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年,靖难之役即将取胜前夕,首席谋士姚广孝,再三交代朱棣说:“金陵城破后,除了一人,其余人皆可杀。”朱棣无比诧异,究竟谁能让自己手下第一谋臣如此看重?姚广孝补充道:“这个人叫方孝孺,如果他死了,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
从明朝初年开始,为了扭转元末以来文人形成的松弛风气,朱元璋对不听朝廷号令的才子名士,打压起来毫不手软。
无论是高启为首的“吴中四杰”,还是他称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都无一幸免……
所以,到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登基时,大部分读书人都处于归隐避世之中,“忍见万赤子,病者半九州”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方孝孺不像这些名流那样,以退隐来标榜节操;而是满怀经世济民的热望,渴求用一生所学报效国家。
比如他的诗:“所忧谅无他,慨想禹九州……谁为斯民谋”,充满了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抱负。
他也不是只说说而已,更是在《君职》、《正统论》……等著述中,深入思考,给出了实现“仁义之治”的具体措施方略。
此外,面对朱元璋诛杀功臣,他借刘邦鸟尽弓藏的故事,以“向来老将今无多”、“胡为鸟尽良弓藏”来表达强烈的愤慨,以及对人才尽失局面的深深忧虑。
这种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正是天性嗜杀的姚广孝,称其为“读书种子”,恳求朱棣刀下留人的原因了。
既然朱元璋对文人士子如此苛严,为何没对方孝孺动手呢?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朱元璋登基时,尽管方孝孺已经因才名,被时人视为韩愈再生,但此时他才12岁,对明朝根本没有威胁。
其次:朱元璋坚信“德以化君子,威以化小人”,当方孝孺成为一代名儒时,大明在朱元璋眼中“天下已康”,不再适合乱世用重典之法了,方孝孺提出的“仁义之治”的主张,是适合当时世情的。
因此,朱元璋不仅没有杀方孝孺,而且对他寄予了厚望。
但是,朱元璋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连续两次召见方孝孺,大赞其才华,却没有任用他(第二次也只是给了个教书改课程的虚职)!
以至于直到42岁,方孝孺过的都是“一身岂恤饥寒迫”的生活,不过,大量的在野生涯,也带来了两个好处:
一是教书为业的方孝孺,为明朝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
二是方孝孺专心治学,对文坛影响甚大,就连后世都称其为“程朱复出”、“有明之学祖”,堪比苏东坡,陈亮这样的大儒。
之所以没用方,朱元璋想的是:这样一个大才,应该留给自己的继任者。
等自己用雷霆手段完全将明朝潜在风险扫平后,下一任皇帝施行仁政就有了坚实基础,也会得到百姓的拥戴,更会让方孝孺这样的人才,对新皇感激涕零,尽忠尽责!
所以,朱元璋一句“今非用孝孺时,老当其才”,让方孝孺坐了数十年冷板凳,也过了数十年清苦生活!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按照太祖遗诏,一登基就召方孝孺进宫,赐予翰林侍讲,这一年,方孝孺42岁。
博学多才的方孝孺,次年迁侍讲学士,一举成为建文帝的近臣。
无论是讨论国家大事,还是为建文帝读书释疑,他都是建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方孝孺的才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朝廷撰修《太祖实录》、《类要》等书,都任命他为总裁。
皇帝的信任和尊重,让方孝孺心怀感激,他忠心辅佐年轻的新皇帝推行仁政,重振纲纪。
建文帝首先就是改变朱元璋事必躬亲、严刑峻法的做法,适当地放权给大臣们;其次还注意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朝中由此形成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后来被史家称为“建文新政”。
然而,好景不长,同年,就在方孝孺大展拳脚之际,因不满新帝削藩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方孝孺一边受命拟定讨伐朱棣檄文,痛斥朱棣叛逆之举;一边积极出谋划策已报朱允炆知遇之恩。
然而,朱元璋当年不用方孝孺的致命错误此时就显现了出来:方孝孺虽满腹经纶,聪慧超群,然而世代为平民的他,此前毫无为官治世的经验,更无军事经验。
面对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朱棣,无论是方孝孺提出的离间之计、缓兵之策均被朱棣识破……
1402年,朱棣攻破应天,燕军入城,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方孝孺也被抓进了监狱。
欲意登基的朱棣,想起了出征前,谋士姚广孝的叮嘱,并没有杀方孝孺而绝天下读书种子的意思。
朱棣将其召到朝廷,希望方孝孺为他起草继位诏书。
听闻建文帝失踪的消息后,走上朝堂的方孝孺悲痛不已,坚决不为朱棣拟诏。
更是痛斥朱棣谋朝篡位,不合祖宗家法,却被朱棣一句“这是我朱家的事”驳斥!尽管朱棣以死相胁,方孝孺仍誓死不从,当即取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扔给朱棣。
盛怒之下的朱棣,将其车裂于南京聚宝门外,这一年,方孝孺虚岁46。
至此,被开国文臣宋濂激赏为“百鸟中凤凰”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以极其悲壮的方式随着建文一朝在历史上的消失而结束。
后记:不谈方孝孺的荣辱与升沉,抱负与劫难。他的真正了不起在于:为了自己的信念,甘愿舍身成仁,此气节,足以流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