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家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态度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二是2022年的基数较低;三是宏观政策放松的预期。但仅凭疫情管控放开和低基数,并不足以保证2023年经济增速达到5%甚至5.5%以上。笔者将从“三驾马车”、“疤痕效应”、人口结构三重视角进行分析。
“三驾马车”视角
首先,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并不乐观,世界银行在今年1月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7%,预计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的经济增速都会较低,欧元区和英国经济陷入负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在疫情三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非常依赖的出口增速,在2023年大幅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消费增速恢复面临一定困难。尽管从春节期间的电影、旅游、交通数据上可以看出消费的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但中国最重要的消费主体依然是中低收入家庭,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资产负债表都遭遇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存在所谓的迟滞效应(The Hysteresis Effect)或疤痕效应(The Scar Effect)。在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得到恢复,以及预期和信心得到提振之前,消费增速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对消费增速构成了显著冲击。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电、装修的消费,与疫情前相比大幅下降。如果没有后续政策支持,就期望2023年消费出现非常强劲的反弹,这种看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再次,对投资增速的反弹也不容过度乐观。其一,制造业投资的趋势是喜忧参半的,内需复苏的确会提振国内市场导向的制造业投资,但是出口增速下降可能会影响出口导向行业的制造业投资。其二,关于房地产投资,由于购房者、开发商的预期都发生了趋势性转变,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太乐观。2022年11月出台的房地产融资“三支箭”更多只能帮助到头部优质开发商,而头部优质开发商拿到新增融资之后,更多地将其用于偿还以前债务,开新盘的动力和意愿并不强烈。其三是基建投资,在2022年下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出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目前还不确定今年该项政策能否延续,而对地方政府隐债的监管也明显遏制了后者投资新一轮基建的积极性。其四是民营企业投资。尽管近期已经释放了很多利好信号,但关于资本的“红绿灯”政策还没有明确出台,民营企业家们心中的石头还未完全落地。
“疤痕效应”视角
除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之外,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展开分析。中国在2020年至2022年经历了三年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短期内很难消除,该效应至少会有以下三方面影响:
(1)影响家庭和企业的风险承担意愿,在当前家庭和企业都不愿意去加杠杆;
(2)影响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偏中长期;
(3)冲击企业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影响下一步的企业运营和投资决策。
人口结构视角
2010年是中国工作年龄人口达到顶峰的一年,而2022年是中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一年。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作人口达峰之后到总人口达峰之前,人口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更多是供给侧的,即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冲击。但是在总人口达峰之后,人口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需求侧。在过去,中国应对负面冲击的宏观政策放松更多集中在保市场主体上。而在未来,相应的宏观政策放松至少把部分资源从保市场主体上转移到保低收入家庭上,因为低收入家庭会直接面临需求侧冲击。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综合“三驾马车”发展趋势、疫情“疤痕效应”及人口结构变动,如果没有新的宏观政策放松,虽则对2023年的经济增速还不能太过乐观,但是考虑到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精准有力。这也意味着,财政政策可能是宏观政策放松的主体,货币政策则是一方面加强结构性,另一方面配合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笔者认为,今年的宏观政策应该继续放松,特别是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