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推翻元朝,多亏有三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

明朝推翻元朝,多亏有三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

导语:

在历史上,元军的铁骑是非常有名的,就是靠着强大的军锐,使元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元朝也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强大的帝国。但是,元军最终也败给了明朝的军队,让人不得不叹服,明军的强大。元朝到明朝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元朝在经过了长达一百六十多年的统治之后,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即便是有横扫亚非欧的铁骑,但是,它早就已经不再是铜墙铁壁。因此北伐战争不可避免。在这场战争中,徐达、李文忠和于光这三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三个人,都是明朝将领,除了在战场上浴血杀敌,又是靠什么,改变一个时代的历史呢?

明朝的军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上到将军,下到普通士兵,都是贫苦人民出身,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贫苦人民特有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不怕吃苦,对待敌人无所畏惧。即便是军队的将领,也和普通士兵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待遇,因此,明军的心很齐,即便是他们不曾研究过兵法,但是,他们就凭借着自己的作战经验,成功北伐,用血和汗拼下了大明朝的万里江山。

军队只有在好将军的带领下,才能战无不胜,明朝的胜利,其实和三位将军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他们,明朝可能不会那么轻易的推翻元朝。这三个人也是普通的贫苦人,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但是,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

魏国公徐达,在明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作为明朝北伐的最高将领,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徐达这个人,性格憨厚耿直,而且异常的淡定。他淡定到什么程度呢?他娶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谢家的女儿之后,婚礼刚刚办完,他的岳父大人就心血来潮的起兵谋反,结果以失败告终,谋逆罪在历朝历代都是灭门的大罪尤其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又怎么能够放过谢氏一族,这时候徐达的妻子不想连累他,于是下定决心和他断绝关系,但是徐达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他又怎能在谢家生死关头和谢氏一族划清界限,于是,他彻夜守在妻子的门外,不管妻子怎么劝说,他都不肯离去,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敬佩徐达的勇气和衷心,不忍心杀他,于是朱元璋网开一面,放过了徐达。

在死亡面前,徐达无惧无畏,这是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最大原因。元朝将士都惧怕他。传说他是拜读了《武穆遗书》,突然开了窍,从此以后势不可挡。其实并不是这样,徐达之所以战无不胜,那是他用血汗一点点拼出来的。即使他是北伐的最高将领,但是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粗人,在兵法上,有所欠缺,于是,他行军打仗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群熟读兵法的读书人,让他们给自己讲兵法,只要是有空闲,徐达就会向读书人请教,这个习惯从来没有间断过,因为徐达的虚心好学,他对兵法慢慢熟悉,并且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打仗的时候也可以运筹帷幄。

在北伐战争中,有一场非常关键的战争,定西血战,徐达的兵法运用的恰到好处。这场战争的对手是元朝名将扩敦帖木儿,当天晚上,扩敦帖木儿偷袭徐达的南大营,得知此事,徐达不慌不忙,手下的士兵都不知虽然,敌军见此安静的情形,更是摸不着头脑,在大家一脸懵的时候,徐达带着精锐赶到了南大营,围剿了敌军,打得敌军落花流水,在扩敦帖木儿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徐达出其不意,第二天夜里,带着将士,偷袭了元军主力,这一仗,徐达大获全胜。

徐达能在北伐中大获全胜,其实和他坐怀不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够淡然处之,他对待手下的士兵,亲如手足,没有任何将军架子他团结每一位士兵,除此之外,他在打仗时,英勇无畏,还不耻下问,因此,徐达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大明朝,他才是大明朝取得北伐战争的不二法宝。

大明朝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将军,那就是曹国公李文忠,他和朱元璋还有亲戚关系,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但是他小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做上皇帝,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历史上最穷的皇帝,那么他的侄子家里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他就和父亲去投奔朱元璋,这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忍饥挨饿,终于在十二岁的时候,找到了朱元璋,一见面,见到可怜的侄子,朱元璋就痛哭流涕,把他留在身边抚养。

李文忠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长大后,他依旧保持这样的美德。带病打仗的时候,他虽然贵为将军,但是他非常体恤将士,对于那些受伤的士兵,他总是会亲自前去慰问,把自己的那一份食物也分给士兵们,他是真正的把士兵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像这样的将领,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都是非常难得的。在打仗的时候,他也总是会冲在最前头,保护他的将士们。

但是,李文忠是一个严格遵从军律的人,对于那些违法军令的人,他也会严惩不贷,绝不含糊。对那些私自进入百姓生活区域的士兵,只要被李文忠抓到,就是死罪。不仅如此,每当他路过贫困的地方,李文忠会拿出适当物资帮助他们,如果遇到流离失所的孤儿,李文忠就会收养他们,每次打仗回来,李文忠都会带回来几十个孩子,久而久之,他的家里成为了孤儿院。

李文忠

李文忠这一生的最后一战是平定洮州叛乱,大战成功之后,他向他的大伯朱元璋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在他打仗的时候,他发现西安的老百姓吃水太困难了,对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就力不从心了,于是他请求朱元璋在西安重新挖水渠。朱元璋同意了他的这个请求,并且连连夸赞他,在那以后,困扰西安人的最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天下人都夸他是个好将军。

李文忠不仅人善良,而且长得一表人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高富帅,放到现在,那就是霸道总裁式的男人,而且他作为大将军,还可以为你遮风挡雨。朝廷不少权贵,都争着抢着要把女儿嫁给李文忠。而且最关键的是李文忠为人善良。因为他的心里装着天下人,所以,他也得到了民心,在天下人的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因此,在李文忠整个戎马生涯中,他很少有过败仗。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文忠全集

另外一位大将军叫做于光,和前两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不同,余光是一个战败的将军,但是即便是他战败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他死后,朱元璋还把他的牌位请到了功臣庙,能够有这样的殊荣,足见,他对大明朝的贡献并不一般。在北伐战争中,和前两位将军不同,于光只是一个普通的指挥使,他当时手底下只有五千名士兵,他奉命和手下的士兵驻守西北的巩昌,当时战事吃紧,每一场战争都关乎明朝的成败,每一寸城池都能决定明朝的未来,丝毫不能马虎,于光意识到了一点,恪尽职守。在定西决战的时候,于光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指挥者,一名将军,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在当时,元朝大将扩敦帖木儿在兰州部署了十万大军,将兰州团团围住,想等着明军的主力来,一网打尽。这本是扩敦帖木儿的一个计谋,但是于光并没有看破,他以为,如果这时候他赶往兰州,兰州的将士们会觉得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这样,他们也会坚定抗争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于是,于光告诉弟兄们,他的决定,士兵们各个情绪激昂,强将手下无弱兵,于是于光带领着几千人的部队,赶到了兰州,准备和元军决一死战,但是,后果可想而知,即便是明军非常强悍,但是面对的是元朝的十万大军,最终,于光寡不敌众,败下阵仗来,手下的几千名战士都战死在了沙场上,只有于光侥幸活了下来,成为了元朝的俘虏。但是这种状况。对他来说,简直生不如死,他又怎能成为敌人的囚犯呢?

扩敦帖木儿

受了重伤的于光,在兰州城下,向着城上的士兵大喊:"兄弟们,一定要坚持住,我们的援军很快就到达了,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说完,他仰天大笑,元兵的棍棒打在他的身上,但是他毅然不动,站在那里,直到当场毙命。在那一刻,他不再是于光,他的光芒比太阳还要耀眼,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是真正的英雄,城墙上的士兵看见此情此景,忍不住掉下眼泪来。朱元璋知道可以于光的这一行为,非常震惊,向大臣们夸赞于光,并且,为于光加封进爵,在于光死后,给了他无上的荣誉。

于光英勇就义,虽然他是中了敌人的圈套,但是他这一战,极大的鼓舞了兰州士兵的信心,让他们士气高涨,每一个士兵都抱着必胜的决心。在他们心中。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取得胜利,一定要为于光将军报仇。战争结束之后,很多被俘虏的元朝士兵,都被于光英勇就义的行为而感动,他们纷纷提出,让他们去祭拜一下于光。可见,英雄不分国界,真正英雄不仅会得到世人的敬仰,也会得到对手的尊重。虽然余光战败了,但是他的行为,不仅让兰州的士兵,也让大明朝的所有士兵备受鼓舞,他们以于光为楷模,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必胜的决心,在战争中,士气是多么重要啊,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明军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北伐。于光成为了在北伐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

总结: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明朝的这三位将士,就是这样的英雄,如果不是他们在北伐战争中的不畏牺牲、顽强反抗,紧紧的和战士们连在一起,或许北伐战争,不会胜利,这样,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明王朝,总之,这三位将军,是大明王朝的奠基者,其卓越的贡献,不仅会被清朝的百姓铭记,而且也会被后世子孙所铭记。

在我看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英雄人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推动的不仅仅是一个政权的建立,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这种精神力量会推动着人们继续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北伐战争,士兵,徐达,明朝,朱元璋,大将军,李文忠,兵法,时候,故事传记,帖木儿,于光,徐达,朱元璋,李文忠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北伐战争,士兵,徐达,明朝,朱元璋,大将军,李文忠,兵法,时候,故事传记,帖木儿,于光,徐达,朱元璋,李文忠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北伐战争,士兵,徐达,明朝,朱元璋,大将军,李文忠,兵法,时候,故事传记,帖木儿,于光,徐达,朱元璋,李文忠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