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二枚金牌纪念岳家军的历史事件,国人皆知。除了痛恨无耻的君主和他的大臣赵构、秦桧之外,我还埋怨岳飞为什么不听从他的命令,因为“将军不在外面接受皇帝的命令”?
事实上,仅仅十二枚金牌并没有迫使决定北伐归国的岳飞撤兵。高宗、赵构、秦桧在金牌颁发前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也正是这一举动,对迫使岳飞最终听从老师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宗做了什么?
高宗皇帝免去了岳飞的宣抚副手职务。
02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人拥护会盟,分四路南侵(可见条约对金人没有拘束力)。但是这次金军败给了宋军。完颜宗弼(金兀术饰)在盐城失去了精锐,继续他的老招要挟投降。
岳家军连战连捷
正当高宗忌惮金人,打算再次议和时,江淮军开始孤军奋战,向金占地区挺进。韩世忠从成州、楚州派兵在京东东路(苏西南邳州)逼近淮扬军,岳飞从鄂州进军襄阳府,准备进攻中原。前线宋军的这些举动,让高宗和秦桧都感到意外,生怕会阻碍与金国的和谈。
高宗先是请来韩世忠、张俊、岳飞临安三位将领“赏赐”,以嘉奖淮县大捷的功劳。黑暗陨落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将三条战线的兵力全部撤掉。起初,此举不是很有效,也不是一个高明的举动。尤其是岳飞的先头部队已经侵入了数百里外的占领区,金军自然害怕不已,迅速调兵合围,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事实上,岳家军此时士气正盛,装备齐备,严阵以待。就在这时,高宗突然决定,取消岳飞等人率领的三个玄府师。
这一大步,还真是厉害,岳飞真的收兵了。
宣抚司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它的存在与否又将如何影响岳飞的进退抉择?
一个古老的政府办公室
宣抚司原本是朝廷在特定地区设立的监察机关。朝廷派大臣到某一地区,传达皇帝的命令,安抚军民,处理地方事务,称为“宣府”。宣府系总裁被称为“宣府大使”。宋朝宣抚使的地位接近于执政大臣,或直接由执政大臣侍奉。最初的职责包括视察各地、视察国事、视察军事装备,也许还会询问官员和人民。是的。
这个部后来演变为一个或多个军事指挥官。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沈之政文彦博被任命为宣抚河北使,专责镇压北州王泽军乱。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枢密院副使狄青兼任宣抚使。徽宗朝时,宦官童贯等人还担任过淮、浙宣抚使,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平定方腊。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也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出任宣抚使。宣抚使不仅处理地方军务,还监督地方财税物资的调配。
这说明,作为宣府派驻宣府司的大使,那就意味着他有权在辖区内选拔低级军事人员,间接掌握着对地方势力的牵制。
以岳飞为例。当时,岳飞是镜湖北路和镜西西路的宣抚使,同时兼营使。他不仅对两路的军事事务拥有全权,而且专管民政事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和判官。等待当地官员。也就是说,宣府副手岳飞几乎等同于割地闭关,辖区内的军民政事相互关联。岳家军的兵力和兵力得到了有效保障。北伐有了物质基础。
岳家军出兵北上时,高宗突然释放了岳飞的使臣宣抚部,宣抚部也被废除。
岳飞与岳家军之间的联系虽然没有一下子被切断,但是后方的后勤保障一下子就被切断了。粮食、药品、军用资源无法自行采购,只能依靠朝廷的分配。当他们拒绝服从命令并要求北伐时,后勤支持就消失了。不仅如此,没有了宣府师,岳飞也失去了原本属于偏师的其他地方势力的有效部署力量。如此一来,越军群就完全暴露在了数名金兵的攻击之下。随着他们继续深入敌占区腹地,他们面临被包围的威胁。而现在没有了后方驻防基地,除了粮草军需之外,补给士兵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本来,岳飞可能会找个理由不兑现十二金牌,但现在,仔细权衡了退与败的区别,岳飞痛苦地决定遵照圣旨去“对付班主”。
因此,岳飞决定撤军,并不是怕违抗受到惩罚,而是失去了生存的客观条件,为避免全军损失惨重做出了痛苦的选择。
岳飞痛定思痛后放弃
高宗和秦桧此举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