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千古奇冤洗不清-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千古奇冤洗不清-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本文约万字,全文阅读大概需要20分钟)

中国两千多年王朝史上的巅峰时代无过汉唐,但两者的情况其实截然不同。汉初近80年对外之积弱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汉高祖刘邦都入土了还差点让匈奴人戴了绿帽子(冒顿单于调戏吕后)。可堂堂大汉在当时连这种奇耻大辱都必须忍下,还得献上金帛女子贿赂匈奴使其不得南侵,遂使“和亲”成为屈辱的代名词(详见

小议和亲——何以汉唐时的寻常事,到了宋明就视若蛇蝎?

)。不过自汉武帝刘彻横空出世,汉军自此横扫天下,几乎无敌,连最后灭国都灭得嚣张无比——“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被汉军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只能逃窜西迁,就连留在汉地最后的残渣余孽刘渊于(西)晋末起事时,都与有荣焉的自称汉室继承人,立国号为汉:

“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唐朝则与汉朝截然相反,人家是开局即巅峰——李渊、李世民、李治以及隔代的李隆基这几位,无论搁在哪朝哪代都是难得一遇的明君雄主,结果不但都被唐朝赶上了,而且承继关系上几乎凑出一副“同花顺”——这得是多么逆天的运气啊!所谓的盛唐,其实所指的也就是这几位大神在位的那段时间。自安史之乱后,李唐国势一日衰过一日,可是凭借几位老祖宗打下的家底,还是硬生生的挺过了150多年才亡国,其牛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汉唐最牛之处就在于一开局就搞出了一大堆非常厉害的皇帝

如今我们多以汉人或唐人自居,却没见什么人管自己叫晋人或是宋人什么的,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汉唐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两汉延绵400多年、24帝,除了汉成帝和汉灵帝外,其余的皇帝品德或有优劣、能力或有强弱,但几乎没出过有名的昏暴之君。相比之下唐朝的皇帝就让人有些无语了,且不提中唐以后那些不争气的,即便是初唐的那几位明星皇帝,也有不少让人诟病之处。

唐高祖李渊晚节不保;唐太宗李世民杀兄逼父;唐高祖李治是个妻管严,差点让李唐三世而亡;唐玄宗李隆基就更不用说了,那简直就是个天字号的大败家子……

而这里边最倒霉的家伙非李治莫属——武则天以一介女子之身篡唐立周,在儒家看来简直是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所以对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则天大帝的老公李治自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可怜的李小九在史书中被塑造成了反面典型,不得不跟亡国之君周幽王相提并论:

“《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此周幽王之诗也。是时,幽王虽亡,而太子宜臼立,是为平王。而诗人乃言灭之者,以为文、武之业于是荡尽,东周虽在,不能复兴矣。其曰灭者,甚疾之之辞也。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

于是李小九从此被斗倒批臭,以至于人们只要提起这货,首先想到的就是猫在一个大女人身后的猥琐的小男人形象。

李治的名声其实是被宋儒搞坏的,比如欧阳修和司马光

其实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并不是这个样子,相反他的功业即便说不上赶父超祖,也差之不远。即便是在怕老婆这件事情上,他也是情有可原,而且根本没有传说中(尤其是某些影视剧)瞎扯得那么夸张。

一场关于夺嫡的意外——老大和老二死掐,老三居然上位了。

如今有个梗,说是老大和老二掐架,最终挂掉的往往是老三和老四……这种事情确实不鲜见,却也并非至理。毕竟这个世界很奇妙,什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发生。

陇西老李家生儿子的基因很强大,唐高祖李渊一口气生了22个,唐太宗李世民生女儿比他老子厉害,生儿子就差了点,不过也有14个,其中李治排行第九。

不过在承继大统的顺序上李小九排位就高得多了——他可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子,仅位列李承乾和李泰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似乎叫他李小三更为合适。

在继承皇位这个问题上,李世民生再多都没用,只有长孙皇后所出的才有资格

不过哪怕李大帝生了100个儿子,能承继大统的也只有一个,而且按照礼法此人定是皇长子李承乾无疑——事实上也是如此,武德九年李大帝刚当上皇帝就册立皇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而此时可怜的李小三还没从娘胎里蹦出来呢。

所以李治这个嫡三子、皇九子哪怕再高贵,只要李承乾和李泰这两座大山矗立在前,理论上承继大统的可能性与皇十四子曹王李明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自从长孙皇后病逝之后,太子李承乾就开始作死。他不但偷纳男宠、私引突厥群竖入宫,还对屡屡劝谏于他的老师怀恨在心,甚至派人行刺。

李承乾的倒行逆施,让本就仅距太子之位一步之遥、而且备受李大帝宠爱的李泰产生了夺嫡的心思,于是兄弟二人开始了明争暗斗。二人相争的结果是李承乾愚蠢的打算起兵逼供,结果事败被废黜了太子之位。

李承乾完蛋了,李泰本可上位太子。结果这位李小四更蠢,居然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画蛇添足的向自己的老爹许以“杀子传弟”的承诺,结果这个小花招被谏议大夫褚遂良一眼识破: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 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我不能尔!’因起入宫。”(《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第十三》)

英明神武如李大帝,脑子肯定比褚遂良好使,只不过身在局中关心则乱而已。所以老褚这一瓢凉水泼过来,他立刻就清醒了。

可以说李治能上位褚遂良功不可没,不过后来李治收拾起这位大恩人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李大帝教育子女极其失败,堪称一塌糊涂,但是对他们的溺爱却始终不改。废太子李承乾罪同谋逆,他都舍不得杀,宁可不要面子的向大臣们求情。如今清醒了,他便非常清楚了这样一个现实:要是让心狠手辣的四儿子当上了皇帝,他剩下的儿子还有好日子过?

所以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承乾败,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于是傻兮兮的蹲在一边,兴高采烈的看两个哥哥死掐的吃瓜群众李小三,就莫名其妙的被推上了太子之位,继而在李大帝挂掉之后顺利的当上了皇帝。

贞观遗风下的明争暗斗——蔫了吧唧的李治要是发了狠,可比他老子心黑手辣。

许多人瞧不起李治,是因为他老子李大帝实在是太狠了,千古一帝啊!古往今来多少皇帝,别说千古一帝了,号称明君、雄主而且争议不大的都寥寥无几。所以接手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老子的遗产,李治理论上啥也不干,甚至胡作非为的不太过分都可以躺赢。

贞观之治起码在对外影响力上,几乎达到了中国王朝史上的巅峰

事实上并非如此。

表面上看,李治即位之后以他的舅父长孙无忌出任太尉兼检校中书令、李勣为尚书左仆射,并以此二人为辅政大臣,贞观旧臣如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许敬宗等都在李治手下执掌枢要——永徽朝跟贞观朝相比,除了皇帝换了人,其他的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即便是在治政上,上到李治下到朝臣都还依照李大帝当年制定的法令执行,颇有萧规曹随之相。

可表面的平静之下,孕育着翻天覆地的风暴。

永徽四年,李治的几个妹妹(还有姑姑)领着一群驸马打算谋反,密谋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房遗爱的弟弟娶了李元景的女儿)。最终事情败露,驸马们被砍死,公主们被赐自尽,长孙无忌等人趁机清除政敌,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以及执失思力、宇文节等人都被牵连而或死或贬。

李治的亲姐妹要造他的反,李治的亲舅舅肆无忌惮的假公济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诡异的事情?还不因为李小三是个怂包、软蛋?

可这事也不能怨李治啊!要不是因为李小三又怂又软,恐怕早就被他那两个如狼似虎的哥哥先下手为强弄死了,他老子李大帝也不会本着保全儿女的慈父之心让他跳级当上太子。可能李大帝以为大唐江山经他之手已成钢浇铁铸一般,太子只需守成即可。而软弱对于守成之君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可要是李大帝还在,谁敢造反?谁敢假公济私?

其实不光是李大帝,包括李家的亲戚和满朝文武,都被李小三的影帝级演技蒙蔽了双眼。

李大帝戎马半生,杀人无算,可是对于身边人(想跟他夺嫡的兄弟不算)却心慈手软,连杀个侯君集都杀得磨磨唧唧。可是当皇帝换成了在众人眼中的老实孩子李小三的时候,妹妹、妹夫说杀就杀了,亲兄弟也是一刀一个,宰掉几个重臣良将更是不在话下,更夸张的是连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被李小三斗倒批臭,最终惨死。

长孙无忌确实有私心,但对李家忠心耿耿,所以死得有点冤

长孙无忌那是什么人?人家是贞观年间的皇帝之下第一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关陇勋贵的领袖,更是李大帝托孤辅政的百官之首。在永徽朝,皇帝说话可能有人敢阳奉阴违,但要是有人敢把赵国公的话当作人体排泄出的某种气体的话,大概率的从此彻底完蛋。

可是就在永徽六年,李治与长孙无忌因在废后一事上的尖锐矛盾,关系近乎决裂。4年后,中书令许敬宗密告长孙无忌谋反,李小三甚至不容他舅舅抗辩,便下诏削去其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随后又使人逼迫长孙无忌自尽。

要知道长孙无忌可是在李治争储过程中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他即位之后,长孙无忌尽管也不无私心,但本质上仍是在忠心耿耿的辅佐他的大外甥。可长孙无忌毕竟是权倾朝野的关陇勋贵的领袖和代言人,当李治发现关陇勋贵成为他掌控大权道路上的绊脚石时,马上毫不犹豫的将他亲爱的舅舅像个垃圾一般的一脚踢开。

至此从北魏起就显赫无比的关陇勋贵集团,开始走向了末路。

李小三就是这么狠!

如今人们对李治的印象,应该是那个被一代女皇踩在脚下的小男人吧

而且李治非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初衷,也并非传说中他对这位小妈爱得有多深(或是有多怕),他所针对的目标仍是手中权力的大敌——世家门阀:

“遂良对曰:‘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上不悦而罢。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愿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当死!’……上大怒,命引出。”(《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第十五》)

李小三他爹、光耀千古的李大帝跟世家门阀斗了一辈子却成果寥寥。而以怂包软蛋和怕老婆著称的李治却敢于直面尖锐的矛盾,宁可冒“违先帝之命”的风险也对手中的权力寸步不让,更不肯任由臣子摆布,甚至不惜对自己的亲舅舅下死手——一个软弱的皇帝可能有这样的胆量、狠辣的手段?

李治若是这样的怂包软蛋,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文治武功了。

李小三的文治之功——与贞观之治相比毫不逊色的永徽之治。

如果要形容唐太宗李世民的性格,“嘚瑟”一词肯定不全面,但绝对是一个鲜明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对李大帝的事迹如数家珍,哪怕是些比偷鸡摸狗更加恶劣的见不得光的破事,后世也基本能够一清二楚。

李大帝是个爽快人,好事坏事他都干,而且大都肯承认

李治的性格跟他老子相比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打着“仁孝”的幌子闷声发大财——我有个那么牛的爹,你们记住他就行了,至于我李小三干了些啥,用不着你们管!

所以后世对唐高宗李治的评价,也大都掉进了他挖的深坑,什么好事都往他爹身上贴金:

“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第十五》)

事实上李治治国确实继承了他老子的丰厚遗产,不过对于他看不上眼或是认为不对的地方,李小三却是立马忘了“仁孝”是什么玩意,不但说改就改,甚至一脚踹翻也毫不客气,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比如李大帝留给他的贞观旧臣,如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等人,为了保证军国大事的事顺利过渡,他重用了一段时间。等到用不顺手或是看不顺眼以后,他就该撤的撤、该砍的砍,连亲舅舅都弄死了,还有谁敢不服的?

然后他又亲手提拔了如辛茂将、卢承庆、薛元超、韦思谦、张文瓘、魏元忠等不得志的老人或是意气风发的新人,建立了能让他绝对掌控大局的朝堂班底。

李大帝最著名的善政就是虚心纳谏,于是李小三也虚心。不过老爹实在太懒,才三日一朝,当儿子的看不过眼就改成了一日一朝。天天上朝导致审美疲劳,大臣们没啥可谏的,李小三还不高兴:

“上谓五品以上曰:‘顷在先帝左右,见五品以上论事,或仗下面陈,或退上封事,终日不绝;岂今日独无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第十五》)

李小三有点像是没事找事,可他确实是看着满朝大臣不顺眼。为啥呢,因为这帮大臣们基本都是出身世家啊!

世家门阀自汉末崛起,一直到晚唐乱世被杀干屠净,几乎影响了中国800多年

世家这玩意自兴起之后就成了皇帝们的死对头。从汉末到唐初,王朝不知兴灭了多少,皇帝更是换了快两百个,可世家差不多还是那些世家——这就很可怕了,他们不仅掌握着大量人口土地,还控制着几乎全部的舆论和教育资源,于是顺理成章的垄断了官场。皇帝要是得不到世家的认可,屁股下的那张龙椅都坐不稳当,有人可能不拿皇帝当回事,可是谁敢招惹世家?保你见不着第二天清早的太阳!

这让身为权力动物的皇帝怎么活?隋朝的杨氏父子就跟世家门阀斗了个死去活来,结果可以说间接在世家手上身死国灭。唐朝开国以后继续战斗,可惜也没啥成果,不过蔫坏的李小三却有自己的主意,他的目光盯上了科举。

科举不是个新鲜玩意,打算拿科举收拾世家的李小三也不是第一人。比如他那个嘚瑟的老子李大帝,看见几个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小官就敢把牛皮吹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李治的做法就跟他老子截然不同,他一不声张二不嘚瑟,只是默默的增加科举考试的频率,同时悄悄的加大对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庶族地主家庭出身的官员的扶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科举成为宰相的家伙是谁?上官仪啊!武周朝权倾一时的才女上官婉儿他爹,就是被李小三一手捧上来的。

说李治打下了科举制的根基可能有点过,但过得不多

不止上官仪,高宗朝与他命运轨迹相似的宰相还有好几位,虽然在朝堂里边满坑满谷的世家官员相比并不显眼,却给了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指明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明大道。更重要的是,李小三的手段一点都不激烈,更不显眼,几乎没引起任何的反对和敌视。

虽然这样的手段见效极慢,李治终其一生都没看到效果。可是功不在当代,利却在千秋——到了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宰相已经有一半是通过科举考试拼杀出来的,到了晚唐更是几乎将世家出身的官员挤出了朝廷重臣之列。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有的手腕。

此外,他还下诏制定了《永徽律》——这不仅是唐朝最重要的法典,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经济上,李治延续了父祖轻徭寡赋的传统,同时他还采取了近乎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类似的先进手段治国——那就是通过操控物价来影响市场。

在农业经济时代对于国家影响最大的硬通货就是粮食。永辉六年,李治下令成立常平署,并在全国各州设置分支机构,通过周期性的收售以粮食为主的物资来调剂物价——在粮食等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市价的价格收购物资,在发生灾祸或是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这种措施表面上使得政府损失了一定的利益,却使得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保证了国计民生的稳定。在李治执政末期,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却能保证物资供应较为平稳,没有发生的比较大的饥荒和民乱,不得不说李治在其中功莫大焉。

说李治懂宏观经济学太扯了,但能摸到其中几分门道,也堪称是天才了

在史书上最为光芒耀眼、也最为受人青睐的君主,无不是那种大刀阔斧的破旧立新,甚至不惜闹出诸多风雨并伴着无数人头落地的所谓雄主,比如秦皇汉武,比如唐宗明祖。可是这种激烈的手段,其破坏性与建设性难说孰高孰低,但毫无疑问的可以成就当事者的一世英名。相反,像李治这样在遵循旧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且润物细无声般的的更除旧弊、推行新政的,非但对社会民生的破坏性极小,而且往往更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若无李治,后来的武周之治和开元盛世恐怕会变成另一副样子、甚至面目全非也不无可能。

只是这种做法唯一的坏处就在于当事人几乎在功业和名声上捞不到什么好处,全被李治的继承人和后世子孙摘了桃子。于是可怜的李小三在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还是那个重症“妻管严”患者和怂包软蛋。

一个怂包的赫赫战功,居然可以赶父超祖?

唐朝21帝,若论武功毫无疑问的无人可列唐太宗李大帝之右,连开国之祖李渊都不行,更别提李治了——当儿子的敢跟老子争锋?历朝历代大都是以孝治天下,他李小三还敢大逆不道?

可是如果抛开伦理道德的束缚,我们就会赫然发现,以怂著称的李治哪怕不能跟他老子同列,也仅仅是稍稍落后一小步而已,甚至这一小步都落得有点委屈……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李小三这个著名怂包都干了啥——其实他也没干啥,不过就是铲除了东突厥的余孽、彻底平定了漠北,然后又顺手灭掉了西突厥,最后再干翻了高句丽和百济而已。

1、平定漠北。

早在贞观四年,英明神武的李大帝就活捉了颉利可汗,为患中原百余年的东突厥就此灭国。不过塞外漠北之地气候恶劣、荒无人烟,李大帝也无法治理,只能任由突厥人的残渣余孽在那里自生自灭。

此后,东突厥残部拥立阿史那斛勃为车鼻可汗,在与薛延陀人连年征战的同时,对于唐朝表现得十分恭顺,所以后者也一直懒得搭理他。可是后来薛延陀衰亡,车鼻可汗部便逐渐强大起来。

到了贞观末年,车鼻可汗嚣张到了拒绝入朝献贡并杀死唐朝使臣的程度,李大帝觉得不能忍便派兵征讨。结果是唐军一至突厥人便或是一哄而散或是立即投降,于是李大帝将部分东突厥故地纳入云中和定襄两大都督府。

一代名将高侃名不见经传,是因为那时大唐的名将跟韭菜似的,一波接一波的往出冒

等到李治即位,觉得他老子这事办得不过利索彻底,于是派遣大将高侃再征漠北。这一战没什么好说的——跟唐军相比这些东突厥人就是些土匪流寇,于是车鼻可汗被擒,所部全部投降。

但是此战最大的意义在于唐朝彻底平定了漠北,李治在此地分置单于、瀚海两大都护府,使得唐朝的疆域拓地何止千里。更重要的是从此直到唐亡,漠北不再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2、用兵西域,灭亡西突厥。

自贞观十四年唐建安西都护府之后,实力本就弱于东突厥而且内部四分五裂的西突厥实际上处于臣服于唐朝的状态。李治即位之后,原本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任职瑶池都督的阿史那贺鲁以为时机已到,于是自称沙钵罗可汗,与乙毗咄陆可汗联手叛乱。此后叛军攻打安西都护府辖下的庭州,杀掠数千人,并迫使诸多西域小国和部落归附,这下可把老实人李治给惹火了。

永徽三年,李治遣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骑兵5万平叛,在牢山之战中大破西突厥,斩首5千、俘渠帅60余人。

永徽六年,李治再遣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讨伐沙钵罗,与西突厥酣战连连,斩首数万。次年底,程知节在鹰娑川(今新疆伊宁境内)与西突厥主力相遇,其前军总管苏定方以500骑大破西突厥2万人,取得大胜。

要论起玩骑兵,我以为除了冠军侯无人堪比苏定方

可是唐军虽然屡屡取胜,但是西突厥人来去如风,尤擅逃命,所以一直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在显庆二年,李治再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唐及回纥混编骑兵万余人讨伐沙钵罗。

这次李治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手段,不断分化瓦解沙钵罗的势力,迫使其决战。

于是在当年底,沙钵罗率军10万于曳咥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与苏定方决战。

面对十倍之兵,苏定方以步兵固守、骑兵侧翼突厥的战术大败沙钵罗,一战斩首数万。此后苏定方一路追击沙钵罗至金牙山(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再斩数万人,沙钵罗就此完蛋,不久后被石国人擒获献给唐军,西突厥亡国。

此后李治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濛池两大都护府,分统其十姓各部——从此西突厥全境纳入唐土。

3、灭高句丽、百济。

高句丽不过一蕞尔小国,地僻民稀不说还穷得叮当乱响,不过一提起这个破地方,从隋到唐那可满眼都是泪啊。

穷不可怕,怕得是又穷又横,所以自秦皇之后二统华夏的大隋朝,表面上看是亡于民变四起,实则亡于三征。唐朝立国之后,一生几乎所向无敌的李大帝没耐住寂寞也去高句丽玩了一票,虽然夺回了大半个辽东但也未尽全功,对于自傲到自大程度的李大帝来说也不亚于一场失败。

要不是杨广作死的三征,隋朝不会亡,李渊父子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姓杨的混日子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过味儿来——对付这种没什么油水、又蹦跶得挺欢实的穷光蛋,大军征伐实在得不偿失。于是一肚子坏水的李大帝想出来个新主意,其实跟千多年后的某大佬遛某猴的策略差不多——小规模的骚扰、蚕食,削其人口、掠起财富、误其农时,把其拖垮拖瘦,最后拖死:

“高丽依山为城,攻之不可猝拔。前大驾亲征,国人不得耕种,所克之城,悉收其谷,继以旱灾,民太半乏食。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第十四》)

事实证明,这个坏了心肠的主意成本极低、效果极高,高句丽人很快被祸祸得快要当裤子。不过李大帝还没享受到胜利果实就挂了,只好由他儿子李小三摘了桃子。

其实在永徽三年高句丽人就受不了了,拉着小老弟百济一起跑到长安想要称臣纳贡。高句丽人的意思很简单——要么你一刀砍死我得了,要么我彻底投降当你的狗腿子也行,能不能别再千刀万剐的折磨我了?

李小三心狠手黑而且恶趣味浓重,自然懒得搭理高句丽人。

到了显庆五年,眼看着高句丽人已经有进气没出气了,李治才慢慢腾腾的先后分遣李勣、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仁轨、程名振等人攻打高句丽。而且他还告诉手下的大将们不要着急,今天打一锤子、后天砸一棒子,活活又折磨了高句丽人7年,才舍得让他们咽下最后一口气……

唐灭高句丽一战看似热闹还挺漫长,其实就是个猫戏老鼠的游戏

当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最多时出兵百万有余、征发民夫近300万;唐太宗李大帝跑去玩票,也带了10万人马;现如今李小三打算整一场灭国之战,派去了多少人马呢?最多的时候好像才4万4。至于一轮到收拾高句丽人就必然拉上皇帝御驾亲征这一传统,李小三才懒得搭理这点破事。

这一仗打得花里胡哨,不但要弄死高句丽,还得救援新罗,捎带手的又要干翻高句丽的小弟百济。而且海那头的本子还跑来凑个热闹,害得唐将刘仁轨抽空搞出来个白江口之战,送本子下海喂鱼……

在灭掉高句丽之后,李小三为绝后患,又下死手把大量的高句丽人迁到数千里之外的江、淮之地,同时在其故地设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统归安东都护府所辖。

在李小三惨绝人寰的黑手之下,从此世无高句丽。

不管怎么说,李小三在位时抢的底盘最多——无论是父祖还是子孙都不及他

李小三把他家东西北三边的邻居收拾了一圈,才赫然发现他家的地盘已经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面积超过了1230万平方公里——这不仅在唐时最大,在中国史上也仅列元清之后。

最后简单说说李治的“妻管严”——其实是在深思熟虑下的政治考量。

李治的文治武功可能不为人所知,因为他身上最著名的标签是“怕老婆”——李大帝那么厉害也不过是千年一遇,李小三的大老婆可是五千年才一见的怪物,所以要是把长孙皇后换成则天大帝,李小三的老子弄不好也得沦为李小二吧?

这当然是个玩笑。而且李治所谓的怕老婆,更多的是后来儒家害怕再搞出来一个则天大帝,所以拼命的往李小三的身上抹黑,把他当成反面教材以为后世警醒。

本身名声不咋地的欧阳修大骂李治管不住老婆,随后司马光跟进,这事就没法改了

其实李治的性格里面可能确实有软弱的一面,但这不构成他对武则天妥协忍让的主因,更不是怕。他这样做是基于当时的现实不得不做出的政治妥协。

李治对武则天确实应该存在、或者说曾经存在过很深的感情的,否则他也不会冒着巨大的伦理风险非得跟年长他4岁的“小妈”乱搞——不过感情深也不至于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非得把她推到皇后的位置。前面已经说过,闹得沸沸扬扬的废后风波不是李治对武则天爱得有多深,而是为了扫除他掌权路上的绊脚石,比如贞观旧臣,比如世家门阀——当时的武则天的身份更多的是他的政治盟友(甚至说成政治工具都行),而非爱侣。

此后武则天开始干涉政事以及李治试图再次废后、废后不成后彻底向武氏妥协,其实也不止是他性格软弱,更多的是出于他的政治考量。

李治即位十年后身体状况便急转直下,经常因头晕目眩而无法理政,而且很快发展到眼睛都快瞎了的地步。而此时太子李弘、嫡次子李贤尚且年幼,根本无法替他分忧,在这种情况下他既然无法“乾纲独断”,又不能分权给野心勃勃的大臣,全天下他所能信任的人也只能是武则天。

可是随着武氏逐渐掌权、野心渐盛,历史上后宫干政给皇权和江山造成的巨大伤害使得李治不能不忧心忡忡,于是他想到了废后。可是在李治实施这一计划的过程中,武氏当面申诉辩解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也让李治察觉到武氏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强大到让他这个健康状况极其糟糕的皇帝无法抑制的地步。

在唐朝之前后宫干政最过者无非吕后之流,李治“以史为鉴”可能觉得他还承受得住……

他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妥协放弃废后。不仅妥协,他还要给武则天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让她跟自己并称“二圣”。

可能李治当时想的是,尽管后宫干政危害巨大,但总不至于让李唐皇室亡国灭种——毕竟史上尽管有宣后、吕后、邓后、褚后这样的恶例,但其害毕竟不能长久,总会人亡政息,权力仍然会回归原本的皇帝。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若跟武氏死磕到底的话,非但他的命可能保不住,甚至可能危及太子和江山的安全。可是若他妥协,哪怕给了武氏再大的权力,一个女流之辈纵能为祸一时,却终不能长久——难道女人还能当皇帝不成?

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呀!古往今来哪里有过这样的荒唐事?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旷古未有的奇葩事,偏偏让倒霉的李小三赶上了。

所以他只能不幸的被扣上“怕老婆”的大帽子,被人耻笑千年——与此相比,他那不亚于父祖的功业,又算得上什么呢?

所以就算身背千古奇冤,李治也只能忍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功业,李治,李世民,奇冤,几位,皇帝,才干,唐高宗,李小,李承,消息资讯,李治,孙无忌,李小三,李大帝,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功业,李治,李世民,奇冤,几位,皇帝,才干,唐高宗,李小,李承,消息资讯,李治,孙无忌,李小三,李大帝,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功业,李治,李世民,奇冤,几位,皇帝,才干,唐高宗,李小,李承,消息资讯,李治,孙无忌,李小三,李大帝,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