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一共31王,这些商王依次为:
天乙子履(商汤)、外丙子胜、仲壬子庸、太甲子至、沃丁子绚、太庚子辩、小甲子高、雍己子密、太戊子伷、仲丁子庄、外壬子发、河亶甲子整、祖乙子滕、祖辛子旦、沃甲子逾、祖丁子新、南庚子更、阳甲子和、盘庚子旬、小辛子颂、小乙子敛、武丁子昭、祖庚子跃、祖甲子载、廪辛子先、庚丁子嚣、武乙子瞿、太丁子托、帝乙子羡、帝辛子受。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商朝的君王,他们的名字都是以天干命名的。那么,天干是什么,历代商王为什么要用天干来命名?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在中国历法中,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关于殷商帝王为什么用天干命名,古今学者众说不一。
有的学者认为,历代商王以出生之日为名;有的学者认为,历代商王以死亡之日为名;有的学者认为,历代商王以庙主(庙号)为名;有的学者认为,历代商王以祭名为名。
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人,就认为历代商王的名字是依据出生日期取名的。
汉代学者班固在《白虎通德论·姓名》中说:“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命子也。以 《尚书》 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
《易·纬·乾凿度》也有类似的记载:“帝乙则汤,殷家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
商朝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句作为计时的主要单元。甲日就是“太阳甲”值日,乙日是“太阳乙”值日,以此类推,十天一顺,自甲至癸,周而复始。
商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干中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即取以乙名。但如果又有一个甲日生的商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日名的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小”等字。
因此,商王的名字是很有规律的:上一字是区别字,下一字则是十干字。如在甲日生的有大甲、小甲、河亶甲、沃甲、阳甲、祖甲;乙日生的有大乙、祖乙、小乙、武乙、帝乙;丁日生的有大丁、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康丁、文丁。
帝王生前自视为太阳光照人间,死后仍要上天当太阳,天上人间永远属于他们,于是商王生前的日名,在死后则成了他们的庙号。
《史记·殷本纪·索隐》引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日天乙。”
以十干取名,不仅仅限于夏商的王室及直系亲属,也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取名方法,这与太阳神崇拜的普遍性密切相关。
当然,人名之由来是十分复杂的,这正如古代华夏民族是在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样,殷商时代的取名方法也是多元的。
除按天干取以日名外,另外还有以地支命名的(如甲骨文中贞卜人物有名“午”、名“卯” 的);以地名命名的(如武丁的宰相傅说,以地名“傅岩”为姓名);或有其他得名之由来,如伊尹、蜚蛮、恶来、苏护、崇伯虎等。但以天干为名,则是殷商时代(主要为殷民族)的主要取名方法。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