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与三位皇太后-制度框架下的人性光辉

苏轼与三位皇太后-制度框架下的人性光辉

#奇妙知识季#

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大危机,一次差点被杀,二次被外放,幸得有三位曾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欣赏他的才华,相信他的为人,才次次获得转机。

中国古代皇帝驾崩后幼帝登基,皇太后会因皇帝遗旨或大臣拥护等原因,临朝听政辅佐幼帝,保证皇权的顺利过渡和维护国家的大局稳定。

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宣太后,吕太后,萧太后,武则天,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

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就是芈月传里的女主角。她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41年之久,政治手腕高超且强势能打硬仗。“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秦始皇是她的玄孙。

这些奇女子在帝少国疑时,临危受命,走向前朝,稳定时局,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硬的政治手段,是夫家皇权的一种重要的补充。

当然,她们中的有些人认为能够参与政治是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野心勃勃,把夫家的天下引向他途。

两宋时期有九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北宋占了五位。向苏轼伸出援手的三位皇太后,一位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一位是宋英宗的皇后高氏,一位是宋神宗的皇后向氏。

难道说苏轼特别幸运,刚好遇到太后都是他的粉丝,是个人魅力使然,自带主角光环?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苏轼为名所累,但却被宋朝的太后临朝制度所救。

宋朝吸取了汉唐时代后妃乱政的教训,对太后临朝从各种制度上进行抑制。北宋的九位皇帝,除去被金人抓走的宋徽宗、宋钦宗外,均有遗诏,其中《乾兴遗诏》等明确规定了太后有垂帘听政的权力,但限制皇太后在皇帝成年后必须撤帘归政。

北宗文官非常强势,他们对皇太后能起到约束作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条例来管理和限制太后的权力,也限制外戚和宦官获得权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北宋的五位太后主观上,都懂得自我抑制,垂帘而不危政,克己复礼,守正自律。

皇太后们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遵从先帝遗愿,匡扶大统,辅佐少帝上。她们简居后堂,少闻朝堂上那学者的政治辩论和党争的是是非非,不会搞混。不培植自己的亲族势力。她们遵从一般的舆论倾向,从民众的反映中去判断大臣。她们在皇帝在位时不会主动去干预朝政,在皇帝驾崩后马上拨乱反正,暂停新法,把被贬放的大臣召回并委以重任。

无奈北宋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就已经加速了灭亡的步伐,她们的作用如杯水车薪,如流萤之火。

但至少,她们进贤退奸,慈仁宽和,给了那些被污蔑的、陷害的肱骨大臣们实实在在的保护和重用,是他们心底的白月光,也给了我们这些同情苏轼,苏辙,司马光的人们些许心灵的慰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皇太后,人性,权力,限制,皇帝,天下,制度,框架,苏轼,故事传记,皇太后,皇帝,苏轼,北宋,太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皇太后,人性,权力,限制,皇帝,天下,制度,框架,苏轼,故事传记,皇太后,皇帝,苏轼,北宋,太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皇太后,人性,权力,限制,皇帝,天下,制度,框架,苏轼,故事传记,皇太后,皇帝,苏轼,北宋,太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