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年起兵夺取了大明的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原本他想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大儿子,只可惜大儿子夭折。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在择选一个儿子传下去,但是他并没有,而是选择了他的孙子继承皇位。这也就诞生了一个矛盾,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的天下。本是一家亲,却为了皇位腥风血雨,然而没过太久,明朝的天下又出现了这一幕,这一次是亲哥哥杀了自己的弟弟。
在组织长安保卫战之前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对方拿着朱祁镇的名头来威胁京城怎么办?如果不投降,则是不忠,如果投降了,大明王朝就毁于一旦。皇太后毅然决然立朱祁钰为皇帝,并且下了一道非常狠的旨意,京城危急,完全是由皇帝朱祁镇造成,如果他因为在保卫战而死,那他就是为国捐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换言之,将士们可以大展身手,不要去顾虑皇帝的死活,一个母亲能够舍小家为大家,一代女中豪杰。
朱祁钰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意外地坐上了皇帝宝座。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他等于是被“抛弃”了。而朱祁钰也很惶恐,据说他一开始根本不敢接受这块天降的大馅饼,因为他的身份不够格,担心被嫡系秋后算账。
要知道朱祁镇可是有儿子的,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为了安孙太后的心,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按理来说,大臣们放弃了朱祁镇,就应该让朱见深继位,但他实在太小了,只有三岁,显然处理不了这么危急的局面。
秉着为国家负责的精神,于谦等大臣上奏孙太后,改立年长的朱祁钰。在于谦的劝说下,朱祁钰才终于同意接下这个重担,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这里有个情况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孙太后同意改立朱祁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朱祁钰百年之后,还政于嫡系,传位朱见深。当然,皇位太有吸引力,后来朱祁钰变卦了,想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还不到他改变主意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瓦剌无条件放回朱祁镇!
这事对朝廷上下造成极大的震动。早在朱祁钰登基的时候,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已经做好了朱祁镇驾崩的准备,说不定还想以皇帝之死激起明军的血性,再征瓦剌。
不料瓦剌却说我们什么都不要,你们快来接皇帝吧。这可就尴尬了,接回来,两个皇帝怎么办?不接回来,任由朱祁镇呆在瓦剌,大明更是颜面无存。
于谦是朱祁钰登基的头号功臣,他都这么说了,朱祁钰只好答应。
朱祁镇到京时,兄弟俩虚情假意的表演了一番兄弟情,然后朱祁钰就把朱祁镇囚禁在南宫整整7年,大门上锁灌铅,仅在门上开个小洞传递必要的饮食衣物。
可即便这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必需品,在朱祁钰的授意下也是供应得不足,最困难的时候,朱祁镇的皇后得亲自做绣活换取米粮,可想而知朱祁镇有多痛恨朱祁钰。
这是朱祁钰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他要么就彻底的当个好人,善待朱祁镇,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仁善,借以邀名,获得舆论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要么就彻底的当个坏人,杀了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永绝后患,虽然可能会被指责,但事实既成,大臣、宗室除了骂几句还能怎样?
关起来算什么呢?那如同制造一个仇敌。
朱祁镇刚回来的时候,对朱祁钰还没那么恨,他毕竟也是朱家子孙,知道那种情况下另立年长的新君是最合适的,但被关的时间越长,他的恨就越深。
而且,哪怕朱祁镇被软禁了,朱祁钰也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没儿子。
但他不接受这种命运,努力生儿子,一直没成功。说来真是一把心酸泪,忧虑之下他得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皇储问题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事儿。
于谦等人准备奏请他重立朱见深为太子,但石亨、徐有贞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趁夜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登上了皇位。
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其实也有自己的忠臣,但他后续无人,忠臣就算保下他,等哪天他驾崩了,皇位还是会回到朱祁镇一脉,毕竟他们最名正言顺。既然如此,又何必得罪未来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