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读书很重要#
秦淮名妓柳如是和钱谦益有一个比较广泛流传的故事:清军打到杨州,钱谦益想跳水自杀,试了几次都不敢,说水太冷了。气得柳如是愤愤地离开了,说他不像个男子汉。历史上真实的钱谦益是这样的人吗?
最近我在看顾诚先生写的《南明史》,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公认的明清史大家。他的资料翔实,严密考证,改变了一些我对处于此时代的几个历史人物的看法。比如李自成,史可法,钱谦益,张岱等。他的书写的时间就是1644年到1664年,直到清兵统治全国,这一期间,全国抗清复明的斗争。
为什么叫南明呢?因为这时期好多施大夫官僚还想仿效南宋,偏安江南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把这时间在江南各地的政权统称南明。
一,李自成为啥会迅速失败?
崇祯皇帝后期统治黑暗,官僚腐败,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起义大军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
李自成的军队甚至夺取了明王朝的政权,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建立大顺政权后,明朝的一些官员也纷纷归附,因为他毕竟是汉人统治的。
但是李自成没有处理好和明朝归附官员的关系,对他们仍是严加搜刮歧视。这样便导致有一些官员背叛大顺政权,有的投靠了清军,有的南下参加反清的斗争。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吴三桂。吴三桂投降了清军,背叛李自成,放清军入关。民间传说是李自成抢走了吴三桂的美妾陈圆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是李自成由于个人才能的原因,如眼光短浅,看不清大势,没有处理好一些关系。另外大顺政权也没有合适的人才。
于是,明朝的一些官僚阶级和清军联合起来,镇压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在北京期间也错误的估计了清军的形势,认为清军不会有那么大的能耐,能够迅速的入关,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抵抗措施。
顾诚先生在此为李自成正名:李自成的大顺军失败,是由于李自成本人的个人才能原因,不是由于他骄奢,享乐放纵而失败。主要还是明朝的官僚阶级和大清政权联合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果实。
二,史可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史可法是明末的官僚。他在崇祯皇帝时就胆小怕事,懦弱。只是为官清明。在盛世的时候,也许可以做一个安稳的小官,但在乱世的时候,他不是救世的英雄。
他对待清军的态度一直从始至终都是让步退让。没有一丝的胆量和清军对战。一直主张和清军讲和讲和。
在南京成立的朱由崧的建宁政权,是由他和马世英,左良玉,高杰,刘泽清等军阀妥协后成立的,虽然他是一等大学士,文臣第一。对于抗清斗争没有一丝的贡献。它倡导的是联合清军绞杀农民起义军。况且这几个军阀都是在抗清斗争中一步步逃亡至南方的,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
当时建宁政权拥有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手里拥有大量的兵力。清军刚入关,兵员分散,淮河以北好多地区没有驻兵。有大臣建议此时应北上恢复先帝的陵寝。可是都被史可法阻挡。
后来,史可法还派袁继成北上去和多尔衮讲和,给清军带去了大批的金银绸缎,还给吴三桂的军队带去了10万犒赏物资。只是袁继承不满意清军的做法,和清军抗争被扣押,最后英勇牺牲。多尔衮根本不接见使者,并声明清军会一直南下。
当时沛县著名文人闫尔梅在史可法的门客里,劝他渡河恢复山东,不听;劝他西征恢复河南,不听;劝他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只知道一味地退守扬州。最后扬州也失守。
在我们中学课本中,对史可法有很高的赞誉,认为在梅岭战役后,抗清的军队失败,史克法英勇自杀。社会上对他的行为也都是非常赞扬,殊不知它历来是投降讲和的推动者。
它不能像于谦一样,有挽大厦将顷于既倒的能力。他也没有敢于抗争的民族气魄,他对清军一味地讲和投降,真是让人无语。
三,士大夫,武将奇怪的抗清斗争
钱谦益在清军打到扬州后,像本文开头的那样,想要跳水自杀,没有成功,后来也是投降了,来到北京。
到了北京后,实在看不惯清政府的一些做法,比如剃头改衣冠。就离开了清朝政府,南下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
此时,好多士大夫都是格局不高,目光短浅,胸襟狭小,私心重。翁睿临在《南疆逸史》中写道:明知绅士大多荣利禄,趋声势,私妻子是计耳。宁有君父之戚戚,家国之感乎哉!故闯至则降闯,献至则降献,清至则降清,一降不止则在,其目义士皆怪物耳。
这句话说说中要害,明末清初大多数高官显贵在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之际,更加关心的是他们家庭的财富,而不是国家,民族的兴亡。比如黄宗羲,张岱此时仍讲究党派之争,自己不参加抗清斗争,还写文章打击抗清将士,妖言惑众,扰乱朝纲,不顾国家危亡。
武将也是如此。没有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的人才,没有岳家军无敌的战斗力。有的是凭借手里的武力结党营私,树立自己的派系,任用自己的亲信。不为抗清的大局着想,心中装的只有自己。
比如隆武朝的何腾蛟,手握湖广兵权,在吸收了闯王的遗部共同抗清后,排挤走最有能力抗清的军队。作战时不听统一的指挥,没有用兵的战术,进攻时机都把握不准。在湖北的荆州之战中,派他去进攻岳州他按兵不动。最后导致清朝的援兵到来荆州失守。
中国历来讲的是儒将,如在平时朝廷上给皇帝进谏参政,在战时上阵作战指挥兵马。比如范仲淹,于谦,王阳明等,可此时明朝的士大夫好像都不懂一点兵法。
说此时的官员都暴露出来人性的阴暗面。还不如说是此时没有合适的人才。
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岳飞当时发迹民间的一只小队伍。后来为了民族大业,宁死不屈。但是此时的明朝武将一个一个都主张投降。撤退起来时比谁都跑得快。这又不是马拉松赛跑!
即使有个别坚持作战的,又是不精通战术,不懂兵法,不能把握时机,好多贻误战机。
对于民族的英雄应该万年颂扬。毕竟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成就时势!
列宁:遗忘英雄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多读一些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对地上的世界有一些清晰的认识。就比如南明这20几年的历史,虽然混乱但是很重要。坊间不是都说自明以后没有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看看这本书我们也许会清楚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