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科举“不能选拔真才”的批评颇为盛行。
其中,在当时反应最激烈、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失败后怨声载道的文人,而是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对科举的不满,直接导致了洪武年间科举中断了十年。
朱元璋一开始也很重视科举。早在他称帝前一年,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就下令将文武两科设在他的管辖权。学者。明朝建国三年,即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正式建立科举制度。
由于新朝刚刚建立,急需人才,乡试从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三年,官员空缺较多。就这样,在元朝不太重视科举之后,明朝的选才又回到了唐代以来的正轨。
经过连续三年的试炼,朝廷选拔了大量官员,终于弥补了人员不足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又暴露在朱元璋面前。
他很快发现,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宫人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年纪太小,只会说大话;有的文章好,但办事能力差;有的才小,德行不一。
于是,在明朝开放科举进士的第三年,朱元璋决定停止科举,并在诏书上抱怨道:我本想诚意招贤纳士,你却总是敷衍我!
但是,科举可以停,国家不能一日无人才。朱元璋面临着自己很难找到科举之外的选才新路的现实,只好又回到唐代以前的地方举荐选才老路。
为保证推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朱元璋制定了各类人才的标准和条件,并责令各级政府执行。举荐制度一下子成了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但是这个系统的缺点也是耳目一新:
一是地方官员的裁量权太大,推荐的人选往往是官员一己私心所决定的,因此很容易有徇私舞弊的机会。
二是没有可操作性强的硬性标准。朱元璋要纠正过去科举考试只看文才的偏见,希望选出的官员德才兼备。并且可能是一个伪君子。
不仅如此,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也就意味着大家的任用只能靠朱元璋亲自主宰。他不是眼尖的人,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知识和事务。晋升难免出现失误,使人才“所学所用,所学非所用”。而且,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朱元璋无论怎样努力治理,也常常马马虎虎。
有一年,主管祭祀的机构太常寺缺官,朱元璋打算选派几位儒生到太常寺任职。应诏前来的儒生很多,朱元璋觉得很尴尬。一个一个的跟对方说话,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而且,就算和他谈过一次,他也未必能正确判断他的德行。结果只是凭一目了然的印象,以貌取人。
选人失误在所难免。有一个叫高炳的人,因为相貌雍容华贵,犹如忠义之士,被选为太常寺的宫主。不久,他因有罪被革职还乡。朱元璋废除科举,决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真是莫大的讽刺。
尽管朱元璋铁了心要莽撞,多次下令地方政府负起向中央朝廷推荐人才的责任,但推荐制度的弊端还是越来越严重地暴露出来。他发现举荐的人,不如科举。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下令在推荐制度实行十年后恢复科举考试。
洪武十七年(1384年),命礼部制定科举式,由各省颁布,成为明代选拔人才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