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宋朝男子为何也戴花?“全民簪花”成为时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宋朝男子为何也戴花?“全民簪花”成为时尚

引言: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贯穿古今,历朝历代的文化习俗演变与兴盛更是整个历史进程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娇艳盛放”、“明艳动人”、“笑靥如花”等,历来被当做是形容女子容貌出众的辞藻。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清明开放的宋朝文化中,男子们却将“头戴一朵花”视为时尚潮流的象征。

假如你走在宋朝的大街小巷,定然会发现男子们的发饰十分夺人眼球。不管是穿戴整齐的达官显贵还是街边叫卖的商贩,各色的明艳花朵发饰已然掀起了“全民簪花”的风潮。

上至皇帝朝臣、下至平民百姓,所有男子都痴迷于簪花。那么在被“花海”围绕的宋朝,男子簪花到底有何渊源与讲究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们一同来领略宋朝男子的簪花二三事。

一、“簪花”习俗的由来

说起给头上簪花,并非女子们的专利。宋朝男子、尤其是一众文人,对簪花一事可是特别注重的。而在选择戴什么花、何人能戴何种花、更是颇有研究。

1. 男子戴花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首先,男子头上戴花的习俗并非起源于宋朝。早在先秦时期,男子们对花草香料的热爱就显露苗头。从屈原在《离骚》中所描述的词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里就能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散发香气、正气的花草是非常推崇的,并会将它随身佩戴。既有驱邪避虫的作用,也凸显了特殊时期文人墨客的一种气节。

当历史的时钟转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头上插花的现象已偶有出现。而到了文化繁荣的唐朝,广泛吸纳前朝文化精华的唐玄宗更是带头“簪花”,还将这种习俗应用于对臣子的嘉奖和赏赐新科进士的手段之中。

当时有位很会审时度势的汝南王,人际交往与行事方面屡次受到唐玄宗的称赞。有次他面见君王,唐玄宗高兴之余更是直接摘下一朵鲜花别在了汝南王的官帽之上。一时之间,皇帝赐花之举成为美谈。

此外,唐朝用来庆祝新科进士的“曲江宴”上也有代表荣誉的簪花仪式。而大诗人王维,更是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里明确提到了唐朝人士每逢节日插“茱萸花”辟邪消灾的习俗。

等历史的时钟行至宋朝,男子簪花的习俗已经走向巅峰时期。遍观朝野上下,文人雅士和老百姓们都会在皇帝的“榜样作用”下也不断效仿着簪花行为。

《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大街游人如织,子弟多有簪花者。彼女子争睹围观者众,有甚者,窃羡之。低蛾眉,其状若狂。”由此可见,宋朝民众对簪花的追捧与热爱。最终,“男子簪花”成功演变为宋朝的一项重要礼仪制度规范。

二、宋代“簪花”风气盛行

1. 所用簪花种类繁多,美不胜收

对于簪花所用到的花木品类来讲,宋朝人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古代,鲜花昂贵且不容易保鲜。他们也由此联想到,要用假花来替代。因此,当时主要会用到的簪花有三种,分别是:鲜花、象生花和琉璃花。

在鲜花里,这样昂贵的品类多用于庆贺重要节日与贵族阶层的宴会相邀。比如,三月三赏春要戴荠花,端午节时兴艾叶与權花的搭配,重阳节则要簪戴菊花。像牡丹花这种最是雍容华贵的珍稀品种,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佩戴。

相传,宋神宗外出游玩时遇到一朵“花面盈尺二寸长”的“姚黄”牡丹。当下眼前一亮,立即采摘簪至冠上,其后乘兴而归。

而所谓的象生花,则是宋人用绢帛、罗条制成的假花。在材质上,罗花相对更昂贵。只有达到当朝宰辅的品级,才能佩戴这类象生花。而像栾枝和绢花,则会按照宰辅以下大臣的官职级别依次赏给诸位。

而用琉璃制品所做的琉璃花,则在南宋时期颇为流行。每逢大小节日,京城人头攒动之余都闪耀着各色珠翠的光芒。

2. 宋朝男子戴花的风雅规范

簪花盛行的阶段,也正是宋朝经济、政治、民生都有序推进的时代。再加上,宋朝本身就承袭了唐朝的文化遗风,对发型及外在装饰很是用心。所以,无论女子或男子,他们的发髻式样与花朵之类的饰品都别具特色。

宋人女子推崇高发髻,男子则流行幞头+簪花的式样。宋朝男子会用圆弧型的平顶帽子将挽起来的高发髻束在一起,以此达到面容整洁、有教养的视觉效果。古代人对头发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子要在20岁行冠礼。一是每个男子成年的象征,二是要进行严格的发型礼仪管理。额头前面不能有刘海,侧面也不能有披发。这些表现,都是当时礼教对男子容貌行为的一种约束。

3. 大众审美的多元化提升

之所以宋朝男子如此酷爱戴花,首先是因为大家依仗于所谓的“官方认定”。从宋仁宗、真宗、神宗再到徽宗,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平时可是宋朝男子簪花的先驱者。在他们几位中,当数宋微宗最为痴迷。

据《宋史》载:“例行出游之时,御裹小帽,簪花、乘马。”

宋徽宗

喜好书法的宋徽宗出游装扮也如此讲究,不仅自己戴花,还要求所有的随行护卫人员都佩戴花朵。站在路两旁观望,徽宗一行人的车队就如同陷入了花团锦簇的海洋之中一样。在当时,这种带头簪花的行为也是瞬间引领了大众时尚潮流与审美思维发散。拥有这样鲜活的“官方风向标”,臣民势必纷纷效仿。

而且,当时的朝廷内外还进行了别样的花型设计。他们模仿生花的样式做成了所谓的翠叶金花腰牌,进入大内就必须要出示这种“证明”才允许通过。而翠叶金花的腰牌小巧玲珑,比普通的大块腰牌更加美观且便于携带。

4. 一句“赐花”,彰显你的身份与地位

北宋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发达且文化发展互通繁盛的时期。因此,各类的节庆礼仪活动也层出不穷。而大家在出席这些节庆宴会的重要场合之时,皇帝为臣子“赐花”、“簪花”也成为了重要宴会里的必备流程。而皇帝御赐的花朵品级,也将成为臣子本人下次出席活动的审美基础。

而皇帝所赏赐的簪花品级,则会根据各项活动的场合标准与官员的品阶来决定。比如在郊外祭祀、宫廷喜宴、两国邦交现场这几个场合,皇帝就会分别御赐金缕花、罗帛花、绢帛花给众大臣。

同时,在礼仪制度井然有序的宋朝,皇帝还会遵行礼制,按三品以上和以下的官员不同品级与部门来分发所赐花朵。

像芍药蔷薇等形态饱满、寓意美好且花色鲜艳繁多的品种,就会被赏赐给三品以上的官员。而三品以下的同僚们,只能艳羡但却无资格领受。来自杨万里所述的“牡丹蔷薇芍药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则形象地体现出尊卑分明的赐花制度。

而在宫外,所簪戴的花朵颜色、大小及材质也都有很大的区别。就拿《水浒传》来举例,其中风流倜傥的西门庆就会以大红、艳紫、鹅黄这三色的绢花为主。他们家经济实力雄厚,子孙后代自然要用这种艳丽色系的精致假花或金制簪花来体现自己高门大户的地位。

而普通的老百姓,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担发饰的开销。或者,有些商户会在节庆活动时选用相对便宜的粗制假花来打扮自己。像西门庆头上所戴的红花,百姓们在温饱之余是买不起染坊那一匹匹珍贵红布的。

5. 簪花乃荣誉的象征

《宋史•與服志》有载:“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会如此。”所以,除了节庆场合,皇帝还会在自己出游、生辰及对政绩论功行赏之时进行赐花。

在这样盛行簪花的潮流里,即使你内心不愿佩戴也无从拒绝。因为簪花已经写入典籍,成为了宋朝礼仪制度之一。从皇帝到重臣,大家都对簪花持默认态度。而且,皇帝还颁布了禁令。凡是在大宴御赐的花朵,必须从赏赐之时一直佩戴到回归本家。中途不能让随从替自己进行更换、更不能丢失。违令者,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贬官或申饬。

而在举行婚礼之时,无论新郎是何种身份地位或年纪,更是必须要头簪花、胸前也要配大朵的花簇。当时的“花美男”风潮,就是这样席卷生活内外的每一位宋朝男子的。

6. 宋朝人民的真性情所致

除过相应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宋朝男子酷爱簪花也跟宋人本身就重视生活情调有关。著名的“宋代四艺”——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这几类典型的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在北宋时期的皇宫大内与高门显贵之家里就尤为突出。“四艺”背后所承载的,是宋朝人民在温饱不愁时的重要享乐需求。

宋朝普遍重文轻武,所以文人墨客的雅集诗会和世家大族之间的联谊活动更是花样百出。宋人惯会写词作赋,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非常高。同时,汴京地界属天子脚下。汴京人士对于时尚潮流的嗅觉,则更为“灵敏”。

不管是时兴的珍贵布料图样还是男子簪花盛行的“奇特”风俗,都是他们附庸风雅的真性情流露。殊不知,越是高雅脱俗的文化艺术,在宋朝就越是能够得到推崇。这男子簪花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无疑是统一了大众审美的重要风俗。

三、宋男酷爱“簪戴”,与社会碰撞出别样火花

1. 影响了北宋的文化风气

花朵的美好姿态,往往会被大家视为寄情及抒发心绪的代表之物。簪花,更是陆续渗透进文化领域。像苏轼之流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不但在作品上多有表达,还在日常活动里屡次参与“开放式”的雅集讨论。

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等大家的涌现也给北宋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据史书记载,苏轼在年过五旬参加他人婚礼时,还要与旁人争戴鲜花。这一系列现象,不仅是“老来俏”,更加体现了北宋社会文风的进步。

2.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繁荣安定,工业、农业都非常发达。簪花热潮,完全将手工业制造带到了新的高峰。而且簪花所需供不应求,这也同样刺激了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于官府税收、于商贩自给自足、于对外贸易交流,都有极大的满足与提高。

3. 健全了宋朝的社会制度

宋朝男子戴花,是权力和荣誉的象征。所以,由于簪花热潮所带来的礼仪与法制的加强,会更加凸显宋朝礼制在古代历史中的角色地位。

4. 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

不管你身在哪个社会阶层,都能通过“簪花”来获取精神慰藉。花朵及其品质,在古人思想里一直都是借物抒情的传播媒介。饮酒赋诗加簪花,不仅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切表达,还是民众对家国情怀的一种重要认同。

结语:

宋朝盛行男子戴花之风,是上流阶层审美到社会大众普遍需求的完美过渡。而在那个百业兴盛的朝代,“头戴一朵花”正好体现了民众对于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这是宋人刻进骨子里的热爱,也是宋朝文化的潮流表达。

纵观宋朝文化的繁衍,能够形成男子簪花的风雅习俗绝非偶然。自君主而下的人人簪花,也更加凸显了宋朝君主加强集权统治的必然性。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毋庸置疑,“男子戴花”这种打上朝代“文化烙印”的标志,将北宋开放、包容的美好大环境与成熟的文化内涵展露无遗。后世子孙,也将受惠无穷!

参考文献:

《宋史•與服志》

《宋史•礼志》

《东京梦华录》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戴花,何也,全民,文化,女子,男子,皇帝,宋朝,习俗,先秦时期,消息资讯,戴花,男子,皇帝,簪花,宋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戴花,何也,全民,文化,女子,男子,皇帝,宋朝,习俗,先秦时期,消息资讯,戴花,男子,皇帝,簪花,宋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戴花,何也,全民,文化,女子,男子,皇帝,宋朝,习俗,先秦时期,消息资讯,戴花,男子,皇帝,簪花,宋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