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756年7月14日凌晨,长安禁苑西延秋门,一队人马蜂拥而出向西奔逃,为首一人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就在4天前,哥舒翰20万唐军在灵宝中伏大败,潼关失守,长安顿失屏障,此时距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叛不过半年时间。
唐玄宗,这位早年的英明天子,晚年腐朽昏聩,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一方面,信任李昭道的堂弟——“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担任宰相长达19年。李林甫为长期把持朝政、杜绝边将入相之路,谎称胡人忠勇、淳朴,说服唐玄宗重用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胡人为各地节度使,特别是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753年李林甫去世,贵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骄纵跋扈,贪腐更甚,尤其是他与安禄山不断争权夺利,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索。另一方面,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中央设置军府,士兵从百姓中挑选,平时务农,战时出征,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无法拥兵自重,而且全国40%兵力用于拱卫京师长安,府兵制既节省了国家军费开支,又保障了农业生产建设。后来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各府兵源枯竭,甚至唐玄宗的内府兵(宿卫亲军)也要通过招募来充实,募兵制遂取代府兵制。招募来的职业军人逐渐成为各地节度使的私人军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雄踞一方、尾大不掉的局面。
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大浩劫历时7年,成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夺去了上千万人的生命。一个月后,安禄山攻入东都洛阳,称大燕皇帝。唐玄宗听信谗言,斩杀坚守潼关天险的大将高仙芝、封常清,起用哥舒翰,并在杨国忠怂恿下不断催逼哥舒翰出潼关收复陕洛,遂致20万唐军在灵宝中伏大败,哥舒翰被部将绑送安禄山。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
756年7月14日凌晨,71岁的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城,身边仅带了杨贵妃姐妹、太子李亨、高力士、陈玄礼等少数亲信。7月15日,行至马嵬驿(今于陕西省兴平市西)后,将士们积攒多年的怨恨爆发,哗变砍杀杨国忠,逼唐玄宗下令勒死杨贵妃,这位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女子,就此香消玉殒。此后,太子李亨北上,于8月12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遥尊逃往成都的唐玄宗为太上皇,这时的唐玄宗,正和他的妃嫔、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在嘉陵山水之间跋涉,《明皇幸蜀图》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
【李昭道何许人?】
李昭道(675—758年),字希俊,唐朝宗室,这一年已经81岁高龄,很可能也在逃亡队伍中,便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下来。
李昭道门荫入仕,玄宗朝当过太原府仓曹,相当于今天太原市场监督管理局加税务局局长,官至太子中舍人。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其父李思训是“金碧山水”的开创者,父子合称“大小李将军”。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赡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评价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存世画作有:《明皇幸蜀图》(有争议)、《春山行旅图》,均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名的由来】
《明皇幸蜀图》的原名,应为《玄皇幸蜀图》或《文皇幸蜀图》。唐玄宗李隆基,庙号为“玄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代时,为避讳康熙帝玄烨的“玄”和咸丰帝奕詝[zhǔ]庙号“文宗”的“文”,而取唐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的“明”字改称为唐明皇。因此,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蔡绦[tāo]《铁围山丛谈》等书籍的清以前的版本中,记载的应该还是《玄皇幸蜀图》或《文皇幸蜀图》,而它们的清代版本中应该已经改为《明皇幸蜀图》了。“幸蜀”实为掩饰仓皇逃往蜀地的粉饰之词,如同北宋徽宗赵佶的“北狩”和清末慈禧太后的“西狩”,不同的是,宋徽宗未能“回銮”。
《明皇幸蜀图》的画名,最早出现于北宋词人叶梦得《避暑录话》:“《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藏宗室汝南郡王仲忽家。余尝见其摹本,方广不满二尺,而山川、云物、车辇、人畜、草木、禽鸟,无一不具,峯岭重复,径路隐显,渺然有数百里之势,想见为天下名笔。宣和间,内府求画甚急,以其名不佳,独不敢进。明皇作骑马像,前后宦官、宫女,导从略备。道旁瓜圃,宫女有即圃采瓜者,或讳之为摘瓜图……”说明:第一,叶梦得错把著作权记在了李思训名下;第二,北宋徽宗时,内府广泛征集名画,但汝南郡王赵仲忽担心此画名声不吉利,不敢献上去,但依然无法避免几年后徽钦二宗被金军掳去的厄运;第三,为避讳,改名为《摘瓜图》。
之后的北宋蔡绦[tāo](宰相、书法家蔡京四子)《铁围山丛谈》记载:“秘书省自政和末,既徙于东观之下,宣和中始告落成。上因踵故事为幸之,御手亲持太祖皇帝天翰一轴以赐三馆。……又赐阁下小李将军《明皇幸蜀图》一横轴,吾立侍在班底睹之,胸中窃谓:御府名丹青,若顾、陆、曹、展而下不翅数十百,今忽出此,何不祥耶。古人之于朝觐会同,得观其容仪而知其休咎,则是举也厥有兆矣。”蔡绦认为,《明皇幸蜀图》描绘唐玄宗仓皇避难,而后宋徽宗被金人北掳,为不祥之兆。说明,第一,汝南郡王赵仲忽最终还是把《明皇幸蜀图》进献给了宋徽宗,但为避讳,改名为《摘瓜图》;第二,徽宗朝《宣和画谱》中,著录有李昭道《摘瓜图》,但没有著录《明皇幸蜀图》;第三,此图不久被赏赐出宫,当时“侍在班底睹之”的蔡绦,认定被赏赐的就是《明皇幸蜀图》,想必现场众多文臣甚至宋徽宗本人都知道真相,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清代《石渠宝笈三编》,将此画定名为宋人《关山行旅图》,这大概与“题诗狂魔”乾隆帝弘历有关,他在画中题诗:“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唐。”天子一言九鼎,臣下以讹传讹。
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此画收归民国政府。1949年被带去台湾后,仍以“行旅图”命名。195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霖灿,依据北宋苏轼《书李将军三鬃马图》、叶梦得《避暑录话》等宋代资料,以及人物服饰、御马三鬃、地理风貌等特征,考证图中所描绘的应是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行于蜀中的情景,遂定名为《明皇幸蜀图》。
【画作概要】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明皇幸蜀图》,绢本,青绿重彩,横81厘米,纵55.9厘米。描绘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从首都长安逃往四川成都,在嘉陵山水中行进的场景。
《明皇幸蜀图》采用全景式构图,横向布局,以山水为主,云雾、泉瀑、树木、人物、鞍马为辅。画中,群山高峻林立,悬崖深谷千仞,白云雾霭蒸腾,江水浩荡无边,山径崎岖蜿蜒,山泉潺潺流淌,树木茂盛葱郁,人马行色匆匆。
整幅画面色彩明丽典雅、气势雄壮严整,十余座山峰远近排布、嶙峋层叠、高刺入天,山顶白云缭绕,展现出蜀中独特的地理风貌,而山下溪流小桥、绿树芳草,则透露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恬悦从容的气息,哪里看得出是落难天子的狼狈出逃,更像是春明景和时节贵族士人的郊外野游之旅。
【构图布局】
总览全图,首先看到的是一排大山奇伟雄壮,山峰巍峨高耸,直插入天,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山腰白云缭绕;往远看,群山层峦叠嶂,白云雾霭蒸腾,高天深远,辽阔无边;山川之间,大江奔流,与群山、天空融为一体;峰顶、石间、山坡,树木挺拔葱郁,生机勃勃。
群山峻岭之中,一条山路随山势起伏,蜿蜒崎岖,时隐时现,从右至左贯穿整个画面。
右上角,高山狭路上闪现两人骑马而下。
右下角,十余人骑马从山径口鱼贯而出。其中,几名女子帷帽、华服,应为唐玄宗妃嫔;几名男子携刀佩弓为其导引、护卫,面净无须髯,应为宦官;有一头高大的骆驼驮着行李;下方一人十分醒目,骑三鬃马,着红袍,应为唐玄宗李隆基,此时他已71岁高龄,自逃离长安以来,历经马嵬之变、痛失杨贵妃,加上几十天跋山涉水,早已身心疲惫,眼前这座狭窄的小桥和湍急的流水竟使得他与御马踌躇不前,大家注意看这匹马,棕黑色,体型健硕,马鬃被修剪成三辫式样,即马脖子上的毛有三撮突起,这是唐朝御马的独有标志,名为“三鬃”,由此推断马上男子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他后方,一名男子骑马佩弓做护卫状,应为禁军大将陈玄礼。
穿过小桥,是一块略显平坦的坡地,随行人员早已疲惫不堪,卸下行囊,席地休息,有的人因为太热露出胸臂,有的人则挽起裤腿;马匹、骆驼也卸掉鞍辔、行李,或趴卧,或翻滚,稍作休息;周围树木茂盛、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三匹趴卧的驮马左侧,站着一个白发老者,拄着木杖,看装束不像随行之人,或许是附近的山民吧。
再穿过一座溪流小桥,来到画面左下角,一个男子背着包裹带着一个孩子向前行进,应是行旅之人。山路再一次陡然向右转折,蜿蜒迤逦而上,队伍骑马、牵骆驼继续蹒跚前进,越往上越是险峻曲折。
画面左上方,山腰处,山间石径逐渐被一条人工木制栈道替代,石壁一侧应是开凿棱形孔穴插入了木桩,外侧则用方石、木桩悬空支撑,铺上木板,围上栏杆;栈道之下是百米高的深谷,谷底水流湍急,险峻崔嵬;栈道之上,两人两骑逆向而来,应是商贾行旅之人,在距离长安千里之遥的崇山峻岭间,与曾经深居九重的大唐皇帝擦肩而过,不知,对于他们来说,是怎样一种感受,又会如何向别人述说,而这场正在发生的大浩劫,又将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
画中人马较多,均刻画精细、形象生动。可见的人物有31人,马25匹,骆驼3匹,但李昭道通过远近、大小、多少的排布,给人感觉有一支庞大队伍在群山中穿行。史料记载,唐玄宗历时46天到达成都时,随行人员约1300余人。
【技法风格】
1、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画法上,李昭道将其父李思训对物象精工细致的色彩安排,与“画圣”吴道子先布墨色、再染青绿的“疏体”山水相结合,形成自己独有风格。吴道子大笔挥洒,以粗细变化多端的线条勾出山水大体轮廓,虽失之粗疏,但气势磅礴,一扫过去勾填的纤丽气氛,此乃山水画变化的开始。吴道子的“墨踪为之”,李思训的渲染赋彩,皆是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的两个重要基础。
画中虽无明显的墨笔皴法,但在设色过程中,李昭道根据山石坡岸的形体状貌来运用色彩皴染,山形结构的转折处,多采用较重颜色来强化线条的勾勒,从而达到皴染效果,岩石坡顶等处,则用平缓的石绿色,来表现春草与青苔掩映下的石面、地面的颜色,山体陡峻之处与悬崖的立面等处,运用赭石等偏暖色去表现土石混杂的质地,并与青绿色形成视觉上的生动对比,令画面色彩更加丰富。这种处理手法可以视作山水画中皴法的先声。
画面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间以墨色、花青、汁绿等冷色,与画中朱红、储石、胭脂等暖色形成对比,使画面呈现出一派金碧辉煌的富丽气象,而大量白色的运用使画面明亮、活泼了不少。
李昭道用色彩区分山石的阴阳向背,山阴为青,山阳为绿;平坡为绿,峭壁为青,坡脚、水边则施以赭石色;画树,先用淡墨染出树干的体积感后,再以汁绿点树干、树叶;画水则以花青分染出水的体积感、动态。
画面着色主要采用平涂方式,且设色单纯,使画面形成色彩块面构成关系,其中,青绿色的山峰为一块,白色的云为一块,远处水色与背景融合为一块,树木为一块,人物、驼马则构成块面组合中生动活泼的点,块面构成使画面单纯化、程式化,且富于装饰美感。
2、细笔双勾,色不压线
细笔是指,用一种坚硬小笔勾画物象的轮廓,线条细细、坚硬挺拔;双勾是指,不仅勾画物象的外轮廓线,还勾画物象轮廓之中的很多脉络,如画山石,先勾画出山石的外轮廓,然后在山石内部以曲折的短线分出脉络,通过结构来体现山石的质感。画中的山石、树木、人马等都用细笔双勾勾画出来,一笔一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即使用石青、石绿、朱砂等重彩设色,依然做到色不压线,线条清晰、有节奏美,形象逼真、饱满、生动。
3、铁线描法,遒劲有力
有别于前人“春蚕吐丝”(即紧密连绵、循环超忽)一类的画法,李昭道画出的线条没有粗细变化,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形状如弯折的铁丝,故称为“铁线描”。铁线描是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画法之一,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在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初阎立本《步辇图》中有明显的体现。
画中,李昭道通过线条横竖、疏密的不同组合,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感、立体感。大家看,画面上半部分,多用一组组纵向而绵长的线条来表现山峰的陡峭之势,线条顿挫明显,转折方硬有力,在山峰中穿插一些用趋于平直线条所描绘的白云,拉开了峰与峰之间的距离,制造出良好的空间感。画面下半部分,多用平缓舒展的线条表现地面,这些线条与山峰的纵向线条构成的横竖对比,使上下前后的空间得到了延续和呼应。远山则采用舒缓而略有起伏的线条,与白云的线条相统一,使人产生山与云相融的感觉,从而把我们的视线推向无穷的远方,产生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
画中山石阳面、地面的线条较少,而且多平面少转折,而山石背阴处、坡脚、水边则线条稠密且多棱角、多转折,通过这一疏密对比,使山石的体积感很好的体现出来,山势的起伏变化也更加明显。画云时,线条舒卷、流畅、飞动,仿佛感受到白云雾霭的聚散变化。画近处流水时,线条短柔圆转,表现出河道蜿蜒、湍急而下之态;画远处江水时,则用连绵而单纯的渔网纹线,既表现出江面辽阔,又给人水波荡漾的美感。
【递藏与钤印】
《明皇幸蜀图》无李昭道的款印。
钤有鉴藏印27枚,题跋1处。
最早的钤印,属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丞相胡惟庸。后被兵部郎中、藏书家项笃寿收藏,其弟项元汴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私人收藏家”,收藏过: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平安帖》、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张旭《古诗四帖》、李白《上阳台帖》、韩干《牧马图》、怀素《大草千字文》,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等国宝级书画珍品。清初,被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后被索额图的儿子阿尔喜普收藏。后收入清内府,钤有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yóng yǎn]的玺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民国政府在紫禁城武英殿西边建起一座宝蕴楼,专门放置避暑山庄等行宫收藏的文物,统一盖上“宝蕴楼书画录”印,后来全部归入故宫博物院。1949年,被蒋介石带去台湾。
1774年初秋,乾隆帝观赏此画并题诗一首:“青绿关山迥,崎岖道路长。客人各结束,行李自周详。总为名和利,那辞劳与忙。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唐。甲午新秋御题”。
【今迹】
2014年6月24日,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231组件文物,在日本东京博物馆展出。日方点名盼借《明皇幸蜀图》,因为这副画在日本大名鼎鼎,主要是日本有传说,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而是逃到了日本,在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因此日本人对这幅画有特别的感觉。
【参考文献】
[1]王慧(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工焕烂的盛唐气象——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2]蒋海鹏;浅析《明皇幸蜀图》;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
[3]王兴锋;唐玄宗奔蜀路线考述;唐史论丛;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