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戚继光石像
对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都知道他威名远播于东南沿海地区,但知道他镇守蓟北北疆的丰功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明史·戚继光传》(节引)页面截图
而知道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量入为出、牺牲奉献的贤惠妻子的,估计就更少了!怪不得有名人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着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
话说戚继光微寒时,生活比较拮据,但他还是努力读书,满心满意以世袭父职。他的妻子,按《戚少保年谱耆编》载,应该是戚父世交好友王南溪的女儿王氏,两人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月成婚,其时戚继光年甫十八,但不幸的是继光母、父已先后离世
《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戚继光成婚情况
因第二年,戚继光得以顺利继承了父亲卫所长职位(登州卫指挥签事),这段清贫的生活自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依实情和势态,夫妇两个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头的,这与《明史》的记载倒也是相符的:
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妻子看夫君为了生计操心操劳,实在疼惜不已,就暗自盘算要给他改善一下伙食,狠狠心买了一条鱼。于是第二天早餐,戚继光就吃到了一个鱼头,算是“三日初尝肉味”,已是开了荤腥了。继光本人原对饮食物质极不讲究,也就没有多想多说什么;午餐时,盘中菜肴竟是一段鱼尾。
对此,戚继光再不汲汲于世俗饮食,也不免纳闷,就问道:“这条鱼那肥肥胖胖的鱼腹哪里去了?”
妻子回答:“没有中间那段呢,夫君。”
“什么?没有?怎么可能?”虽然心里这么想,虽然不太高兴,戚继光毕竟是老成练达之人,所以他并没有发声出来,“也许是她受不了饮食的清汤寡水,自己吃了吧。”
晚餐时,对这顿粗糠腌菜早已没任何意外的戚继光,竟然先闻到了浓郁的鱼肉香味,放眼一看,原来,早晨、中午那条鱼的“便便大腹”赫然还在,现在正在盘中腾腾地冒着热气,端的让人垂涎欲滴啊!
意识到中午自己误会了发妻,戚继光不好意思起来,说道:“卿自己饿着肚子不吃,却让我美美地吃了个饱,这让我做夫君情何以堪啊?夫妻两个怎么能如此不同甘共苦呢?”
王氏神情蔼然,说:“你为了读书做学问,宵衣旰食,而我却闲着做不了什么来帮您。因此,让夫君吃好一点,我哪怕是吃糠咽菜呢,这也是合乎圣人的礼教的,请夫君不要见怪!”
闻听此语,戚继光大为叹服,内心非常感激王氏,还把她比为贤妻的典范——东汉时能与丈夫梁鸿举案齐眉的奇女子孟光,对她也是多加礼敬谦让。
这就是戚妻王氏“市鱼三斩”的故事。
起初,我是在民国曹绣君辑录的笔记小说《古今情海》中看到这个故事的。
笔记小说集《古今情海》图书封面图片
可是,甚为奇怪的是,本书第十一卷下列的“市鱼三斩”故事却是白话文,而且有的地方语焉不详:
《古今情海》里“市鱼三斩”故事记载
于是就想到最好要找出原文,就又去搜罗明代何乔远撰辑的《名山藏·臣林记》,可惜没有找到原文,仅仅找到目录:
何乔远撰辑的《名山藏·臣林记》关于戚继光记载的目录
至此,这则故事还仅仅流于小道消息的“传说”层面。就我个人来说,我很以为它是真的。于是不免不死心,不免继续寻找史料佐证。
除了《明史》的记载,再权威可信的莫如年谱,而关于少保年谱最可信的无疑是其子戚祚国、昌国、报国、兴国所编纂的这部《戚少保年谱耆编》:
《戚少保年谱耆编》由戚继光的儿子们编纂,可信度极高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对研究戚少保生平极为重要的资料竟让我找到了!
上面的记载不仅印证了我以前的推测——“市鱼三斩”的主角的确是少保的原配夫人王氏,更让人惊喜的是竟然还载有这个故事本身,这就说明了故事是真实可信的。虽然《明史》不载,但不能否认它的真实客观。
《戚少保年谱耆编》所载“市鱼三斩”典故
所以,称“市鱼三斩”为典故,我觉得一点儿都不过分了。——仅因确有其事而已!
这个典故较为详细地给我们刻画了一位理解丈夫、勤俭持家、坚韧自苦、深明义礼的“贤内助”形象,也不由得让人想到一点:戚少保最终建立的赫赫不世之功,焉得没有这位“贤内助”的襄赞扶掖之劳?
同时,《戚少保年谱耆编》上所载,除了“市鱼三斩”典故,王氏还曾典当首饰,为少保置办招待客人酒席,进一步说明了王氏之贤淑。
《大学》有言: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由个人的修身正己,提高完善学习,然后可以使家庭和睦,家庭治理得当后,自然可以推己及人,寻求治国平天下。这个逻辑,无论在何时都是说得通的吧!
附
《戚少保年谱耆编》“市鱼三斩“原文,并不揣冒昧,加以句读(可参看上图,红框内的横线即为停顿处)
(王氏)尝市一鱼,三斩待饪。朝进首,午进尾。问有余。曰“亡矣!”则以臑(nào)在腹而阴自奉心嗛(xián)之。暮以鱼腹羞家严。色沮曰:”子枵(xiāo)腹以果吾腹,甘苦可无同乎?”家慈曰:“妾佚君劳,君良妾苦,礼也!”家严心德之,方诸孟光,深相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