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帝王生涯。杨广在他的任期内干了三件大事,分别是:(一)修筑洛阳皇宫;(二)开凿大运河;(三)远征高句丽。
然而,他没想到,这三件事情,直接导致杨广帝业的落寞,甚至导致大隋江山陡然倾覆。
且不说开凿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对隋朝国力的消耗,就拿修筑洛阳皇宫来说,就已经动摇了隋朝的根本。
杨广要修筑的洛阳皇宫,也就是后来的洛阳显仁宫,为了快速修成此宫殿,隋朝需要发动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参加劳动,因为隋炀帝要求的工期紧,工程质量苛刻,结果有40%-50%的民夫死活活累死。《资治通鉴》云:
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隋朝官吏不得不用大车来运载民夫的尸体,道路上的运尸车络绎不绝。
要知道,这些民夫不是雇佣的,而是征用,他们不拿报酬,甚至还需要自己带干粮。他们家中有父母高堂,也有妻儿老小,田间有需要耕种的秧苗,也有需要收割的庄稼。但他们最终被活活累死在洛阳的宫墙之下。都说苛政猛于虎,他们怎会拥护这样的君王呢?
因此,历朝历代,都比较忌讳“大兴土木”,因为这是让百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的“捷径”。但是,在“贞观之治”时期,李世民也差点这样做了,最终他的行为被一个八品县丞拦了下来。
唐太宗李世民自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久居长安,他很想到当时隋朝的首都洛阳去走一走。
李世民为此还对长孙无忌戏言说:
“朕昔过此,买饭而食。”(《资治通鉴》)
隋朝时期,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入京,在洛阳住过一段时间。李世民的意思是:我当年到洛阳时,还需要自己掏钱买饭吃。如今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了,再也不用买饭了。其实,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后,也曾去过洛阳。
作为帝王,李世民要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就需要解决居住的宫殿问题。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洛阳是各大枭雄攻伐的重点,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宇文化及等都曾攻打过洛阳,多年战乱,洛阳皇宫损坏严重。李世民若想住的舒坦,就必须下令重修洛阳皇宫。这引起了部分大臣的反对。例如,一贯喜欢向李世民提意见的魏征就说:
陛下拨乱返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
魏征之意是:陛下(李世民)应该反思隋朝灭亡的原因,撤掉高大的宫殿,居住低矮的房子才是正理。
事实证明,魏征的劝谏,李世民没有听取。李世民执意要修建洛阳皇宫,工部初步估算,至少要动用3万民夫,木材和石料都已经准备好了一部分。此时,一个小人物突然站了出来,此人名叫皇甫德参,官职是中牟(今属郑州)县丞。
在唐朝,县丞属于正八品下,和明清时期的县丞不太一样,唐朝的县丞大多有职无权,形同虚设。例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蓝田县丞厅壁记》就曾描写县丞被吏胥欺负,只能低声下气。
原来,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县丞,写了一篇非常激愤的奏折,他们的上司不敢决断,逐层递到了京城,奏折大致内容是阻止李世民修建洛阳皇宫。
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陽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资治通鉴》)
皇甫德参的意思是:修洛阳皇宫,需要劳顿大量百姓,需要收地主,加重百姓的赋税。民间现在都流行梳高髻,都是受宫中影响,因为皇帝喜欢梳高髻的女子。
李世民见到这道奏折后,对宰相房玄龄、魏征等人大发雷霆。直言:
“这个叫皇甫德参的八品小官,本没有资格给朕写奏折,既然写了,竟然用如此狂妄的口气,难道皇甫德参希望我不劳役一个民夫,不收半亩地租,宫女都不留一根头发吗?”
李世民打算派人把皇甫德参抓到长安,“欲治其谤讪之罪”,将此人下狱问罪。
关键时,还是魏征救了皇甫德参,魏征说:
“贾谊当汉文帝时上书……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
自古以来,给皇帝上书,如果言辞不激烈,怎么能够引起皇帝的注意。他说的是不是狂言,陛下你仔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经过魏征的劝说,李世民已经体会到,连皇甫德参这样的底层官员都在反对他修建洛阳皇宫,可见这是民心所向,如果要违逆民意,恐怕真的会步隋炀帝的后尘。于是,李世民停止修建洛阳皇宫。
当年陕西、河南等地发生了水灾,李世民下旨,把原本准备修皇宫的木材和石料运到灾区,帮灾民修建房屋,此举,百姓纷纷称赞。
在封建劳役制度的前提下,大兴土木必然会造成大面积使用民夫,增加百姓的赋役,动摇国家的民意基础,因此,历朝历代对大兴土木都较为慎重。皇甫德参以一个八品小官的身份,貌似阻止李世民修建洛阳皇宫,他救的不仅仅是那些灾民,更是那些需要承担唐朝赋税役的大众百姓。然而,历史上,能有几个李世民,又有几个皇甫德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