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伾山与黄河,不少人会想起《尚书·禹贡》大禹治水“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浚县大伾山
这当然是体现大伾山与黄河关系的一段重要历史,但是,能体现大伾山与黄河关系的不仅仅是这一段。宋代,大伾山与黄河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亲密,最轰轰烈烈。这时的黄河,簇拥着、拍打着大伾山,从山东侧向北,穿过大伾山、凤凰山、紫金山之间,呼啸着向北奔去。三山之间有浮桥横跨,如长虹卧波,这便是宋徽宗亲自命名的天成桥和圣功桥。由于篇幅过长,分五部分陆续发出。
一、宋代浚县黄河
黄
河在浚县的流经河道,因历史悠久,且改道频繁,已难一一确指,惟宋代是黄河在浚的最后时期,故道及堤段遗迹相对较多且比较明显,结合《宋史·河渠志》等史料,尚可大致勾勒。
大伾山与宋代黄河故道位置
宋代黄河从城关(旧滑州城)和道口(今滑县城)之间北入浚境,东北到迎阳铺一带折东,抵濮阳西。左右两岸尚存留局部堤岸遗迹。左堤自道口,北到杨堤,东北至四女台、张庄、大高村、嘴头、了堤,折东至白毛,再东出浚境。右堤自滑县旧城西,向北到浮沱(滑县),东北过苗固(滑县)到渔池(滑县),折北到耿庄(滑县),再北到浚县马村、酸枣庙,折东到朱村、王楼,再东出浚境。当时浚滑隔河为界,此所谓右堤均在滑县境内,所谓浚县马庄、酸枣庙、朱村、王楼亦皆属滑县。
就是这一河段,北宋时期常常决口,而决口几乎都在滑县右堤。据《滑县志》记载,约有二十多次,常常是此堵彼决,才堵复决,灾害甚重,影响很大。为此,有人认为此段河道太窄,滑县土质疏松,应在浚县开河分流。
付诸实施的较大分流工程有两次。淳化四年十月,根据巡河供奉官梁睿的建议,于迎阳铺凿渠引水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以防暴涨。次年一月竣工。但这次凿渠分流并未解决右岸溃决问题。
黄河
政和四年,督水使者孟昌龄“又献议导河大伾——引使穿大伾及东北二小山,分为两股而过,合于下游。”并在大伾与其东北二小山之间架两座浮桥。这次分流规模大,投资多。分流河左堤为新修之堤,在杨堤与原黄河左堤相接,向北经八里井、毛村,接浮丘山,再向北经邢道口、吴刘沙地、南井固,向东接了堤头村黄河左堤。右堤主要依原黄河左堤,南中段较宽处筑有分流河堤,大致在四女台、西杨 屯西、紫金山一线,早已被烧砖起土挖掉。分流河上游在杨堤和张庄南之四女台之间,把黄河左堤扒断,使水流入分流河道,下游在了堤头和嘴头村之间,把黄河左堤扒断,使水仍旧流入老河东流。这条分流河当时称40里,实约长17公里,平均河槽宽1500米左右,穿山河段最窄。
孟昌龄导河分流54年后,即金大定八年李固渡决口后,浚县黄河只剩下四分水。80年后,即金章宗明昌五年阳武决口东流后,浚县黄河彻底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