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意外殒命。他在临终前说:“想我戎马一生,打了无数的胜仗,却打不下这小小的钓鱼城,还因此得病。你们将来若攻破钓鱼城,一定要将城里的宋人全部杀死,为我报仇。”
钓鱼城初建于1240年,余玠出任四川统帅后。
于1243年采纳冉氏兄弟之策重新筑山城,并将合州治所和兴元戎司迁移到钓鱼城中,将此城作为重庆府的屏障。根据当时宋人撰写的书籍记载,钓鱼城三面临江,地势险峻,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宋军守住钓鱼城,既可以阻止蒙古军沿嘉陵江长驱直入,又可以连接渠江等水系,构成一道封锁通往京湖地区的防线。鉴于钓鱼城的重要性,余玠派名将王坚驻守此城。王坚上任后,又对钓鱼城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能力。
1258年夏,蒙古大汗蒙哥令大军兵分三路,征讨南宋,其中蒙哥亲率主力由陕西进入四川。1259年初,蒙哥来到钓鱼城附近,并派使者前去招降,结果使者被王坚斩首示众。蒙哥得知后大怒,决定强攻钓鱼城,找回大汗的颜面。
为了切断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络,蒙哥先派兵攻打礼义山城、平梁山城及合州旧城,并命纽璘向重庆下游江面进发,威胁夔州。礼义山城、平梁山城虽未被蒙军攻克,但与钓鱼城联络被切断。合州旧城被攻破,蒙军将之洗劫一空,钓鱼城由此陷入蒙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南宋朝廷为了解钓鱼城之围,便命四川统帅蒲择之进攻成都以“围魏救赵”,但未能成功。此计不成,宋理宗又命京湖宋军火速增援重庆,且对多个战区的将帅进行调整以应对蒙军的攻势,同时还下诏恢复抗蒙名将余玠的名誉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
然而未战先逃的守城将士还是屡见不鲜,率军救援钓鱼城的宋军也未能冲破蒙军的封锁线,不少军官都战死沙场。二月三日,蒙哥正式发起对钓鱼城的进攻,城中宋军在王坚的带领下多次击退蒙军的进攻。结果到了五月,蒙军仍然攻不下钓鱼城。
蒙哥在进攻钓鱼城之前,虽然和宋军打了不少仗,但并未碰到一场真正的硬仗,所以自尊心很强的蒙哥对钓鱼城有“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头铁想法。然而蒙军虽然实力强劲,但就是没有办法攻破钓鱼城。结果就是宋军斗志高昂,甚至还出城夜袭蒙军,使蒙军烦不胜烦。
蒙哥无奈之下,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术速忽里认为强攻钓鱼城是亏本生意,蒙军应该绕过钓鱼城进攻长江中下游的城池,而只留部分人马围困钓鱼城就行。只要蒙军攻克临安城,灭掉南宋,那钓鱼城自然也就会投降了,真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平心而论,术速忽里的分析颇为合理,然而许多将领都认为术速忽里是怕了宋人,而本就以未能攻破钓鱼城为耻的蒙哥在众将的怂恿下,决定继续死磕钓鱼城。大将汪德臣为了替蒙哥分忧,在猛攻钓鱼城的同时,多次派人到城下招降,但每次都遭到宋军的坚决拒绝。
六月五日,汪德臣见宋军不识时务,便亲率精兵夜袭城池,但被王坚击退。招降、夜袭皆不成,汪德臣气愤之下便不顾安危,单骑前往城墙之下,对宋军大放狠话,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军用飞石击伤,没多久就不治身亡了。蒙哥得知其死讯后,“拊髀叹惋,如失左右手”。
汪德臣之死,极大地打击了蒙军的士气,不少将士都开始厌战。另外,此时的川蜀地区开始变得闷热潮湿,来自北方的蒙古士兵和战马因水土不服而得病,死了不少人马。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随军的军医对此也束手无策。
与蒙军的窘境相比,被围攻近半年的钓鱼城内却依然粮草充足。宋军为了打击蒙军士气,利用石炮将各重三十斤的两条鲜鱼以及百余块面饼抛给蒙军。面饼中夹有纸条,上书“尔北兵可烹鲜鱼食面饼,再攻十年,此城亦不可得也。”
蒙哥感觉自己受到了宋人的羞辱,所以他在各方面都不利的情况下还是决定硬撑下去。为了探听城中虚实,蒙军在西门外修建桥楼,楼上安置桅杆,士兵可在上面居高临下观察城内情况。七月初,桥楼建成,蒙哥亲临现场查看。
钓鱼城的宋军在蒙军士兵攀爬桥楼时,发炮轰击,打断桅杆,桥楼上的蒙军士兵当场死亡。在桥楼附近督军的蒙哥也被炮石击伤。至此,蒙哥只能放弃继续进攻钓鱼城,而后留下部分人马监视钓鱼城,自己则率主力转攻重庆府。
蒙哥在前往缙云山寺的途中因伤势过重而突然驾崩于金剑山温汤峡。蒙哥的意外殒命,使得蒙军自四川顺流而下,一鼓作气攻灭南宋的作战计划破产,南宋得以缓了一大口气。明朝人对此评论“若无钓鱼城,则无四川。无四川,则无江南。宋朝又岂能撑到崖山才灭亡!”
钓鱼城之战,不仅改变了南宋的命运,同样也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命运,钓鱼城因此被西方学者称为上帝折鞭处。1279年正月,钓鱼城周边的城池全部被攻破,守将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献城投降,忽必烈答应并履行了承诺。同年三月,陆秀夫背宋末帝跳海,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