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牧遥受访者供图
陈斌受访者供图
刘欣菲龙艳红摄
李金霞受访者供图
熊苗熙受访者供图
舒新文受访者供图
2月,全国大中小学陆陆续续全部开学。相比上学期,这学期有些不一样: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线下教学重新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流。
不一样的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听听学生、老师们的感受。
学生
再次踏上梦想征途
■何牧遥重庆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生
许久没有响动的专业群突然传来开学通知,往前稍稍翻阅还能发现几个月前被按下暂停键的痕迹——每日的核酸检测通知和线上课程链接。如今收到不需要健康码或行程卡的返校通知,心中非常激动。
过去3年,网络教育大规模应用,带来便利,被人认可,但这一块块屏幕隔绝了气息与温度,我依然期待着线下教学的恢复,看到老师和同学灿烂的笑脸。
时隔3个月再次回到学校,校园虽不陌生,却让我感到新鲜——过去熟悉的核酸检测点已经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们更具活力的身影。当看见同学们重新充满活力地运动、学习,我也很受感染和鼓励,迫切想要回到校园大家庭中。
另一幕让我惊喜的风景是校园中的彩灯闪亮——每至新春佳节,西南大学便会在学校道路两旁挂满花灯,同学们在灯火中穿行,不时驻足观景,那些映照在灯火中的笑容让我联想起除夕之夜的焰火表演。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绚烂的烟花绽放,人们欢欣鼓舞,纷纷欢庆这一新年时刻。此刻同学们的笑脸也让我有了辞旧迎新的感受。
未来还会有各种坎坷和挫折,但我想,经过磨练的我们已然做好准备。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我和同学们养精蓄锐、奋勇争先,重新投入到紧张饱满的学习生活中。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在春天里播撒文明、勤奋、健康、合作的种子,秋天里就会收获明礼诚信、乐学善思、身心健康、团结合作的丰硕成果。新的学期,我会再次踏上梦想征途,珍惜线下良好的教学环境,过好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
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回归欢声笑语的校园
■刘欣菲江西永新永新县子珍小学学生
我今年12岁,我的学校是为纪念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而命名的。
疫情3年,我从128厘米长到150厘米,间断性的线上教学,让我失去很多欢乐。这个学期,终于回到校园,我又可以和队友们在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进步,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每天规律的作息、快乐的学习,让我元气满满。
热爱的事情能让我释放压力、获得快乐。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练习钢琴和舞蹈,每天练习半小时钢琴的习惯坚持到现在,我的钢琴已经九级。每个周六我都会去跳舞,舞蹈也六级。其实一开始学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我从未想过放弃,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很感谢一直以来的坚持,疫情期间,是舞蹈和钢琴给我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让我有回到校园和同学们融洽相处的感觉。
除了日常上课做作业,还要完成针对薄弱项的课后学习,我丝毫不懈怠。妈妈会耐心地辅导我的课后学习,遇到困难我会主动询问老师或上网搜索。然而反反复复的疫情打乱我的运动计划,网课期间不得不暂停足球训练。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还是觉得网络学习缺少那种实在和融洽的氛围,常常伴有几分失落感。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我又可以带着足球在球场上奔跑,心潮澎湃地踢好每一场球。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一切都在变得更好,每天都会听到朗朗读书声,伴随着下课铃听见欢声笑语。我会更珍惜学习的时光,尝试新的事物,做好学习和成长规划,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冷暖交替,在欢快的校园环境里茁壮成长。
今年,除了做好学习规划,争取在补短板方面取得突破外,我还希望继续加强钢琴的练习,我有信心,暑假能够突破钢琴十级。
本报记者朱磊采访整理
从春天走向四季
■熊苗熙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中生
上个学期,总感觉有点“梦幻”:9月1日没能坐在教室里开学,在网上和新老师、新同学先成了“网友”;1月没有举行期末考试就放了寒假……经历了非常态,才认识到“一切如常”是多么珍贵。
新学期如约而至,树德校园红梅如烟、迎春初绽,又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我的内心笃定而幸福。
新的学期,总有很多新的愿望。
确定自己的科目选择。作为四川新高考的第一届考生,灵活的学科组合给了我们太多新的成长空间。它可以扬长避短,可以兼顾个性与多元。新选择往往伴随新挑战,但更带给我们新希望、新气象,带给我们新的尝试和体验。新的学期我要兼顾兴趣梦想与现实发展,做出最优化的科目选择,向属于自己的未来更近一步。
坚持阅读。阅读不是任务,而是生活。当我无法改变自己身处的时空,是阅读给我更大的天地:广览无垠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经历不同的人生……阅读是成长的助力,更是生命的组成。新学期,保持阅读的习惯,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交谈,认识更宽阔的宇宙。
恢复锻炼。很久没有酣畅淋漓地流过汗了。怀念羽毛球场上的跳跃扣杀,怀念泳池里的劈波勇进,怀念跑道上风吹过耳畔的轻响……大脑与身体应该在运动中保持活力。跑步、游泳、羽毛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新的学期,我要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文明精神,强健体魄。
参加更丰富的活动,做更全面的自己。相对于纯净与单一,我更喜欢广阔与丰富。树德中学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学习的快节奏,活动的多样态,让人应接不暇、无缝衔接又难以取舍。我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也是学校社联的干事。我愿意沉浸音乐,让歌声伴我成长;也愿意行走校园,用服务和历练坚实我的臂膀。有广度才有可能有深度,有笃行才有可能获真知。新的学期,我希望能独立策划一次活动,希望能再去做志愿者,希望参加一次声乐比赛……享受多彩的生活,成为更多面的青年。
新的学期,想做的很多:想来一次旅行,想听一场音乐会,想排演一台话剧,想看一次画展……保持爱好,突破自己,度过更有意义的时光。
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
教师
最重要的是陪伴与守护
■陈斌福建福州福州第三中学教师
根据教育部门安排,2月,高三年级学生全部返校。作为一名高三老师,深感责任重大,我也是早早进入连轴转模式。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集体备课组与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提前制定具体的阶段性教学计划和分层次教学方案。高三最后一学期时间宝贵,复习安排也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根据学校智慧教学系统的学习数据分析,上学期,我执教班级的学生在热学和电磁感应这两大知识模块的整体得分情况不太理想,首先就要加强这两个模块的训练与提高。
开学后,经过一周多的调整,学生们已经沉浸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也有了明显成效。
线下教学的确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果。一方面,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在紧凑的学习安排中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教师的陪伴守护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奋战拼搏中的学生们提供情感与心理上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可以更加密切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与开展心理测评与辅导等方式,保障学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挑战。
距离高考不到4个月,新学期也是我和这届孩子们一起努力的最后一学期。在思想上,我要做好最后这一阶段的引导,冲刺很辛苦,因此更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获取不懈奋斗的动力;教学中,我要继续保持教学的稳定高质量发展,为把孩子们送到更高更好的成长平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学期的第一场升旗仪式上,学校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为主题对学生们做了思想动员,希望孩子们把眼下的困难与挑战当作成长路上的磨砺,朝着远方的目标奋勇向前。
本报记者施钰采访整理
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
■李金霞山东德州德州市实验小学教师
正月十六,我们学校按期线下开学。虽然此前在心中预想无数次开学第一课的场景,但重新看见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仍感到兴奋和紧张。
今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的第30个年头,过去3年遇到的挑战是我之前从没经历过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给正常开展教学带来困难。一方面,有时因为疫情反复,教学突然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进度受影响。另一方面,上网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家里的网络状况不好,听不清讲课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底下开小差,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线下教学模式重新成为主流。回到线下课堂,老师和孩子们都得花时间适应。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孩子们的身体能否跟得上一天的教学?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的身体。此外,孩子们在心理上从之前的“被放养”到现在“被约束”,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期。我们应该在心里接纳学生,设身处地理解学生。
有一个很守纪律的学生,开学后总是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我知道他是暂时没有适应新环境,因此并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在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谈心。之后,该学生上课就认真了许多。我一直相信,良好的沟通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
这学期我教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因此我这学期的主要目标就是抓教学,力争让孩子们以优秀的成绩迎接新的人生阶段。我从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外,这学期我还要带领孩子们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并把篇幅短小的古文纳入教学。
新学期我自己也有一个小目标:学习心理学知识,更好理解学生们的想法。为此,我报了一个心理学培训班。我一直坚信,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赵昊采访整理
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舒新文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度过漫长的寒假,我们迎来了新学期。安静许久的校园,随着学生陆续返校,又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新学期伊始,我最大的感受是兴奋、期待。
2月的第3周,学校正式开课。周三一早,我给大三学生上了一节《天体物理概论》课。这节课上得真过瘾,好久没有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感觉了。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我甚至以为是错觉,心想时间过得也太快了。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上网课成了我们的常态。隔着屏幕,既看不到学生的状态,又得不到及时反馈,缺乏有效互动和情感交流。甚至有时候网络卡顿,正常的交流都费劲。我经常点开课堂回放,发现刚上课时,我还能充满激情地讲,可很快语调就变得平缓,不要说学生觉得枯燥,连我自己都听不下去。
如今,线下教学恢复,能明显地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状态回来了。早上8点的课,我提前一刻钟赶到教室,这时,过半的学生已经在座位上,他们还打开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原本30人的小课堂,当天有50多名学生来上课。课堂上,我讲得起劲,学生听得认真。每当有问题抛出,他们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今年我们学院做出新尝试,打破以往一个老师包揽一门专业课程的常规,而是让一个科研团队承担起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以《天体物理概论》课程为例,8人的科研团队转变为这门课程的教学组,大家结合各自专长,每人负责讲授一章内容。除基础知识外,我们更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使学生直观了解到不同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为其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跟踪了解课程和科研育人成效,计划把科研团队教学模式在学院各年级甚至是全校范围推广,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育更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本报记者李俊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