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明明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朱棣会造反,为何还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朱元璋明明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朱棣会造反,为何还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这是清代历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正文开篇的第一句。从一个十足的草根,最后逆袭成为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一生,只用“传奇”二字也难以言尽,可见其不同凡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400多位帝王之中,能与朱元璋相媲美的恐怕只有刘邦了。朱元璋也因此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称其是历代皇帝中得国最正的皇帝。

较刘邦而言,朱元璋或许更胜一筹。刘邦至少还是还当过秦朝的泗水亭亭长,官职虽然不大,好歹也算是体制内的一名公务员,朱元璋则不同,他没有担任过前朝任何官职,而且他极力反对异族统治,这是他可圈可点的地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这样一位从最底层、从刀尖上舔血过来的朱元璋,最终成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只可惜,朱元璋的“死结”不在“外患”,而在“内忧”。他一手创立的大明王朝,只是由于自己的传位风波,便引发了举国震荡。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古代,新君坐上皇位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储。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朱元璋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也极其遵从这个千古法则。

朱元璋一生26个儿子,朱标是他跟马皇后生的长子,毫无悬念地被朱元璋立为了太子。翻看明朝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朱标这个太子之位,非常地稳当。老朱为了给朱标铺路,也是不惜背上天下骂名,坑杀了一大批功臣名将,受连累者更是不计其数,开创了有史以来杀人最多的开国皇帝记录。

史书载:“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朱标当上太子之位,有朱元璋的助力,也有他自己的勤勉与努力。所以总的来说,朱标当太子的时候,明廷内外一团和气,并没有出现像“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等兄弟相残、血溅朝堂之事。

只可惜天妒英才,38岁的朱标没有等来坐上皇位的那一天,便英年早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很痛心。虽然说儿孙众多,可朱标才是他重点培养的接班人。

此时此刻,众皇子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为了避免骨肉相残,朱元璋从悲痛中清醒过来,选好太子,才是当务之急。怎样选,如何选?

在朱元璋身上诟病最多的,可能就是诛杀开国功臣、卸磨杀驴,诚然老朱这招“兔死狗烹”确实让人难以释怀,但我们试图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也许你能明白当时朱元璋所面临的形势。作为开国皇帝,有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来稳固自己的统治。我们知道,老朱一生比较节俭,但有些开国功臣,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放大,在拿到了所谓的“免死金牌”之后恃宠而骄,贪图享乐,穷奢极欲,所以老朱才下了死手。

除了这件事让老朱饱受争议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老朱处在风口浪尖,那就是选择了朱允炆当接班人。朋友们不禁要问,老朱儿子众多,嫡长子朱标去世后,还有二皇子三皇子等等,怎么也轮不到孙子当太子吧,老朱是不是脑子坏了?事实上,朱元璋有自己的想法。

撇开二子朱樉(秦愍王)、三子朱棡(晋恭王)能力不济暂且不说,论文治武功和资历,四子燕王朱棣是最像自己的人,按理说朱元璋肯定要选这个儿子来接替太子之位,但朱元璋却偏偏绕过了他。

前文有述,开国之初,极有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如严酷的刑法、严苛的吏制等措施来治理国家,这除了有震慑作用之外,更多的还是为了大局稳定,但如果是在承平年代,就不能只用武力治国、安民,相反,和平时期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安定靠的是施行仁政。而四子朱棣,一直是跟着父亲朱元璋东征西讨,所以朱元璋猜到,如果让他继位,可能与自己的统治风格相似,达不到自己想要的,以仁政来治理国家的目的,更有葬送大明的风险,所以朱元璋没有选择朱棣。

反观朱允炆,他的性情和父亲朱标一样仁慈宽厚,温文尔雅,熟读儒家经典,与朱元璋后期治国理念十分相投,所以尽管朱允炆尚且年幼,但在朱元璋的刻意培养之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而且朱元璋有细考虑。

《皇明祖训》: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分封藩王,也是朱元璋放心将皇位传给朱允炆的一个原因。朱元璋不信任开国重臣,所以他没有效仿刘邦分封异姓王,而是将封地都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老朱设想,他的一个儿子在京城做皇帝,其他儿子在外戍卫大明边疆,且一旦朝中发生叛乱,这些在外的藩王也可引兵来援。这个设局堪称完美,只是朱元璋没有想到,一场“靖难之役”彻底改变了大明的命运。

其实朱元璋心里明白,朱允炆的综合实力不如他的叔叔朱棣。但还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桎梏,最终让朱允炆取代了朱棣,这是为什么呢?没错,就是朱棣的出身问题。

明朝太史令汪宗元所撰的《南京太常寺志》记载:

在享殿中,太祖高皇帝的排位在正中,牌面朝南,其左边也就是东边乃是李淑妃等一群妃子的牌位,而西边唯独有一个碽妃的牌位。

古时候,供奉先人的排位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皇家。史书记载的这个排位顺序明显不合常规,在以右方为大的朱元璋西侧供奉着碽妃的牌位,想必这个碽妃不简单。而在《国榷》中记载了朱元璋众多妃子的情况,碽妃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妃子,在朱元璋众多的妃子中,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出她们的家世,唯独这个碽妃,无任何记载。

这就怪了,既然碽妃来历不明,怎么会在灵位上占着重要位置呢?

明代史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姙,为己子,事甚秘……

虽然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一口咬定自己是马皇后所生第四子,很显然,他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所以朱棣极力想抹去自己的真实出身。但古人相信因果报应,朱棣尽管隐瞒了生母的真实身份,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所以在供奉生母排位时将她独自供在朱元璋的西侧,以示尊荣。

而张岱在这里将朱棣的身世给完整地记录下来,碽妃,实际上就是朱棣的生母。

那么,碽妃到底是什么背景呢?历史记载,碽妃是高丽人作为贡品敬献给朱元璋的,本来地位就比较低下,更要命的是她被朱元璋宠幸后竟然在7个月的时候便生下了朱棣,试想在朱元璋的心里会有啥感受,所以朱元璋有理由怀疑她在进献之前就有了私通之嫌,盛怒之下将她处以”铁裙刑“。对于这样的朱棣,也难怪朱元璋不肯将江山交付于他。

只可惜,世事难料,由一场削藩,一次政治肃清引发的“清君侧”运动正式由朱棣扛旗。公元1402年,燕军杀入应天府,皇宫中燃起了莫名之火。在这场火灾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说,朱允炆被大火烧成了焦炭;有人说,朱允炆改名换姓逃到了南方当了和尚;还有人说,他已经登船去了其他国家。不论建文帝的结局为何,他终究退出了统治舞台,大明江山此时已被他的皇叔朱棣把持在手中。这一年,离朱元璋去世仅仅4年而已。

时间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真的可以证明一切。

(有句话叫不作不死,朱允炆龙椅还没焐热,就开始削藩,触及了叔叔朱棣的利益,最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大旗,发动靖难之役,朱元璋在选人用人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朱棣会,皇位,何还,朱标,儿子,朱允炆,大明,太子,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碽妃,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朱棣会,皇位,何还,朱标,儿子,朱允炆,大明,太子,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碽妃,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朱棣会,皇位,何还,朱标,儿子,朱允炆,大明,太子,老朱,消息资讯,朱元璋,碽妃,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