,后人更是繁衍昌盛,分居于整个西南地区,主要定居于重庆南川及巴南,贵州的遵义,正安,道真,务川,还有四川资阳。
骆世华(800年—894),字放声,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唐代初期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唐僖宗3年(876)芳年76岁,骆世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7人奉命入蜀平乱,因平乱有功受地珍州,土司制度与文化由此起端。
珍州后为何为真州,是明玉珍因为一个短暂的大夏国而改名真州,可能是明玉珍与珍州撞名而更名。虽说大夏国不是一个强盛大国,好歹也是一国,明玉珍虽不能统领大夏国带入巅峰,好歹也是一国之君,皇帝与地方同名确实不雅,更名也是在所难免。
珍州改变的不仅是地名,同时也改变了土司制度的微妙变化。骆氏土司从正土司变为副土司,而正土司转为郑氏。郑氏也就是一同与骆世华同时入蜀平乱大将军郑畋后人。骆氏长期都以第一把手统领珍州,不知此时的他们有何疑惑,但是两者合作管理此地倒也是国泰民安,盛世多年。
将军墓园,有目前广场,将军文化墙,骆氏文化展览、骆氏族谱和骆氏名人组成,墓园近两亩地。骆氏名人录虽没有提到骆宾王,但是骆宾王大家绝对不陌生,唐代初期杰出文人。骆宾王即兴创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想必都不会陌生,就是来自于骆宾王年幼时的杰作。
骆庆仑印象最深刻,去年在桐梓县芭蕉镇走正安县碧峰镇,再从碧峰镇走杨兴镇,当时下大雨错过了前往骆庆仑墓的观看深感遗憾。希望往后有时间去正安县游玩的时候,能够前去观看骆庆仑墓,弥补去年正安县之行所带来的遗憾。
骆氏名人里还有一个较为熟悉的就是骆麟,骆麟是明末平乱播州大英雄。明朝末年处于动乱年代,尽管播州土司与真州土司在唐代有亲缘关系,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都以各自利益而各自为政。明朝的覆灭那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播州动乱给明朝带来极大的影响,直至明朝覆灭都播州都未能平息。西南几大土司,唯有骆麟以大局为重,归顺朝廷而出兵助朝廷平乱播州,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去年的12月份,从桐梓县走马鬃、宽阔、黄杨、青杠塘、太白、小雅、庙塘、桴焉一路到瑞溪,不知道骆麟的安息之地就在瑞溪,直到来骆世华将军墓,观看骆氏名人录才知道骆麟的墓葬在瑞溪。正安县去过的地方不少,没想到正安县的历史底蕴这么深厚,看来往后有机会得多走正安县游玩,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下珍州历史和文化。
将军墓的文化长廊,不仅记载着骆世华将军的生平,还有骆世华将军后人的英雄事迹。骆世华将军毕竟是武官出身,76岁还领兵出征,可谓是老当益壮,后代的20任土司也绝非是泛泛之辈,能文能武,统领珍州盛世一方。
文化长廊上的图案都是骆氏武将的威武英姿,官服出巡。虽然这些图案都是近代后人精心改造,但从文化长廊上能够感受和体会到骆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也反映出了骆氏家族对古代珍州管理的丰功业绩,还有骆氏家族的凯兴盛世。
骆世华将军墓,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年代的久远还有人为破坏及自然风化,原有的老墓已经破烂不堪。一块两米多高的墓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墓碑上已经看不到骆世华将军的任何信息,唯有这块文物保护牌能够证明骆世华将军的历史上的身份和地位。本文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平凡之人,也喜欢在游玩之后写点游记,就当做是写个人日记,写作水平不高,如有瑕疵敬请大伙原谅。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