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允炆的父亲太子朱标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是很勇武,在诸王中威信最高。不过当时能力更加突出的是朱棣,论文不如朱标,但朱棣更加长于治国之道、治军之道。
朱标之所以能够得到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嫡长子继承制,没办法,谁让人朱标太子是嫡长子,而朱元璋知道自己的这些个儿子都很有能耐,他要立好榜样,让其他儿子们都能够安心辅佐太子登基,避免以后出现皇子夺嫡的情况出现。
朱元璋分封了6公28侯2伯,其中的6公25侯1伯都是淮西人士,而且只有李善长和汪广洋是文官出身,其余全是武将。
可以说,朱元璋针对朱标的性格特点煞费苦心,为他留下了一套非常强力的领导班子,希望能够以武将的勇来辅佐朱标的文,达到文武双至,牢牢统治江山的目的。
可惜朱标太子在37岁的时候因为感染风寒而死,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的嫡长孙,没有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但这个太孙实在势力太弱,朱元璋担心给朱标安排的领导班子会骑到朱允炆头上,于是乎又咔咔咔一顿砍瓜切菜,把这6公28侯2伯连带其他文武官员给干掉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初跟随朱元璋起兵的百战老将都挂得差不多了,而朱棣常年在燕京待着,手底下文武将领齐备,而且因为常年跟少数民族作战,从朱棣到将领个个身经百战,朱允炆的军队根本就打不过朱棣的军队。
朱允炆是正统继位,没啥毛病,问题就在于朱允炆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都很平庸,完全不如他的异母弟朱允熥。
朱允熥母亲常氏的爸爸是开国功臣第二的郑国公常遇春!朱允熥是他的外孙!悍将蓝玉,凉国公,他是朱允熥的舅姥爷!开国公常升是朱允熥的亲舅父!郑国公常茂是朱允熥的亲舅父!而且蓝玉和冯胜,傅友德,汤和等一大批开国元老功臣都有政治婚姻的亲密关系,所以这些功臣元老他们都是朱允熥的外戚后台!
当然朱允炆最终还是称帝了,这没办法,谁让他受朱元璋喜欢。但朱允炆在几位老师的撺掇和他本人的幻想下,一称帝就想干一票大的:削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先后被除掉。
被削的几个王实力弱小,只能伸长脖子等死。但燕王朱棣没那么好对付,他的实力最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而且还把燕王留在京城作为人质的三个儿子给送了回去。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能够成为皇帝,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功不可没,对朱允炆也是赤胆忠心,在朱棣破城之后拒不投降,还想招兵买马卷土重来,最后黄子澄被五马分尸,齐泰被诛九族,方孝孺被诛十族。
忠心归忠心,但忠心不能换来江山。这三位虽说都饱读诗书,可惜他们都是书呆子老学究,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没有实打实在地方干过,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第二便是李景隆,他曹国公李文忠之子,黄子澄极力推荐的,不过也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而是他的表现让你不得不怀疑这哥们儿是不是跑来给朱棣当间谍、搞垮朱允炆的。
当初李景隆封建文帝命北伐征讨燕京,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后来他与朱棣在郑村坝会战,结果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南军各部尽皆南奔。第二年四月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朱允炆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黄子澄惭愤不已,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对此一概不听。
建文四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建文帝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
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而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简直搞笑。
所以说明建文帝削藩是铁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