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坎坷登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对于江山社稷无比看重,甚至后期帝位稳定后不惜杀害曾陪他打天下的功臣,连刘伯温这个他“三顾茅庐”请过来的军师也没能幸免于难。
艰苦的登基之路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登基之路充满了坎坷,因为他是真正从草根逆袭来的。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小时候靠在地主家放牛维持生活。
但是这还不是最惨的,1343年朱元璋的家乡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几次大劫令朱元璋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朱元璋不得不开始自己谋生。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他身边那些贤人志士的帮助。其中,刘伯温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是极为重要的一位。
学识渊博的神童
刘伯温自幼天资聪颖,不断得到师长的称赞和表扬。他涉猎广泛,能够把书中的东西融会贯通,并且喜欢深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几乎是一个全才。
1360年,刘伯温受到朱元璋邀请成为他的谋士,为朱元璋提出了很多锦囊妙计。刘伯温刚下山的时候就帮朱元璋解决了一个问题。
刘伯温还利用自己奇门遁甲的技术帮助朱元璋挑选了登基的黄道吉日。1367年11月大势已定,众人开始催促朱元璋上位称帝。朱元璋也正有此意,不过眼下正值隆冬,雨雪飘飞,要想登基就要有一个大晴天,朱元璋把这件事交给了谋士刘伯温。
刘伯温夜观天象谋算之后认为正月初四是好日子。朱元璋就开始令人准备登基事宜。可是眼看日子到了腊月底,雨雪还是没有停止的倾向,众人不禁为刘伯温担心起来。终于,到了正月初二,天气果然突然转晴,没有耽误朱元璋的登基大典,众人纷纷对此啧啧称奇。
朱元璋登基以后对功臣非常不错,都给他们安排了职位,更是把刘伯温当做自己的亲信,荣宠有加。不仅朱元璋看中刘伯温,后人甚至把刘伯温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能掐会算的本事非常出名,朱元璋因为对自己的皇位非常在意,所以有一次问道:大明江山能传多少代?
刘伯温听了这个问题以后大惊失色,因为这显然是个坑,自己怎么能判定皇帝传多少代呢?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会招致杀身之祸。刘伯温开始先是小心推脱说是皇帝的家事,自己不便过问,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紧张兮兮的神色就说自己的家事就是国事,让他如实回答。
刘伯温快速在脑中思考,不多时便回了四个字:万子万孙!朱元璋听后果然大喜,还赏了刘伯温很多东西。此时的朱元璋刚刚站稳脚步,当然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社稷能够留存得久一点,所以他以为刘伯温回答的万子千孙意味着永远传承下去,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所以心中的喜乐和骄傲无以言表。
其实不是,他说的万子万孙和朱元璋理解的恰恰相反,只是朱元璋没有理解他的话中的深意。历史上,明朝只存在了两百多年,大好江山断送在万历皇帝孙子朱由检手中。
刘伯温的“万子万孙”并不是指朱元璋的后代能够永远继承皇位,这个“万”字指的其实是是万历皇帝,刘伯温的预言意思是大明江山会在万历皇帝的子孙中断掉!事实证明他的预言果然应验。
刘伯温深谙权谋之道,为了自保再三权衡之下只好暂时表面顺承皇帝的意思,不触碰他的逆鳞,也缓解了自己的窘迫境遇。果然,沉浸在千秋万代美梦之中的皇帝果然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找刘伯温的麻烦了。
其实,刘伯温这种官场上的老狐狸说的场面话要“字字应验”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深知历史发展的规律,知道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他们不过是变相说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朱元璋一路艰难摸爬滚打爬上来,当然容不得一点威胁,所以能力超群的刘伯温渐渐成了他的眼中钉,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什么都做的出来,这才是朱元璋的不明觉厉之处。
此外,当时与刘伯温有矛盾的胡惟庸一直从中挑拨二人的关系,说刘伯温要隐居的地方有龙气,暗示刘伯温有造反的可能。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就要召刘伯温进京使计暗杀他,最终,一代忠臣良将被皇帝亲手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