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大概率没死,而是逃出宫出了,但先于永乐帝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之子太子朱标去世,朱标之嫡次子朱允炆(嫡长子朱雄英去世了)被立为皇太孙。
当时朱允炆只有十五岁,但已经颇有见识了,他觉得九大塞王对皇权形成巨大威胁,于是奉劝朱元璋削藩,但朱元璋却说,我分封诸王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啊,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朱允炆对朱元璋说,敌人不安分,可以让诸王去抵御;若是诸王不安分,谁能为我抵御呢?
朱允炆一番话说得朱元璋下口无言,只得问朱允炆该怎么办,朱允炆不假思索地说,应该用道理去约束他们,用利益去限制他们,如果不行就削其封地,控制其自由,甚至出兵讨伐,朱元璋表示同意,还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太祖语太孙曰:" 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孙曰:"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有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为帝,他立马开始实施削藩,并将最大目标定为实力最为强劲的燕王朱棣。
不过,朱允炆采取的措施太过急切,他先是将周、齐、湘、代、岷五王削去,然后又明里暗里对朱棣进行打压,导致朱棣为了自保而不得不起兵造反,靖难之役随即爆发。
靖难之役之初,朱棣兵不过十万,地不过百里,而朝廷则拥有数十万大军,以及全国广阔的土地和数量庞大的人口作为后援,实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
但是,朱允炆不知兵,在策略和用人上还频频失误;而朱棣则更擅长打仗,且知道如何争取人心,并且还有姚广孝这样的高人指点。
因此,在短短四年间,朱棣就从北京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向朱棣投降,朱棣得以率军顺利进入南京城,并与朝廷军展开了最后激战,皇宫内的建文帝危在旦夕。
很快,朝廷军就被打得大败,战乱中皇宫突然发生了大火,当朱棣入宫之时,大火已经被扑灭,有人从废墟中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经过太监辨认,说这些人是建文帝,马皇后及长子朱文奎。
由于尸体烧毁的程度太深,根本无法确认身份,因此朱棣不太相信朱允炆已死,而是认为他还活着。
那么,朱允炆的下落究竟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看朱棣登基后都干了什么,他有没有找到建文帝。
朱棣登基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始寻找建文帝,但很快就有一个流言开始盛传,说烧焦的尸体其实是马皇后和宫女的,建文帝已经在主录僧溥洽的帮助下装扮成僧侣,带着一些部属逃出宫去了。
朱棣非常重视这个消息,就下令将溥洽给抓了起来,逼他说出建文帝的下落,但溥洽闭口不言,朱棣也只得一直关押他,直到十六年后才在姚广孝的帮助下被释放。
后来,朱棣又听说建文帝有可能从海上逃走了,他便派郑和下西洋,明面上是为了与各国进行沟通、展示中国的富强,而暗地里则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使中国富强。
除了在海上寻找建文帝之外,朱棣还准备在全国各地查访建文帝的踪迹,而这个任务被交给了一个叫作胡濙的人,他当时的职务是户科都给事中。
从永乐五年开始,胡濙开始游历全国,朱棣让他在查访建文帝的下落之余,也要收集各地民情,并寻找仙人张邋遢的下落。
随后数年,胡濙几乎没有回过家,哪怕是他的母亲去世,请求朱棣让他回家守孝,都被朱棣给拒绝了,但他在十二年间也没能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十七年,胡濙开始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寻访,据说当时他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朱棣因此非常重视这一次行动。
但是,一连好几年都没有胡濙的消息,直到永乐二十一年,胡濙终于返回朝廷,他得知朱棣人在宣府,便立马赶去宣府。
胡濙赶到朱棣住处的时候,朱棣已经躺下了,但当他得知是胡濙回来了,连鞋子都没穿就起床见他,两人交谈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凌晨两三点才分手。
根据胡濙所述,建文帝确实逃出宫去了,但他既没有去传闻中所说的神乐观,也没有到东南或者西南地区避难,而是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当了一名僧人。
胡濙还说,建文帝起初还有复国之志,但后来他发现朱棣是一名不错的皇帝,所以逐渐断绝了复国之念,开始一心当一名和尚,不愿意再与尘世有任何牵扯了。
朱棣听完胡濙的话,心中的疑虑这才完全消除,他让胡濙回京城任职,后来他也没有再去打扰建文帝,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关于这一说法,得到了现代学者徐作生的证实,他在实地走访并查阅大量文献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建文帝于永乐二十一年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享年四十六岁,死后埋葬在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就是说,建文帝在被胡濙找到后不久就去世了,不过他的死或许并非自然死亡,而是出于多种考虑而自我了结的。
当然了,这一说法也并不一定确切,但目前来看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那么,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还有哪些说法呢?哪种说法最可靠呢?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总体而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靖难之役时已经死了,另一种是逃出宫去当了一名和尚。
先说第一种,持这种说法的人是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说当时南京城被燕王的军队团团围住,根本逃不出去,万般无奈之下,建文帝就自焚而死,并且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是这么说的。
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但这种说法更加缺乏过硬的证据,并且绝大多数史料都说建文帝是不知所踪了,而朱棣之所以说建文帝已经死了,其实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是带有政治目的。
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逃出宫去了,这一点在《明史》等文献中有记载,说建文帝在臣子的帮助下乔装打扮,然后通过密道逃走了。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那么问题就来了,南京明皇宫有没有密道呢?
答案是有,但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78年才被发现。
事情是这样的,建国后南京太平门里边建了一家工厂,名叫南京钢锉厂,专门生产锉钢锉刀。
1978年,南京钢锉厂要新建一栋楼,还要修建地下室,在修建过程中,有工人发现了一条密道,直通明皇宫,密道内部通道宽两米,高两米五,别说走人了,就是开辆车也可以过去。
有学者考证,这条密道或许就是朱元璋为建文帝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留后路,一旦南京有事就逃走。
并且,帮助建文帝逃走之人,历史上也有记载,主要是前面所说的高僧溥洽,以及建文帝的谋士程济。
程济是洪武时期的翰林院学士,他曾在洪武三十一年夜观天象,说北方(燕王封地)将会发生叛乱,朱元璋十分生气,就将他给关押起来。
建文帝继位后,朱棣果然发动叛乱,建文帝就将程济释放,并让他当了自己的谋士。
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准备自杀,程济劝他说,与其去死,不如逃走,他还提示建文帝说,朱元璋曾留下一个用铁锁锁住的箱子,等到有难的时候再打开。
建文帝在宫中找到了箱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度堞三张,加裟、帽、剔刀具备,另有白金十锭,还有一封信在箱子内,信上说让建文帝从宫中暗道逃走,并指出了暗道所在的位置。
没过多久,宫中突然燃起了大火,马皇后死于大火之中,程济便亲自给建文帝剃度,然后拿出僧服让建文帝穿上,最后带着三十二个随从从密道逃走了。
朱棣入宫之后,在废墟中找到了马皇后烧毁的尸体,但有人说是建文帝的,但朱棣不太相信,建文帝是死是活便成为了一个疑问。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而建文帝逃出宫之后,收留他的人正是高僧溥洽,溥洽因为身份特殊,所以从宫中逃走的时候并没有他,他出宫后就将建文帝等人给安排妥当了,但不久后他就被朱棣派人给抓了,建文帝等人便离开南京,去到其他地方隐居起来了。
这一说法突出了朱元璋的作用,他预感到可能有诸王发生叛乱,朱允炆又年幼,所以提前为他考虑了后路,也就是留下了密道和箱子,暗示他逃走后出家当和尚。
从前文所述的朱元璋与朱允炆的对话来看,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毕竟朱允炆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朱元璋不得不为他多考虑一些。
另外,关于溥洽收留建文帝这个说法,还有另外一个猜测,那就是姚广孝的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他请求朱棣将溥洽给释放了,朱棣看在他的面子上,就将溥洽给放了出来。
后来,溥洽去看望姚广孝,他趴在地上大哭说,“吾余生,师所赐也”。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姚广孝与溥洽关系匪浅,要不然他也不敢为溥洽求情。
再根据史料分析,那一年姚广孝的心理发生了极大改变,他因为帮助朱棣造反,而遭到了亲朋好友的指责,他去看望姐姐,姐姐竟然闭门不见;他去拜会好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还派人传话给他说,和尚你做错啦!
姚广孝因此感到茫然,之后他多次拒绝朱棣让他还俗当官的要求,只是以和尚的身份干一些对天下百姓有益的事情,或者是参与编纂书籍,比如说《四库全书》。
因为心中有愧疚,所以姚广孝极有可能协助溥洽挽救建文帝,并且他的身份极为尊崇,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建文帝等人想要离开南京城,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当时有能力且有意愿帮助建文帝的人,只有姚广孝一人,其他人就是有一百个胆,也不敢将建文帝给送出南京城。
当然了,这一说法纯属猜忌,大家看看罢了。
但种种迹象表明,建文帝大概率没有死,而是在臣子的帮助下逃出宫去了,至于说逃到了哪里,目前最有力的说法是胡濙所述,说建文帝逃到了江苏吴县,这或许是建文帝的最终归宿,但并非他唯一待过的地方。
关于建文帝曾待过的地方,还有一个说法比较有参考价值,说建文帝曾在浙江杭州东明寺当过主持。
根据《钱塘县志·纪制》记载,建文帝离开南京城之后去到杭州,他到达东明寺的时候刚好旭日东升,于是题名为东明寺,并在此隐居,后来成为寺内主持。
《杭县志稿》则说,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建文帝的真实身份,但后来事情逐渐揭露,有人就画下了他的画像,这一说法在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均有记载。
另外,根据《东明寺志》记载:
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
说金川门之变后,建文帝得到了度牒,剃具和袈裟,他自知运数已尽,于是穿着僧服逃到东明寺当了和尚,师从东明禅寺开法祖师慧旵,前后一共六年时间,后来他的身份逐渐暴露了,他就离开了。
书中还记载,建文帝在东明寺的时候,僧人们后来知道了他的身份,为了掩护他,就称呼他为应能问道老佛。并且,建文帝一入寺,地位就排在慧旵法师之后,这也间接说明他的身份不简单,他其实就是建文帝,不然不可能一入寺就地位超然。
另外,东明寺还有朱允炆的塑像,两侧有一副后人写的对联,也可以说明建文帝曾在东明寺待过。
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更为神奇的是,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朱棣曾派遣一位将军追杀建文帝,最终在东明寺找到了建文帝,建文帝怒斥他助纣为虐,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还说逊帝(指的是建文帝)有恩,今上(指的是朱棣)难违,最终他不忍心杀掉建文帝,也难以回去向朱棣复命,于是自杀而死。
由于这个将军姓孟,当地百姓感念他深明大义,于是修建了孟将军庙纪念他。
建文帝离开东明寺之后,或许还去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至于说他何时去到江苏吴县的,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一下:通过各类记载和遗迹来看,建文帝逃出宫的可能性要大于他死于宫中,而且大多数学者也都认为建文帝死于宫中的证据太过于匮乏。
另外,朱棣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如果建文帝真的死了,朱棣也不会不惜人力物力,用毕生精力去寻找建文帝,只能说他认定建文帝没死,所以才执意去寻找建文帝的。
从各种迹象来看,建文帝极有可能并未死,而是逃出宫当了和尚,在朱棣找到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