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李世民绝对是史上少有的作为可圈可点的帝王,不论是开疆拓土,开创的贞观之治,还是虚心纳谏,都被后人大书特书。
其实,在隋唐,还有一位可圈可点的帝王,那就是隋朝的杨广(隋炀帝),杨广和李世民何其相似:都是老二搬倒老大继位;都曾抛出前太子调戏/私通父皇的爱妃的把戏;都是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那么,为什么李世民成了有所作为的“唐宗”,而杨广却成了二世而亡的“隋炀”,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知人善任。
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李世民成功的道路上,文有“房谋杜断”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一个善于谋略,一个善于决断;武有李靖、李勣:李靖是《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曾率3000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俘获突厥颉利可汗,并最终灭掉东突厥;李勣就是后来80岁挂帅灭高句丽,破吐谷浑的那位老哥。
此外,李世民还有魏徽、秦叔宝、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等“帮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或一技之长,比如“敢说真话”的魏徽,被后人奉为门神的秦叔宝、尉迟敬德。
李世民
频繁跳槽的魏征成了唐太宗的“镜子”
魏徽本是瓦岗军寨主李密的部下,后来成了河北雄主窦建德的起居舍人。在大唐击败窦建德后,魏徽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太子属官)。
魏徽曾告诫李建成尽早除掉李世民,可是李建成顾及手足之情,优柔寡断,于是,被弟弟秦王李世民给干掉了。
李世民把魏徽抓了起来:“你挑拨我们兄弟之情,该当何罪?”
魏徽义正辞严地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是今天的结果了!”言外之意,如果太子听了我的,李世民连和我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李世民觉得魏徽非常正直,死到临头也无所畏惧,这个性格,我比较喜欢!
李世民侥幸成功接班,但当皇帝还是头一回,怎样不成为隋炀帝第二,是他必须思考的问题。
魏徽成功地说服原太子府的人,放下武器接受改编,如此优秀的统战人才,必须重用!
于是,魏徽被唐太宗任命为谏议大夫(对君王规劝或批评的官)。
魏征剧照
魏徽和李世民组成了一对神一般的CP:魏徽是史上少有的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前后共劝谏200多次,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离不开他善于纳谏,也离不开善于进谏的魏徽。然而,当谏官遭遇不幸时,唐朝距离灭亡就不远了,唐末的唐僖宗不喜欢谏官,谏官侯建昌被赐死。
三换旧主的秦叔宝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字叔宝,就是有神器“杀手锏”的那个哥们。
秦叔宝原本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张须陀死后,秦叔宝归顺了瓦岗军首领李密;后来又投奔了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
秦叔宝讨厌王世充的人品,拉着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世民。
秦叔宝三换旧主,没有像项羽那样被人称三姓家奴,而是被李世民委以重任。
秦叔宝剧照
李世民崇尚秦叔宝作战勇敢,安排在秦王府做事,在美良川之战中,秦叔宝与刘武周军的尉迟敬德在美良川(今山西绛县)交战,大败敬德军,改变了唐军屡吃败仗的不利形势,功劳位居第一。
在虎牢关战役中,李世民对阵窦建德,秦叔宝率几十名精兵率先突破敌阵,为最终生擒窦建德立下汗马功劳。
秦叔宝还参与了宣武门之变,为李世民顺利接班,立了战功。
秦叔宝先后封秦叔宝马军总管、秦王右三统军、上柱国、翼国公、左舞卫大将军。秦叔宝和长孙无忌一样,他的画像被画在凌烟阁上。
“门神”的原型之一——尉迟敬德
尉迟恭,字敬德,原来是隋末刘武周部下的大将,曾经多次和唐军作战,李世民曾亲自和他打仗,直至在他困守介休城时,还顽抗不肯投降。后来在李世民的劝诱下,归属了唐军。
尉迟敬德剧照
之后,李世民带领唐军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带着一万多精兵包围了李世民。
此时的尉迟敬德大显神威,力战当初瓦岗军中有名的“飞将”单雄信,庇护者李世民杀出重围。
而他们之所以能为李世民赴汤蹈火,全力以赴,都是因为李世民可以不计前嫌,对他能加以重用。玄武门之变时护卫李世民,射杀李元杰,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结语
李世民的成功,不仅离不开房玄龄、杜如晦等18学士,也离不开和李世民组成“劝谏-纳谏”CP的魏征,更离不开2大威武将军秦琼、尉迟恭。
成了唐太宗的“镜子”的魏征,成了“门神”化身的尉迟敬德和秦琼,都和李世民知人善任、不计前嫌息息相关!
唐太宗的成功,在于他的不拘一格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