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提起范仲淹,人们总能想起那句传诵古今、回响无穷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先忧后乐”的不朽名言,不仅使范仲淹本人成为深受后人景仰的道德模范,更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把为天下人谋福利的崇高理想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千载而下,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中散发着熠熠光彩的精神瑰宝,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范仲淹一直是以光照千秋的正面形象存在的,几乎没有对他的负面评价。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难得,就连被称作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学说在改朝换代之际往往也会遭到否定。同为宋朝人的王安石盛赞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理学宗师朱熹也表彰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宋史》中则评价范仲淹为“一代名世之臣”。毛泽东谈到中国古代史时只佩服两个人,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之所以受到知识阶层的一致推崇和民间的爱戴,“先忧后乐”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所蕴含的博大胸怀具有折服人心的精神力量。“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忧道不忧贫”……忧患意识是中国哲学中特有的概念,徐复观甚至把忧患意识称作是中国人精神的核心和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国学热逐渐升温。要发扬和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范仲淹和“先忧后乐”的忧乐思想是一座无法避开也不应避开的高山,对其所蕴含的思想宝藏的挖掘自然应继续深入。

虽然范仲淹的忧乐思想深入人心,几乎成为传统文化中士人阶层的精神支柱,但近现代的哲学研究中将其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却不多见。明人所著的《宋元学案》中尚且把范仲淹的思想列入《高平学案》来研究,今人所著各种版本的中国哲学史中却很少能见到专门介绍范仲淹及其忧乐思想的章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范仲淹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而存在的,对其作为儒学先师的身份却似乎视而不见。事实上,范仲淹被称为北宋前期收拾儒学复兴教育的第一人,其对张载启蒙开导的典故也广为人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学界努力拓宽宋学研究范围,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的思想逐渐被纳入宋学研究范围,

范仲淹研究热逐渐兴起。此时,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范仲淹的忧乐思想,充分挖掘其思想中的哲学成分及对宋学的贡献,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拓宽研究视野的积极意义。本论文试图在这一方向上作出自己的努力,以盼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到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充分享受着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驾驭自然、抵御灾害、保障自身生存的能力上远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当今时代的我们并没有达到可以高枕无忧、安享欢乐的境界,忧患仍然是悬在我们心头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时代背景下,作为儒家思想核心和珍贵历史遗产之一的范仲淹忧乐思想,能够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化,传统,历史,中国,思想,人类,研究,哲学,精神,范仲淹,消息资讯,宋学,忧患,王安石,思想,范仲淹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化,传统,历史,中国,思想,人类,研究,哲学,精神,范仲淹,消息资讯,宋学,忧患,王安石,思想,范仲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化,传统,历史,中国,思想,人类,研究,哲学,精神,范仲淹,消息资讯,宋学,忧患,王安石,思想,范仲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