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夜,众营房灯烛通明,将士环列待旦,没有一个人睡得着,包括赵匡胤。
这日下午,大军刚在陈桥停驻,他就连着喝了好几壶酒,早早就寝。
可他怎么也睡不着。
苗训在外面看日落,马仁瑀、张琼他们怎么闹,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因为,这一切,都是早早安排好了的。
甚至这次出征,韩令坤他们从镇州、定州发回的紧急军情,也是计划里的一部分。
这个计划是他和众将士,特别是樊楼结义三十六友共同制订的。
计划的总目标,就是推他登上帝位。
不,严格来说,这还不是总的目标,总的目标,应该是推他登上帝位,继承周世宗未竞的事业,削平天下,混同宇内,创建太平,与天下百姓共享安乐!
这个计划的最初提出者是赵普。
赵普第一次把这个设想告诉他的时间是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六月,那时候,周世宗刚从瓦桥关退返汴梁,他的病情已经进入了膏肓。
匡胤表现得很吃惊。
虽然,在凤翔,和赵普初相识,赵普曾将他谕为一统王业的人;虽然,在襄阳,求签时,得过上上大吉的签。但,自从投到郭威的帐下,特别是在周世宗的手下为将,他已经将周世宗视为不世的英主,甘受其驱使,百战沙场,效死以报。
从统一天下,四海升平这一点上来说,他和周世宗的志向是一致的。
他少小就游历天下,耳闻目睹了许多离乱的惨象,他不愿这大好河山如此破碎,不愿因为地方割据而给人民带来这许许多多的生离死别,不愿藩镇之间出现这无休止的混战……
难得周世宗有这样的雄心,有这样的抱负。
所以,他是驰骋在沙场之上最为积极、最为卖力的一个。
谁会想得到,周世宗这样一个雄心勃勃、志吞天下的大英雄、大豪杰,竟然就这样一病不起,眼看就要撒手尘寰……
他也想过,就算周世宗不在了,他也可以倾力扶持幼帝郭宗训,帮他完成周世宗未竟的大业。
可是,那天,陈抟老祖来了。
老祖的一句话,让他彻底惊醒。
如果是盛世、幼主,他可以做霍光一样的重臣,辅佐幼主;如果是乱世、成君,他可以做郭子仪一样的名将,帮助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中兴朝廷。
可是,现在却是乱世、幼主,就算是诸葛亮再世,也难竟北伐之功。
他赵匡胤平生行侠仗义,以扶困救弱而自许,而要做侠之大者,就必须先混同宇内,一统四海,将四方林立的小国一一削平,将各地的动乱一一勘灭,将各种战乱消除,将失去的燕云十六州收复,将那些生活在水火中的百姓救出——那天,老祖说到了南汉百姓的种种惨象,他就脱口说了一句:“我必须要救出这一方百姓!”可是,怎么救?靠幼主郭宗训的全盘筹划?
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由自己作主,由自己全盘策划,全盘操控。
而要由自己作主,由自己说了算,就必须改朝换代,登位称帝,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外面的吵闹声已经静下来了,显然,在赵普和李处耘等人的严密配合下,计划的第一部分已经胜利完成了。
第二部分,就看明天返京的情况了。
想到这,匡胤的心里不由得有几分忐忑、几分惴惴。
将士们都能听我的吗?
他们能严格执行不妄杀无辜人员的约定吗?
王审琦和石守信他们能完美配合军队入城吗?
王薄等一批大臣能接受既定事实吗?
小皇帝和符太后会同意举行禅让大典吗?
想到这儿,赵匡胤不由又生出如许不忍,脸上出现了戚戚然的神色。
赵普的话又在他耳边响起:“大行不拘细谨,大丈夫不拘小节,要做大事业,就不能有妇人之仁。”
他咬了咬嘴唇,跟着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一夜,真的太漫长了。
就在不安、不忍、憧憬、侠义、大爱、豪情壮志等种种情绪的轮番交战和折磨中,匡胤竟是目不交睫,彻夜未眠。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第二天的黎明,营帐外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有人大叫道:“军中定议,策太尉为天子!”说话的正是李处耘。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匡胤的脑中突然闪现了八年前的一幕:在澶州,数千名士兵将郭威的住处团团围住,将黄旗披在郭威的身上,一齐山呼万岁。
好吧,就这样走下去。
匡胤头皮一硬,狠起心,却闭回了眼睛,努力装睡。
但听帐外传卒叫道:“点检尚未起床,诸公幸勿高声!”
张琼的声音响起,道:“今日策点检为天子,难道你尚未知么?”
跟着,帐门被揭起,匡胤紧闭的眼皮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光亮起,有人大步上前,将一件什么东西盖在自己身上,跟着,有无数个声音一起大叫:“万岁、万岁!”遂睁开眼,装作吃惊状,看着床前,但见李处耘、张琼等人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再看身上,一件精心制作的黄色龙袍赫然在目!
匡胤赶紧跳起,满身酒气地叫道:“这……这,这且是何故?!”
赵匡义排众趋入,叫道:“二日争光,上天有警,两万将士都要推点检做天子,兄长不妨就为天子。”
匡胤赤足而走,叫道:“我深受国恩,亦岂可妄自尊大,你等贪图富贵,乃是要陷我于不忠不义!”
及出帐,却见众将校露刃环列,密不透风,竟无路可走。
众人见他出来,便齐声呼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皇帝。”
匡胤仓皇失措,尚未及答,高怀德等人已经拿起适才放在床上的黄袍追上,一把披在匡胤身上。
众将校见了,纷纷下跪,嘴里山呼万岁。
匡胤颤声道:“事关重大,奈何仓猝举行?”
赵普即进言道:“天命攸归,人心倾向,明公若再推让,反至上违天命,下失人心。若为周家起见,但教礼遇幼主,优待故后,亦好算始终无负了。”
说至此,有人拿来靴子服侍匡胤穿上,拥其上马。
匡胤揽辔语诸将道:“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
诸将齐呼:“唯命。”
匡胤曰:“太后、主上,我当北面事之,你等不得冒犯!京内大臣,与我并肩,你等不得欺凌!朝廷府库,及士庶人家内,你等不得侵扰!如从我命,后当重赏,否则戮及妻孥,不能宽贷!”
皆应曰:“诺。”
匡胤乃整军还汴,当遣楚昭辅及客省使潘美,加鞭先行。
(以上为覃仕勇长篇历史小说《功夫皇帝赵匡胤》节选,欲知上下文内容,请到专栏阅读全书)
【注】陈桥兵变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司马光《涑水纪闻》、宋·张舜民《画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