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有一才子,名叫解缙,自幼勤奋好学,文章写得极好,洪武二十一年,他成功考中了进士,朱元璋对他非常重视,之后还亲自接见了他。眼看着,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解缙却凭一己之力打破了这个局面。
解缙是洪武二十一年考中的进士,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暴露出他嗜杀的本性了,而且此时,朝堂政治错综复杂,大臣们朝不保夕,个个都选择明哲保身,而作为朝堂小白的解缙,却并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天真地认为,自己会是朱元璋手下的例外。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可惜的是,年少轻狂的解缙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明史·解缙传》中记载了朱元璋对解缙的喜爱:甚见爱重,常侍帝前。意思就是说,朱元璋对解缙甚是喜爱,常常让他陪在身边。后来,朱元璋还对解缙说:我和你父亲相识一场,我们俩虽是君臣,却如同父子,你若有什么建议,应当知无不言。
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这番话,解缙开始大胆进言,他先是回家写了“万言书”,劝诫朱元璋不应该使用过重的刑罚,朱元璋拿到“万言书”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赞赏了解缙。解缙以为这样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于是他又回家写了一份《太平十策》,这一次朱元璋怒了,他将解缙贬出了京城。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一案爆发,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与李善长扯上任何关系,可解缙却认为这或许是个回到京城的机会,于是他从江南写了一份奏疏,为李善长鸣冤,这一次,解缙彻底惹怒了朱元璋。第二年,朱元璋将解缙的父亲解开召入京城,对他说:“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意思就是说,让解缙回家继续学习,十年之后再启用他。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有才华的人,往往都会被朝堂所不容,因为他们的形象是立体的,有棱有角,而那些“泯然众人矣”的无名之辈,则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与前者相比,他们更容易被接纳。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解缙痛定思痛,他决定将自己打磨成朝堂更容易接纳的人,因为他想要成功!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他通过以前官场上的一些人脉关系,得到了提前入京的机会,只可惜,建文帝还是不肯重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混混日子,这个结果,解缙显然是不满意的。
后来,靖难一战爆发,建文帝的时代眼看就要结束了,解缙毫不犹豫地投入朱棣的麾下。解缙虽然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是他的才华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解缙在朱棣这里,得到了重用。解缙心想:“这一次,他终于要出人头地了!”的确,前期朱棣非常倚重解缙,还将他任命为内阁首辅,后来又让他率领一百多位大臣编撰《永乐大典》,一年之后,又安排了两千多人一起扩写大典,那段时间里,解缙一直跟在朱棣身边,这份殊荣,独他一人!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解缙,过于急功近利,他为了稳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地位,竟又插足了立储一事。他力挺长子朱高炽,后来也正是因为他的一番话,朱高炽成功当上了太子,解缙因此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煦虽是次子,但是朱棣却十分喜欢他,他虽然没有当上太子,但是他在京城的地位却并不比太子低。
于是解缙又犯了老毛病,他向朱棣进言,让朱棣约束朱高煦的行为,但此时的朱棣,已经开始厌烦解缙了,对于解缙的进言,他也只是随口回应了一声。自此之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永乐五年,解缙被贬到广西当了个小官。几年之后,解缙得到了一个回京述职的机会,可不巧的是,此时的朱棣远征未归,于是解缙便去见了太子,这件事情被朱高煦看在眼里,朱棣回来之后,朱高煦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解缙因此获罪,被关在了暗无天日的黑牢之中,最后死在了漫天大雪之中。
纵观解缙这一生,看似顺利,却又充满坎坷。他在文学创作上一帆风顺,却在生活之中过得不如人意。他的一生,都在为国为民直言不讳,却遭到三代帝王的厌弃,但是他的才华,却在《永乐大典》之上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