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湾位于杭州西湖南隅,在南宋时还是一片浅水湾,这里曾是庄文太子赵愭、景献太子赵询的葬处。
自1167年至1220年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两位还没有来得及登基的太子,相继见证了南宋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
曾经“富庶繁华”的南宋为何会走向灭亡?这两位太子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而南宋皇帝们对这两位太子又是什么态度呢?
首先我们先从庄文太子赵愭开始说起。
西湖太子湾
一、越位立储
庄文太子赵愭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嫡长子,品行优良,自小就得到父祖的喜爱。在1165年被立为皇太子。
立嫡立长本是顺理成章,可赵愭体弱多病,两年后就因为临安学生闹事而吓出病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年仅24岁,谥“庄文太子”。
赵愭无子,按惯例应循序继立次子魏王赵恺为太子。
但孝宗这次却有了私心,他更加喜欢三儿子赵惇,觉得他更有人君之才,因此不顾伦序,强行册立赵惇为皇太子。
魏王赵恺因此心灰意冷,没过几年也去世了。
孝宗这几个儿子,除了赵惇以外都很短命。而赵惇则有一个致命缺陷——严重的精神疾病。
起初赵惇表现得还算正常,等到1189年宋孝宗退位,赵惇登基后,他的精神疾病开始严重起来,以至于无法正常处理朝政。
赵惇的精神病除了赵宋宗室的家族遗传外,还和皇后李凤娘分不开关系。
皇后李凤娘出身将门,骄横善妒,还虐杀得宠的妃嫔,以致于把赵惇吓得精神失常,事事听她摆布,连父皇都不去看一眼。
一个疯皇,一个悍后,夫妻二人把南宋朝廷搅得动荡不安,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李凤娘画像
二、绍熙内禅
1194年,宋孝宗赵昚驾崩。他在位期间开创了“乾淳之治”,让南宋进入鼎盛时期。后世史家都认为他是南宋最好的皇帝。
在崇尚孝道的古代,皇帝去世,必须由嗣君主持葬礼。但是精神失神的赵惇根本不相信父皇去世,以为是有人是暗害自己,索性就闭门不出,谁也请不动。
宰执大臣们早都受不了这个疯皇了,连夜请太皇太后出山主持大局。
太皇太后吴氏是宋高宗赵构的继后,同时也是孝宗的养母,光宗的祖母,一生历经四朝,德高望重。
第二天,太皇太后就在孝宗灵前下旨命赵惇退位静养,由皇长子嘉王赵扩登基。
皇帝赵惇那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边赵扩已经慌了神,当场哭了起来:“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啊。”
太皇太后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我见你公公,又见你大爹爹,见你爷,今天却见你这模样!”
赵扩见太皇太后发怒,立刻吓得噤若寒蝉,一旁的大臣趁机为嘉王披上了黄袍。
时隔两百余年,黄袍加身的闹剧又一次在南宋上演。
而赵惇得知自己丢了皇位后,精神问题更加严重,拒绝与儿子赵扩相见,也拒绝搬出皇帝寝宫,最终于1200年驾崩,享年54岁,庙号光宗。
宋光宗赵惇画像
三、权相秉政
被太皇太后强行推上皇位的赵扩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人选。
他天资不慧,没有人君之才,性格也非常懦弱。
登基之后把朝政大事都交给宰执大臣处理,完全没有自己的主意。
这也导致他在位期间权相迭出,南宋四大权相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就出了两个。
不仅如此,他在子嗣后代上也非常失意,九个亲生儿子都相继夭折。
在第二个儿子夭折的时候,赵扩就听从宰相的意见,从远支宗室里收养了一个叫赵与愿的孩子,希望能让自己得偿所愿,有个亲生儿子继承江山。
人物关系图表
这位名叫赵与愿的孩子就是日后被谥为景献太子的赵询。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人,6岁时被送给皇宫,交给贵妃杨桂枝抚养。
贵妃杨桂枝出身贫寒,早年被卖入宫中,成为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因聪慧貌美,太皇太后将她赐给嘉王赵扩为妾。
赵扩登基以后,册立原配韩氏为皇后,杨桂枝为贵妃,成为后宫中的二号人物。
韩皇后出身高贵,她是名相韩琦的后人,也是当朝权相韩侂胄的侄孙女。
权相韩侂胄骄横跋扈,凭借外戚身份和皇帝的全盘信任,在朝中大肆打压异己,引得满朝文武怨声载道。
然而随着1200年韩皇后病逝,韩侂胄的权势出现了崩坏的迹象。
贵妃杨桂枝虽出身低微,但性格机警,心机深沉,又饱读史书,通晓古今,让性格懦弱的赵扩对她言听计从。
因此韩侂胄对这个女人非常忌惮,但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一直不敢向她发难。
韩皇后去世后,赵扩想立杨桂枝为皇后,韩侂胄百般阻挠,竟把立后之议拖了近三年之久。
然而这根本难不倒杨桂枝。她在一个深夜里伺机把皇帝灌醉,让他写下立后的旨意,直接越过韩侂胄诏告天下,成功登上了皇后宝座。
赵扩酒醒以后不仅没有追究杨桂枝“假传圣旨”,反而还把杨桂枝抚养的赵与愿封为卫国公。
两年后又将赵与愿正式立为皇子,进封荣王,成为准皇储。
而这一切显然不是权相韩侂胄愿意看见的。
他和杨桂枝因立后一事已经势如水火,而赵扩也开始对韩侂胄的霸道专横产生不满。
在权力的天平上,赵扩逐渐偏向了杨桂枝这一方。
他不仅默许杨桂枝当上皇后,还不顾自己尚有生育可能,把杨桂枝抚养的赵与愿抬上了准皇储的地位。
年纪轻轻就确立地位的赵与愿,当然知道要感谢母后的扶持,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韩侂胄还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杨桂枝。
一旦杨桂枝被韩侂胄赶下后位,那么自己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
四、权相末路
公元1206年,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想通过讨伐金国立下“不世之功”,以此来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地位。
在众多反对和赞成的声音里,韩侂胄看中了一个年轻人,将他提拔上来。
这个年轻人出身“四明史氏”,父亲史浩是南宋名相,本人精明强干,让前任宰相京镗都自叹不如,觉得此人日后的成就必定超过自己。
韩侂胄把此人提拔上来,自然是看中了他家世、人脉和才干,还把他派去教皇子赵与愿读书。
韩侂胄此举是想让他好好看着那个毛头小子,不要整天和皇后一起谋划怎么赶自己下台。
事实证明,前任宰相京镗看人还是非常准的。
此人的名字叫作史弥远,日后会是和韩侂胄齐名的权相。前后执掌南宋朝政长达36年之久。与父亲史浩、侄子史嵩之并称史家三相。
1207年,在开禧北伐接连败退,金国大军压境之后,朝野上下要求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大。一向不过问政事的皇帝赵扩也犯了难。
因为金国除了要求割地赔款外,还提出要把“擅启边衅”的首犯——韩侂胄交出来。
若是真的答应这种要求,那大宋的脸面何在?但若是不答应,金国更不会善罢甘休。
韩侂胄自己当然是不会答应的,他还想借着这场北伐立威,哪里想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史弥远却看到了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既然那么多人都想让韩侂胄死,那我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呢?
史弥远早就知道皇后恨透了韩侂胄,通过皇子赵与愿的联系,他和皇后里应外合,谋划了一场惊天政变。而这场政变,贵为皇帝的赵扩是一无所知的。
韩侂胄的死亡是在1207年十月的一天。
头天晚上他还为小妾庆祝生日,第二天酒没全醒就去上早朝。
走到半路,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拦住了韩侂胄,声称有皇帝谕旨,要把他押出京城。
韩侂胄惊慌失措,大喊着:“圣旨是假的,有圣旨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圣旨确实是假的,它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皇后杨桂枝擅自做主,伪造了旨意。
而赵扩正在看着皇后声泪俱下地控诉韩侂胄对自己无礼。
一向好脾气的赵扩出言安慰,可杨桂枝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她已经派人将韩侂胄押送至玉津园处决。
赵扩大惊,连忙要派人去追回韩侂胄,杨桂枝却痛哭起来:“陛下,他已经害死了两国百万生灵,还要害死我们母子啊!要是追回了他,那就先杀了我吧!”
懦弱的赵扩见皇后如此坚持,也放弃追回韩侂胄。
至此,韩侂胄再无活路。
他被士兵带到玉津园,用铁鞭活活打死,还割下头颅,连夜送给了金国。
虽然韩侂胄骄横跋扈,没有什么才干,除了玩弄权术以外一无所成,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但南宋朝廷为了苟且偏安,将宰相的人头送给金国,如何不让人感到心寒?
为了表示议和诚意,接替韩侂胄的史弥远再次把秦桧奉为南宋的“中兴功臣”(开禧北伐前韩侂胄追夺秦桧王爵,改谥谬丑),还答应了金国所有的无理要求。
五、垂拱而治
端坐于皇位之上的赵扩对新上任的史弥远如何执政并无兴趣。
虽然他也隐约地感觉到大宋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生性懦弱、资质平庸的他选择了逃避,安心地“垂拱而治”,把朝政都交给他人打理。
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接过了大权,与皇后杨桂枝、皇子赵与愿结成了同盟。
不久,赵扩正式下旨立赵与愿为皇太子,改名赵询。
在谢恩的奏章中,赵询极力赞扬母后对自己的抚育之恩,好似一副孝子模样。
然而随着赵询年纪渐长,地位日益稳固之后。他便褪下了忠孝节义的面具,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机关算尽太聪明。虽然赵询有想当皇帝的野心,但是他并没有当皇帝的命。
公元1220年,皇太子赵询去世,享年29岁,谥“景献太子”。
虽然我们不知道赵扩对这个养子究竟多少感情,但他还是为了这个儿子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葬礼,还把景献太子安葬于庄文太子墓附近。
景献太子死后,赵扩又从宗室中收养了一个叫赵贵和的少年,改名赵竑,并立为皇子。然而赵竑年轻气盛,对史弥远和杨皇后专权非常不满。
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史弥远又托人从远支宗室里找到了赵昀,把他送进宫中,准备谋划一场惊天政变。
1224年,赵扩驾崩,享年57岁,庙号宋宁宗。坊间传闻,在赵扩临终前,史弥远曾向他进献了丹药,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了赵扩的死亡。
《宋史》评价说宋宁宗赵扩“性本柔懦,所托非人”。从他在位期间默许权臣擅政来看,这个评价还是很贴切的。
然而悲哀的是,即使在宁宗死后,他所信任的皇后杨桂枝和权相史弥远又一次背叛了他。
皇子赵竑本是赵扩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但是史弥远在宁宗死后说服皇后杨桂枝偷天换日,强行扶持赵昀登基。
而赵竑则在新帝登基后发配到湖州,后来被史弥远害死,并追夺王爵。
直到宋理宗赵昀驾崩,南宋朝廷才为赵竑平反。不过这时距离南宋灭亡也就只有十几年了。
结语:
1167年庄文太子去世,1220年景献太子去世。在南宋王朝150年的历史里,这53年是一段从中兴走向衰亡的历史。
在这53年的时间里,史弥远韩侂胄等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每个人都试图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此时的南宋早已是座外表华丽、内里朽烂的房子。
百姓越来越贫困,国库越来越空虚,与此同时苛捐杂税却越来越多,收复河山早已成了妄想。
庙堂之上的阴谋诡计无法挽回日益衰败的国家,反而会让它加速崩塌。
一座西湖太子湾,见证了三分之一的南宋史。讽刺的是,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又是南宋相对和平的阶段。
即使南宋薄弱的根基已经开始松动,但是距离彻底倒塌还有将近六十年,然而这颓败之势已然是无法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