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被许多人视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仅装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西夏博物馆聆听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精品文物
西夏陵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夏陵在发掘中相继出土了大批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有的是建筑用材,时为建造帝陵特制的,有的是当时名物,也有因俗而作,从各方面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能力、生活习俗,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
套兽
套兽是直接于建筑侧脊顶端的饰件。套兽安装于仔角梁的端头上,防止屋檐角遭到雨水侵蚀。套兽一般由琉璃瓦制成,为狮子头或者龙头形状。3号陵套兽出土数量较多,有红陶、灰陶和绿釉陶三种质地,长度30-50厘米,高约20-35厘米,器形基本相似,整体呈龙首形。
大嘴满张,上腭上翘,眼珠圆凹,怒目圆睁,眉后竖小耳,两腮外有短须和腮鳞纹,颈部呈方形直口套筒,头顶留孔插长角。6号陵出土套兽与3号陵套兽造型明显不同。3号陵套兽口大张,呈吞噬状,造型威猛凶悍。6号陵套兽则上下颌紧闭,嘴角微咧,似在酣睡。
石榴纹绿釉滴水
宽19.5厘米,高7.8厘米,厚1.5厘米。1987年西夏陵区北端建筑遗址出土。2013年定为三级文物。滴水面呈连弧三角形,两斜边为连弧状,模印石榴纹图案,中间为一朵石榴花芯垂挂一颗石榴果,枝叶向两侧伸展,主体图案与外廓间有一周凸棱,构图枢密得当,形制较规整。北端建筑遗址石榴纹绿釉滴水图案与7号陵所见者相同,推测其修建于西夏中后期。西夏重视陵园建筑形体的细节配置,主体建筑大量使用绿色琉璃和瓷质建材,烘托出清新明快的建筑风格。
砖瓦
3号陵园出土的各类建筑材料,砖瓦占绝大多数。出土的砖类有长方砖、梯形砖、方砖、大方砖,长方砖和梯形砖主要用于包砌夯土墩台、建筑台基的砖壁,方砖用于建筑台基铺墁地面。瓦类有板瓦、筒瓦、瓦当、滴水。板瓦有红陶和灰陶两种,筒瓦有红陶、灰陶和釉陶三种。
釉陶瓦只有陵城南门、献殿和陵塔几处重要建筑遗址才出土。3号陵东碑亭出土有八瓣莲纹方砖、八角莲纹方砖、菱格莲纹方砖、莲纹方、菱格龟背纹方砖等。
石雕龙栏柱
石雕龙栏柱1974年出土于6号陵盗坑底部, 高123、直径33厘米。柱身三面刻二龙戏珠云纹浮雕图案,另一侧为平面上下两端各有一长方形凿眼,可与横栏套合。可能原在地面,因陵园遭破坏时推入,有双龙戏珠和单龙绕柱两类,线条弯曲为游动状态,周围饰以云朵,是造型美观、刻工精良的珍贵艺术品。西夏龙的形象受唐文化影响,在西夏建筑中雕刻的龙,鼻子用卷云纹表示,说明陵园的装饰中突出了对龙的崇拜,具有中华民族构图审美意识。
文臣头像
石雕文臣头像,红砂岩质。残长31厘米,面阔17厘米。深目高鼻,长方脸,八字胡须,双唇略长,嘴角微收,略带笑容。1977年西夏陵区MⅢ-107出土。造型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手法写实。这些石像生的残件大多散落在月城通往内城的神道上。陵前置石像生的做法,始于秦汉,后历朝历代沿用,只是在数量和类型上有所差别。西夏的石像生大小如同真人,雕刻手法写实,是西夏过承中原陵园建制,模仿中原风格的雕塑作品。
石马
1977西夏陵区102号陪葬墓出土,长66厘米,宽20厘米,高49厘米。马头稍昂,颈部弯曲,目视前方,双耳直立,马鬃三披至肩部,四肢弯曲,伏身静卧,雕刻技法娴熟,生动的再现了西夏烈马的形象。西夏时期的金属冶炼工艺是相当先进的。安西榆林窟西夏壁画中的一幅《锻铁图》,再现了西夏铸造的劳动场面,其中的双扇木风箱,在当时最为先进。因此在西夏墓葬中不难发现技艺精湛的金属器,且西夏党项民族最早源于游牧社会,牛、马等牲畜对于党项民族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墓葬中多发现牛、马等随葬品。(供稿/西夏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