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羸弱的宋帝国:大宋三百年国阼背后,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

羸弱的宋帝国:大宋三百年国阼背后,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

提到赵匡胤建立的宋帝国,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宋的国阼很长,有三百多年超过了汉唐,但宋帝国的“长治久安”背后是以妥协和屈辱作为代价的,统一天下的愿望,在宋的第二代君主赵光义去世后,就已经彻底画上了休止符,今天让我们从宋辽的战和说起吧。

赵光义,宋帝国的第二代君主,按道理哥哥赵匡胤去世后,这个皇帝的应该由赵匡胤的儿子来做,可最后上位的却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这背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烛影斧声”的故事。首先,赵匡胤的死很突然,他自己估计也没预料到,毕竟他的身体是很好的,作为马上皇帝才五十岁就会暴毙,他想不到,同样当年的秦始皇嬴政也想不到,因此,都没有提前对自己的后事做出安排。秦始皇没有安排,结果被胡亥继承大统,赵高、李斯从中用事,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崩塌,但宋帝国却不一样,赵匡胤暴毙后,宋并没有因此而支离破碎,而是在赵光义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结束了五代十一国的乱世。

但赵光义的继位登基,一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是他谋害了赵匡胤,然后自己取而代之;第二种是赵光义和赵匡胤的母亲生前的安排,宰相赵普是见证人,也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第三种是赵匡胤自己选择了弟弟继位,而儿子赵德芳成为了大家熟知的“八贤王”。本文不想去探究赵匡胤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只想说说宋帝国建立之后,与辽国之间的关系。

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交给了辽国,这让辽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不少,经济实力也日趋雄厚,加上辽国善战,对于宋帝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辽国的文化很落后,尽管曾经想创立自己的文字,但最终因为缺少应用的环境而不了了之。后周柴荣曾经统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在打到幽州的时候暴病而亡。而赵匡胤在北汉还没有投降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因此令北汉臣服的人是赵光义。在解决了北汉后,赵光义的目光望向了北方,燕云十六州是华夏人心头的痛,那里代表了华夏人所受到的的屈辱和苦难,因此在北汉臣服后,赵光义命令部队继续北上,他要完成柴荣未竟的事业,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这个时候手下的将士们不干了,攻灭北汉的战役,他们已经筋疲力尽,本来是休整和论功欣赏的时候,可赵光义非要北伐,本着“谋大事者不从于众”的决心,要建立自己不朽的功业。但士兵们可不答应,他们都想回去见自己的家人,加上辽国以逸待劳英勇善战,宋军竟然阵前倒戈一击,赵光义狼狈逃窜,自己的腿也被箭射中,第一次由赵光义主导的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辽帝国为了报复宋帝国的无端攻击,耶律休哥进攻瓦桥关,宋军大败,辽军追到莫州才撤退。赵光义下令亲征,宋军浩浩荡荡的走到大名,距离莫州还有二百八十公里的地方,却不敢再前进,只能选择潦草的结束。因为赵光义知道以宋现在的实力继续追击,恐怕比上次输的会更惨,辽国是个强大的对手,不可能被轻易击败。要真正击败辽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当年的越王勾践一样,没有卧薪尝胆,怎么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呢?

赵光义做了六年的准备,聚集了宋的名将和精兵,这次赵光义这次势在必得,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宋军兵分两路,东路军由征服南唐的名将曹彬统领,西路军由征服南汉帝国的潘美统领,两个人的部队浩浩荡荡出了雁门关。但这两个人都属于“窝里横”选手,对内有余对外不足,东路军在歧沟关被辽兵迎头痛击,瞬间崩溃兵败如山倒,西路军在飞狐口也被击败。这个时候的大将杨继业正在前方取得节节胜利,他听到这个失败的消息后,便护送归附过来的汉人向内地撤退。

杨继业是这次战役中唯一的胜利者,潘美答应他在陈家谷留下重兵接应,杨继业一路血战才勉强抵达,却远远发现谷口没有一兵一卒,他知道自己被出卖了,不禁放声大哭回头死战,结果全军覆没。但退兵的主意不是潘美出的,而是监军王侁,他令大军撤退,潘美无法阻止,历史上的潘美和小说里的潘仁美相处,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宋辽之间的第四次战争,是辽国率先出手,所谓来而不要非礼也,辽军进攻瀛州吁不仅击败宋军,还捉住大将康保裔,大肆掠夺后返回北方。宋帝国大将范廷召率领宋军一直在尾随,却不敢主动追击,等到辽兵退出了宋帝国边界,这位“名将”才上奏章,说是他把敌人赶走的。这个时候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赵光义在不久前因为腿上的箭伤而亡,宋真宗知道这个胜利的喜讯之后,自然十分高兴,还做了一首欢庆胜利的诗歌,搞得群臣们不得不一窝蜂的表示庆贺。这代表了宋帝国后来的一种常态,很快大家都习惯于上下互相欺骗了,目的是去粉饰这虚假的太平盛世。

宋帝国在军事上完全不是辽帝国对手,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统兵之人并不知兵也不能用兵,文官主兵属于外行指导内行,想打胜仗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上面还有宋帝国皇帝,这个更加不懂兵事的人在遥控指挥呢。尽管宋帝国不是辽帝国对手,而且每战必败,但辽帝国也没有强大到能够消灭宋帝国的程度,因此两国之间逐渐形成了紧张的对抗,只不过这种对抗中宋帝国要更加危险而已。

这种对抗和冲突后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因此为两国之间带来了持续一百多多年的和平,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辽国萧太后。萧太后主政以后亲自统军进入宋帝国本土,她用少量军队攻击城市,亲率主力穿过原野,深入四百里,距离宋帝国的首都开封只有一百二十里的距离,她的目的是想执行“斩首行动”,一战而定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宋帝国朝野震动,宋真宗召集紧急会议,群臣们除了想到迁都外别无他法,而宰相寇准坚决反对,他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他对宋真宗说:“御驾亲征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可以制胜有余,何况敌人深入我们的地盘,我们坚壁清野,用骑兵切断他的粮道,他就只有败退,一旦迁都人心崩溃,帝国就可能瓦解。”宋真宗采纳了寇准的意见,随即北上进驻澶州,他登上北门城楼与契丹兵团对峙,但暗地里却早已经派出曹利用进行和解谈判。

曹利用对萧太后母子说:“和解不成,只有战争。宋帝国现在是一个统一帝国,不像分裂状态下的后晋政府,我们皇帝又亲自督战,你们未必一定能获得胜利。而且宋帝国进贡,是把整批的财宝直接送到陛下的手中,战争掠夺只是便宜了将士,你们又能得到什么呢?”这些话正确的分析了事态的真相,萧太后同意和解,宋帝国每年向辽帝国进贡银币十万两,绸缎二十万匹,两个代表对对天盟誓签订合约,这就是有名的“澶渊之盟”。在签订盟约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宋辽两国进入了相对的安定,黄河以北的广大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和解是靠着宋帝国的苟且偷安、委曲求全获得的,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宋帝国从建国之初便没强大的军力,他之所以能够国阼长久,靠的就是不断的让步和妥协,在屈辱中苟延残喘,难怪后来北宋被灭,南宋还能够继续偏安一隅了。北伐中原就是个口号而已,不过是锣鼓打的震天响,没有实际行动的空炮。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辽国,赵匡胤,耻辱,北汉,宋帝国,皇帝,赵光义,宋军,潘美,时候,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赵匡胤,宋帝国,赵光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辽国,赵匡胤,耻辱,北汉,宋帝国,皇帝,赵光义,宋军,潘美,时候,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赵匡胤,宋帝国,赵光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辽国,赵匡胤,耻辱,北汉,宋帝国,皇帝,赵光义,宋军,潘美,时候,故事传记,辽国,宋真宗,赵匡胤,宋帝国,赵光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