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南明抗清数年之后,李定国和郑成功两大军事集团很快就造成了东西方各自独立的局面。
李定国以云贵为根据地,继续进攻湘、粤、桂;郑成功以福建、浙江沿海岛屿为根据地,依靠强大的海军多次进攻沿海地区。两人都赢得了许多胜利。
如果这两大军事集团能够联手,那大明王朝的复兴真可谓是有希望了。不幸的是,两人一直相处得不好。最显着的例子是1654年,李定国与郑成功商定一起攻打广东新会。双方最初约定郑军不迟于10月到达,郑成功却拖到12月李定国已败。广州的反击计划落空了。
1658年,清军集中主力,大举进攻云南。郑成功得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此时东南沿海的清军将空虚,这是大规模反攻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便与张煌炎等人联手策划反击。8月,郑成功将主力舰队集中在舟山群岛的大洋山岛,准备从那里反击。
意想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了。八月初十,一场台风突然袭来。明军损失惨重。郑成功的六位妃子和三个儿子都死于台风。损失了一百多艘大型战舰,约有八千名士兵溺水身亡。经此一败,郑成功只好取消反攻计划,返回舟山重做计划。
此时,李定国在云南还没有失败。如果没有这场台风,一旦郑成功进入长江自卫,难免让满清当局顾不上。李定国和郑成功都能取得非常重要的成绩。在这关键时刻,老天爷真的帮了曼青一把,真是死得其所啊!
1658年末至1659年初,李定国终于在云南战败,被迫退守缅甸。郑成功失去了最得力的盟友,其实已经是万劫不复。不过,当时清军主力还在西南,没有及时撤回。郑成功还有反扑的机会,但反扑后却无法保住胜利果实。
1659年2月,舰队实力恢复后,郑成功又做出另一个决定:向南京发起反攻。
这一次,郑成功、张皇炎等人集结战船3000余艘,兵力10万余人,于1659年4月向浙江定海发起了第一次进攻。4月30日,明军在定海全歼清军水师,解除后顾之忧,于5月19日经吴淞口进入长江。
当时,镇守吴淞口的清军宿松提督马凤智正在与郑成功暗中联络。直到明军攻占南京后,他才正式向郑成功投降。
六月初一,明军抵达江阴,十六日抵达瓜州。清军在镇江、瓜州形成坚固的防线,利用金山、焦山两峰布置横江铁链,企图阻击明军进攻。明军先攻瓜州。不久,拦河铁索被摧毁,瓜州被攻陷,清军被歼灭数千人。
6月22日,明军攻打镇江,大败南京援军。后卫镇江主动投降。明军不流血地收复了镇江。
郑成功的逆袭到此为止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南京城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二)
当时南京兵力空虚,防御薄弱。驻扎在那里的八旗卡卡姆将军和两江都督郎廷佐紧张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无计可施。北京的顺治帝也被吓得手足无措,一度生出逃回东北老家的念头。如果郑成功此时进军突袭南京,完全有可能夺取南京城。
不过,郑成功行事极其缓慢,并没有急于进军南京。郑成功的爱将张湫炎、甘徽等人提议弃船上岸,陆路进军南京城下,一举攻占。
但是,郑成功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的理由是:我军远道而来,水土不服,陆行军太难。再加上最近连日阴雨,乡下积水河潋滟。行军十分艰难,不如乘船。
于是,明军转而继续乘船西进。但船逆水西行,当时风向也不利,明军舰队行进十分缓慢。他们于6月29日出发,直到七月初七才到达南京,郑成功本人也是七月初九才到。
郑成功到达南京后,并没有开始攻城,而是开始在城外布兵。南京城面积太大,明军无法包围,只能控制一些要地。明军安营扎寨后,郑成功并没有攻城。除了去明孝陵哭祭朱元璋外,他还干涸地坐在南京城下,直到二十四日战败。他从未试图进攻。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明军逼近城池时,清军提督关忠中上书郑成功,表示愿意投降,但清廷规定,城池被围后,领军将领只有在30天后无法解除包围才能进行投降,以免投降后将领的妻儿受到牵连。城中诸将之妻儿,今在京。所以,希望郑成功能在三十天后攻城,让他们到时候乖乖投降,同时保证妻儿安全在京。郑成功看到这封信,信以为真,就没有攻城。一直拖到清军援军赶到,明军才撤退。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郑成功攻打南京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身经百战的统帅,郑成功真的看不出忠信是牵制军队的手段吗?自己看不出来,那周围的人也看不出来吧?就因为这样一个有漏洞的假投降书,一场关键战役就输了,这未免太离奇了。
我个人认为:郑成功攻打南京失败,下令固守城池却不攻城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诈降,而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不敢.不要全力攻击。
(三)
郑成功与李定国不同。李定国有云贵两省作为根据地,大量勇敢的苗族人可以补充军队。郑成功当时只有福建、浙江沿海的几个零星小岛作为根据地,连台湾都没有占领。
因此,郑成功的军队不得不面临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旦战败,士兵很难及时补充。这一次,郑成功率领号称十万大军攻打南京。其实部队的实际实力应该打个大大的问号。
据记载,南京之战时,郑成功带着所有将士家属,一起乘战舰进入长江。带着家人上阵,显然是自讨苦吃。之所以要带上自己的妻儿,估计是因为程臣恭的兵力不足,留在这里的兵力非常有限。他怕清军突然袭击,索性带着家人同行,以减轻将士们的后顾之忧。
个人估计:郑成功的战力,不包括张煌言的部下,大约有三万人左右,比起江南本土的清军强不了多少。
兵力不足,郑成功想攻打南京。他的考虑应该是:第一,清军主力已经转移到西南,江南兵力空虚;汉族大臣中,愿意投降的不在少数,靠着明军的进攻,可以起到立于不败之地的作用。
所以,这一次,郑成功真的是抱着清军投降的希望,没有准备和清军展开激战。
事实上,郑成功这次进入长江时,就遇到了清军一个个投降的景象。老百姓连吃锅奶都欢迎王师傅。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成功更加坚定了先攻心的思想。
另一方面,南京这么大的城市,不认真准备是不可能的。200年后,太平天国攻打南京,足足用了十多天的准备时间。郑成功并没有在南京城下度过十三天,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攻打南京的打算。
郑成功在坚城下时,清军的援军不断赶来。由于明军没有包围南京,清朝的援军就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南京。7月15日,苏州海军总司令梁化峰率4000人到南京,随后部分清军抵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清军原本驻扎在南京附近,并没有从西南战线调来,也没有从北京赶来支援。正是这些军队打败了郑成功,进一步说明郑成功军队的战斗力其实非常有限。
郑成功的军队长期在海上作战,非常擅长水战。但是一上岸,他们的短板就立刻暴露了出来。他们的战马很少,没有骑兵,步兵的战斗力也不是很强。与清军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优势。这样一来,失败在所难免。
(四)
7月22日傍晚,清军突然打开两座城门,骑兵猛攻明军大营。结果,于信等明军措手不及,惨败,于信本人也被俘。随后,清军在城外扎营。
郑成功一听,立即调兵遣将,准备与清军决战。24日,清军出击落水,在观音山一线与明军激战。激战中,明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郑成功干辉、万历等名将被擒,潘庚中、张郢被杀。郑成功被迫退入水中,向镇江撤退。
25日,郑成功退守镇江。二十八日,离开镇江、瓜州,率军退出长江口。
此时,郑成功仍打算攻克崇明岛,但明军损失惨重,连岛上崇明区的数千清军都应付不过来。攻打数日,毫无进展,反而一个接一个受伤。郑成功只好离开崇明岛,率军返回厦门。
正当郑成功逼近南京城时,长期在浙江沿海抗清的张湟彦自告奋勇,率部杀入南京上游,控制清军。张湫炎轻而易举地攻克芜湖,随即下诏招汉官。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数日之内,四郡三府二十四县投降,明军一下子控制了三十多座城池。百姓们争先恐后地迎接明军的到来,许多老人再次看到故乡的衣裳时,不禁流下了眼泪。
然而,郑成功在南京城下的失败,让张煌言的努力付之东流。与此同时,郑成功连张煌言都没有打招呼就退了出去。张煌炎孤身一人陷入敌境。经过激战,全军覆没。他乔装逃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回了浙江沿海的抗清根据地。
张黄艳
郑成功攻打南京可以说是南明政权光复江山的最后一搏。此战失利,使南明军再也无力抵抗清朝。然后郑成功征服了台湾,并以此为根据地。但是,他们连大陆都攻不下来。随着李定国、郑臣公相继阵亡,南明政权终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