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八十一岁被赶下皇位,又多活了一年,病床上设计为自己复仇

武则天八十一岁被赶下皇位,又多活了一年,病床上设计为自己复仇

导读:神龙政变之后,八十一岁的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还给儿子李显,自己则搬到皇宫之外的上阳宫居住。

在人生最后一年时间里(大约十一个月多一点,不到一年),武则天可谓失意至极,无权无势不说,而且忍受着病痛折磨,心情也是极度郁闷的。

但是,武则天没有忘记将她推翻的仇人,她通过一番操作,导致在她死后不久,李显就将参与政变的“五王”给杀掉了。

那么,武则天究竟做了什么,会让同样参与政变的李显,反而帮着她去复仇呢?

690年,已经六十六岁的武则天废掉皇帝李旦,自己登基当了皇帝,她改国号为周,将都城定在洛阳,并册封李旦为皇太子,改名为武轮。

武则天称帝之后,在位的十多年时间里,政绩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在立储问题上,却经历了一番周折。

尽管武则天称帝之初就立了李旦为皇太子,但其实她一直想让武家人继承皇位,她中意的人是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

但是,武则天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没有马上选择一位侄子当皇太子,而是对武三思和武承嗣进行了长期考察。

然而,对于考察的结果,武则天其实是不满意的,因为两个侄子才能平庸就不说了,品德也不太好,这让她十分不满,因此有所犹豫。

到了武则天晚年,她必须要在立子还是立侄之间做出选择了,最终她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辛辛苦苦打江山,肯定要传给同姓人才行!

于是,武则天就准备将武三思立为皇太子,但她担心有人不满,就将好朋友,也就是位列宰相之一的狄仁杰找来询问。

武则天本想让狄仁杰给自己找几个立侄为皇太子的好借口,但狄仁杰心里对此并不认同,只不过他比较聪明,没有明着劝说武则天,而是对武则天说了一句话:

狄仁杰的话可谓一针见血,说让儿子当皇太子,以后可以配享太庙,子孙万代坐江山;如果让侄子当皇太子,哪里听说过侄子让姑姑进自家太庙呢?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心头猛然震动了一下,难道自己去世之后,连太庙都进不了吗,辛辛苦苦打江山还有何意义?

这件事之后,武则天的想法发生了极大改变,开始倾向于立儿子为皇太子了,后来她派人到四处征求百姓的意见,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支持李家人继承皇位。

武则天这才知道,人心始终都在李唐皇室,她便坚定了立子的想法,后来她派人到房县将儿子李显接回来,然后废掉李旦,改立李显为皇太子。

至此,皇储问题告一段落,武则天感到志得意满,便一头扎进后宫,整天与男宠们厮混。

再说李显,他作为武则天活着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父亲李治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当过皇太子,李治去世之后,他继位为帝,但不到一年就被母亲废掉,还被送到房县软禁了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时间里,李显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被杀死。

但是,李显最终坚持了下来,还被武则天接回来重新立为皇太子,他虽然对武则天有千般怨恨,但母子之情血浓于水,武则天的最终抉择,也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只不过,李显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自从他再次成为皇太子之后,虽然地位很高,但他遭到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的攻击,导致嫡长子李重润被杀,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可以说,由于张易之、张昌宗等人的存在,李显的地位再次变得不怎么稳固了,而这也是神龙政变发生的原因之一。

自从李显成为皇太子之后,武则天就不怎么管事了,而是通过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人监视朝臣们的一举一动。

不过,张易之、张昌宗可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趁着武则天年老,几乎把持了朝政,将几个宰相都给架空了。

并且,张易之、张昌宗还极具攻击性,不但陷害忠良,还将触手伸向了皇太子李显,李显的地位因此岌岌可危。

对于这一切,宰相张柬之等人感到十分担忧,作为李唐皇室的拥护者,他们不愿意看到暴风雨遮挡住黎明,为此他们决定做点什么。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生了重病,躺在床上无法下床,张柬之看到了机会,他联合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大臣,又说服了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最终发动了神龙政变。

当时,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人冲入皇宫,先到东宫迎接皇太子李显,准备带着李显发动政变,这样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李显虽然很想早点继位,但他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对武则天又抱有感情,就没有第一时间同意发动政变。

这个时候,李显的妹夫驸马都尉王同皎站了出来,他极力劝说李显,大致意思是如果现在不通过政变上位,那恢复李唐江山就可能化为泡影,并且他还暗示李显,说现在有很多人都等着李显,言外之意是也容不得李显不参加。

李显也不傻,知道政变不可避免了,就从宫中走出来对众人说,奸贼当然要杀掉了,但皇帝陛下身体欠安,还是不要惊动她,皇位之事要徐徐图之。

李显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发动政变没问题,但不能动武则天一根毫毛,可见他对武则天心存感情,这也为武则天的结局,以及武则天利用他成功复仇,埋下了伏笔。

众人听了李显的话,都感到不理解,张柬之却对他说,我们本就没打算惊动皇帝,您放心好了。

李显感到很满意,就跟着张柬之等人一起发动了政变,众人冲入武则天居住的集仙殿,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斩杀,然后将大殿包围起来。

武则天知道发生了大事,却一点也不惶恐,而是用皇帝的口吻询问,是谁在作乱?

恰在此时,张柬之、李显等人也进入大殿之内,众人告诉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等人阴谋造反,已经被诛杀了,请武则天恕罪。

武则天的第一反应,不是可怜几个男宠被杀,而是得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虽然发生政变了,但自己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武则天安心了许多,便接着试探,她对李显说,你怎么也在这里,张氏兄弟已经死了,你可以回到你的东宫去了。

武则天这么问,其实是想知道众人是不是逼她退位,将皇位让给李显。

武则天话刚说完,桓彦范就上前大声说,请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以顺心民心!

至此,武则天终于知道了,只要她愿意退位,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并且她当时没有选择,便同意了众人的要求。

在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众人就从大殿中撤出来了,为了防止生乱,张柬之派人镇守住各个宫门,并诛杀张氏兄弟的余党。

当时,有人建议张柬之,应该将武三思等人也杀掉,这样才能斩草除根。

但是,张柬之却没有这么做,理由是武三思作为李显的皇位竞争者,李显继位之后,自然会对付武三思的,不用他出手。

然而,张柬之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决定,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神龙政变后三天,武则天将皇位传给了李显,李显再次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武则天则搬到皇宫外的上阳宫居住。

武则天虽然退位了,但李显作为她的儿子,在明面上对她还是尊崇的,比如李显给她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并且每隔十天去看望她一次。

不过,也正是因为神龙政变,武则天和李显这对母子之间,多少是存在一段隔阂的。

对于武则天而言,她已经将李显立为皇太子了,李显却还是发动政变将自己赶下皇位,她心中是有气的;

对于李显而言,他在众臣的胁迫之下,无奈参与了政变,他也觉得对不起武则天,也觉得武则天不会原谅她,因此感到十分愧疚。

为了弥补武氏一族,李显复位之后,虽然没有为难武三思,但也并未重用武三思,武三思的地位因此十分尴尬。

而发动政变的一帮大臣,也得到了相应封赏,尤其是张柬之等五位大臣,都被封为郡王,并以宰相之职继续掌控朝政。

至此,李唐皇室再次成为天下主宰,以武则天为首的武氏一族则落寞退场,看似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但事情还远未结束。

武则天退位之后,因为生病而一直居住在上阳宫,日子虽然过得不错,但心情却很差,因为她觉得自己太窝囊了,士可忍孰不可忍。

武则天也知道,儿子李显虽然参加了政变,但也是被迫的,并且李显迟早要当皇帝,这个结果她还是可以接受的。

武则天最恨的几个人,其实就是“五王”,也就是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

武则天认为,自己可以传位给李显,但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五王”逼自己退位,这是以下犯上的行为,她是无法原谅的。

所以,在武则天内心深处,他对“五王”恨之入骨,但问题是她无权无势,侄子武三思的处境也不怎么好,该怎么复仇呢?

很快,武则天就想到了办法,她决定做几件事来达到目的。

据记载,武则天虽然七八十岁了,但只要稍稍打扮,根本看不出她年纪大了。

有一天,李显将要去看望武则天,武则天便故意没有梳妆打扮,以至于显得十分苍老,给人一种一夜白头的感觉。

李显见到武则天之后,被武则天的容貌吓到了,认为是自己让武则天变得苍老了,便追问武则天发生了什么事。

武则天就对李显说,我将你从房县接回来,就是为了传位给你,然而五贼(也就是五王)因为贪功而发动政变,把我吓得不轻,我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啊!

李显听了武则天的话,感动得不得了,也很惭愧,于是跪在地上不停哭泣,还说自己愿意以死谢罪。

可以说,武则天这番话实在是精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武则天明确指出,她早就打算传位给李显了,而不是武三思,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政变的成果,因为没有政变,李显一样当皇帝,发动政变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武则天将政变的责任,归到了“贪求事功”的五王名下,跟李显没什么关系,这句话说得非常关键,让李显感到惭愧的同时,也撇清了李显的责任;

再次,武则天给政变定了基调,并对李显采取亲情攻势,以此来彻底改变了李显对自己的看法,这从侧面保护了武氏一族的安全。

果不其然,李显在与武则天交谈一番之后,对武氏一族的态度立马大变,当时有很多人劝他杀掉武三思等武氏权贵,但他以武三思与他是儿女亲家(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娶了李显和韦后之女安乐公主)为由拒绝。

并且,李显还恢复了武三思等人的职务,让他们继续参与朝政,而武三思又擅长经营,他先是染指上官婉儿,又在上官婉儿的引荐下,成为了韦后的枕边人。

在韦后与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他的权势越来越大,这让张柬之等人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多方设计陷害他,但在李显和韦后的保护下,他始终屹立不倒。

而随着武三思等人重新崛起,朝堂再次分为两派,一派以武三思为首,一派以五王为首,两派实力不相上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大半年,武三思可以说混得风生水起,那他有多得宠呢?

史书上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武三思只要三天不上朝,李显和韦后就要去他家做客,众人一起饮酒作乐,喝醉酒之后,武三思经常与韦后嬉戏打闹、对饮亲狎,站在一旁的李显却毫不介意。

可见,武三思与李显的关系好得不得了,似乎两人之间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武三思的努力,但之前武则天做得铺垫却更重要,要不是她打开了李显的心结,李显也不可能如此释然。

当然了,李显态度的转变,以及武三思的重新得势,还不足以帮武则天副复仇,为此武则天准备放个大招。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去世了,她去世前留下遗诏,主要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掉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第二件事是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其他一些被他杀掉的大臣的家属;第三,以皇后的身份与丈夫李治合葬。

这三件事,其实说是武则天的最后谋划,无一不是做给李显看的,她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再次表明自己将江山还给李唐的决心,极力挽回个人及武氏一族的名声,并暗示李显自己已经赎罪了,那陷害自己的五王该怎么办?

武则天去世之后,李显还是很伤心的,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不顾朝臣反对,执意将她和李显合葬。

而随着武则天之死,李显因为心中愧疚,对武氏一族更加眷顾,武三思也开始了反击。

武三思作为武则天曾经中意的继承人,因为政变一事而彻底与皇位失之交臂,他对此是感到不开心的,虽然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决定报仇,也可以此来掌握更大的权势。

武三思复仇的第一个人,是参与政变的驸马王同皎,他与韦后一起诬陷王同皎想要“谋杀武三思后,将拥兵至皇宫,废黜皇后”,李显爱妻心切,又眷顾武三思,因此将王同皎处死。

经过这一次试探,武三思认为李显对武氏一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便决定发起对五王的全方位进攻。

在随后一段日子里,他让同党们不断攻击五王,导致李显对五王越发不满。

紧接着,武三思又伙同韦后、上官婉儿的男宠宰相崔湜等人,上书李显说,五王仗着有拥立之功,就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时间长了恐怕对社稷不利。

刚好那时候李显想起了武则天对五王的怨恨之言,又听了武三思等人的话,认为自己想要真正掌权,除掉五王是唯一的办法。

于是,李显就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了五王的大权,之后又将五王贬黜,张柬之、崔玄暐在贬黜途中去世,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在半路上被杀。

至此,武则天的大仇得报,虽然这件事不是她亲自去办的,但她人生最后一年的谋划,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智慧,即便她八十多岁了,无权无势,还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但能量依然是巨大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设计,政变,皇太子,皇位,张昌宗,儿子,武则天,狄仁杰,病床,李显,故事传记,武三思,张易之,韦后,武则天,李显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设计,政变,皇太子,皇位,张昌宗,儿子,武则天,狄仁杰,病床,李显,故事传记,武三思,张易之,韦后,武则天,李显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设计,政变,皇太子,皇位,张昌宗,儿子,武则天,狄仁杰,病床,李显,故事传记,武三思,张易之,韦后,武则天,李显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