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梦溪笔谈》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宋朝,被胡适称为中国古代最开化,最优秀的时代。别的不说,就四大发明而言,就有三项进入了广泛应用的时期。雕版印刷进入繁荣时期,火药、指南针被广泛应用。哦还有文化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国人见识到了什么叫风俗画。而这一切繁荣的背后,是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市民阶层的扩大。
不久,殿试开始了,初考官先选出一批优质试卷,把名字糊上,试卷密封,然后送覆考官审核。结果覆考官一看初考官送过来的第一名的试卷,说这种水平能当状元?初考官是收了人家多少钱啊!于是就拟定了另一个人当状元。如此一来,这两位考官就有了歧义,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把官司打到了详定官王荆公那里。上文说了,当时的试卷名字是被糊上的,所以大伙儿全凭试卷本身的质量评出高下。
王荆公觉得有理,便选了个排名第四的(为了保险起见)文章,送交宋仁宗,并说初考官和覆考官定的试卷都不行,还罗列了一系列理由。宋仁宗一拍脑袋,说行吧,你话多,我信你。就这样,本来的殿试第四名,转眼成了状元!而等名字一出来,王荆公傻眼了,因为此人正是王俊民!此事见于梦溪笔谈中,它是想告诉我们,在宋朝,怎样才能当官?三分靠能力,剩下97分靠天意!像武大郎这样的,估计一辈子都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