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纵火烧毁偏殿后消失,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妻子马氏、长子朱文奎,唯独留下亲生母亲被朱棣活捉。
朱允炆的母亲吕太后是明朝第一位太后,但她却是死后没有谥号、没有陵墓。今天,通过史料还原一位明朝初期的“奇女子”,她的经历堪称最传奇的太后。
吕氏是朱允炆的母亲,但她并不是朱标的正妻,朱标的原配妻子是常氏,她是明初猛将常遇春的女儿。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确定国号为“大明”。随后,朱元璋宣布册封妻子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
次年,朱元璋最宠爱的名将常遇突然病逝,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忘记昔日“娃娃亲”的约定。1371年,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太子朱标隆重迎娶常氏进府,朱元璋册封常氏为太子妃。
常氏出身武将家庭,但是她的表现在太子府赢得一片夸赞之声,堪为天下表率。史料记载,常氏身为东宫太子妃,“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
1374年,常氏如期生下嫡长子朱雄英,常氏在太子府的地位更加稳固。
朱标是明朝太子,是朱元璋将来的皇位继承人,古人都极为看重子嗣,帝王之家更是如此,于是张罗着为朱标纳娶侧妃。
先后经过礼部精心挑选、朱元璋亲自确认,最终选定吕氏成为朱标的侧妃。
在明朝史料中,关于吕氏的记载非常少,但是可以确定她的父亲是太常卿吕本。
吕本原是元朝的官员,官职还不低,担任元帅府都事,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抗元时,两人还处于敌对阵营。1367年,也就是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的前一年,吕本主动前来投靠朱元璋,从此归入朱元璋麾下。
接下来请格外注意时间线,1367年,吕本被授予湖广行省照磨,官阶属于正八品;1370年,吕本被朱元璋提拔为中书省右司郎中;1372年,吕本升任刑部侍郎,不久之后又被封为礼部尚书;1373年,吕本的官职升任为太常寺卿,这是正三品的官职。
从1367年至1373年,在短短七年时间内,吕本从“芝麻官”变成掌管司法的“大法官”,这种坐飞机式的提拔速度背后,一定离不开朱元璋的宠信,很可能是吕本能力突出,被朱元璋委以重任。
在为朱标挑选侧妃的时候,朱元璋能够选中吕本的女儿,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朱元璋有意拉拢吕本,因为联姻是很好的拉拢捆绑手段,比如朱棣迎娶徐达的长女、朱樉娶的是邓愈的女儿、朱棡娶的是谢成的女儿。
明朝正史中并没有吕氏嫁入太子府之后的记载,但是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太子妃常氏待他人非常和善,有马皇后的风范。仔细思考这句记载,可以猜测这里所说的“他人”应该包括侧妃吕氏,因为太子朱标只有两位妻妾。
此外,考虑到吕氏是元朝降臣的后代,虽然父亲吕本颇受朱元璋器重,但是和太子妃常氏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常遇春当年是朱元璋定鼎天下的左膀右臂,是刀枪箭矢中拿命闯过来的,反观吕本是在朱元璋登基前一年才投靠的。
从这点来看,吕氏在太子妃常氏面前,应该是没有底气骄傲的,再加上常氏极为和善,两人相处应是和谐的。
1377年,吕氏生下儿子,即朱允炆,他是太子朱标的次子。
这里要简单说下朱雄英和朱允炆的名字,由于朱雄英出生在1374年,当时朱元璋还没有确定《明皇祖训》,因此朱雄英并没有按照“允”字辈取名,朱允炆出生较晚,因此按照“辈分”确定的名字。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第3个孙子,他既不是年龄最大的长孙,又不是常氏生的嫡孙,在古代嫡长子继承的传统观念下,朱允炆只是众多皇孙中的一个,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与尊贵的皇位更是无缘。
然而,事实证明,吕氏的福气好得令人难以相信。
1378年,太子妃常氏又生下一子,即朱允熥,他是朱标的第3子,仅比朱允炆小1岁。此时,常氏已经为朱标生育2子2女,没想到这次生产过程中,常氏身体受到极大损伤,在生下朱允熥后不久便去世了。
常氏嫁入太子府七年时间,深受朱标喜爱,如今因生子意外去世,让朱标悲伤不已。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非常喜欢太子妃常氏,朱元璋专门降旨为常氏辍朝三天,谥号为“敬懿”。
活着的时候,常氏也许并没有多大影响力,意外去世后,她将悄然改变明朝的格局。
朱标共有两位妃子,分别是常氏和吕氏,现在太子妃去世,摆在朱标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另选佳人空降太子府做正妃,要么将侧妃吕氏扶正。
由于吕氏的表现一直很好,再加上新出生的朱允熥需要照顾,朱标主动向父亲提出将吕氏晋升为正妃。
也就是说,吕氏成为朱标的正妻,是朱元璋的长媳,水涨船高,朱允炆也变成朱标的嫡子。
此时就必须要提起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史书记载他从小就机灵好学,深受朱标的宠爱,按照明朝制定的“居嫡长者必正储位”,也就是说,朱雄英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是大明朝的接班人。
然而,在1382年,8岁的朱雄英突发疾病去世,对于朱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明太祖朱元璋同样深感悲痛,命令以皇子规格礼仪厚葬朱雄英,并且追封朱雄英为虞王,在安葬当天,朱元璋命满朝官员全部步行送葬。
此时,问题就严重了,原定的朱标继承人去世,自然要重新选择继承人。如果太子妃常氏还活着的话,她生的朱允熥将是唯一嫡子,顺理成章成为新的继承人,然而这只是假设。
常氏突然薨逝、朱雄英夭折,此时,吕氏是朱标的正妻,朱允炆则是朱标的嫡长子,自然就成为朱标的继承人。从此之后,在朱标的太子府,吕氏和朱允炆成为最有权势的人。
我相信,朱标在悲痛不已的时候,她们娘俩一定在暗笑。
吕氏成为朱标太子妃后,再接再厉,先后生下朱允熞、朱允熙,吕氏的地位更加稳固。在马皇后去世后,吕氏还主持每年仅一次的祈蚕节,可见吕氏在当时的声望地位。
就这样,吕氏的幸福时光一直持续了十余年,到1392年的时候,吕氏的生活发生巨大变故,丈夫朱标突然去世。
1392年,朱元璋有意迁都西安,命太子朱标到陕西巡视,朱标完成皇命回到南京,结果重病不起,朱元璋命太医常驻太子府,要求务必治好朱标,但是命不由人,不久之后,朱标就病重不治身亡,年仅37岁。
朱标去世后,最悲痛的是朱元璋,因为朱元璋一直都将朱标视为接班人培养,突然出现的变故彻底打乱朱元璋的计划,史料记载,朱元璋痛失爱子,一夜白头。
摆在朱元璋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选择新的储君,在众多儿子当中,朱元璋认为朱棣最像自己,曾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但是在刘三吾的建议下,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留在朱标一脉。
在朱标病重期间,朱允炆昼夜伺候在病榻前,朱元璋考虑到朱允炆是朱标的嫡长子,又有如此至诚的孝心,决定将朱允炆立为储君。
此时,朱允炆只有15岁。
在朱元璋最后的数年时光里,尽可能地给朱允炆传授治国之道,在此期间,朱允炆对朱元璋谦虚有礼,对诸位藩王叔叔也满是善意,朱元璋对朱允炆的表现非常满意。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在临终之际,传诏诸位藩王“不准入京祭祀”,就这样,朱允炆顺利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2位皇帝,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后,追赠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吕氏作为建文帝的生母,自然晋升为吕太后。至此,吕氏成为明朝第一位太后,可以说是吕氏的荣耀巅峰。
朱允炆在储君时期就忌惮藩王权力,登基短短3个月,朱元璋尸骨未寒之际,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鼓动下,建文帝迅速开始削藩,首先拿周王朱橚开刀,将他贬为庶人,并流放到云南。
在随后一年时间内,以各种借口对4位藩王进行削藩,有的被贬谪为庶人,有的被囚禁在宫墙之内,最惨的应数湘王,为了自证清白举火自焚。
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得知兄弟均被屠戮,暗中准备起兵之事,1399年7月,朱棣后发制人,斩杀试图秘密抓捕自己的张昺等人,明朝初期最大规模的皇位争夺战开始。
在靖难之役初期,朱允炆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由于一连串的昏庸错误,导致朝廷军队损失惨重,而朱棣的实力却迅速增强,此消彼长之间,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朱棣。
1402年6月,朱棣率军直抵南京城金川门,建文帝深信的李景隆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至此,南京陷落。朱允炆在皇宫中无计可施,放火烧毁偏殿,随后消踪灭迹。
值得一提的是,跟随朱允炆消失的还有妻子马氏、长子朱文奎,但是朱允炆的母亲吕太后则落入朱棣手中。
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尊贵的太后,此刻,成为朱棣手中的俘虏。
朱棣虽然是靖难之变的胜利者,但他必须装的“谦卑无奈”,毕竟是篡夺皇位的谋逆之举,因此,朱棣对待吕太后相当客气,在攻破南京后,朱棣将吕后“迎接”到军营,朱棣向大嫂哭诉自己的无奈之处,完全是逼不得已才起兵。
吕太后自然不可能与朱棣共情,诛杀的可是吕太后的亲儿子,等到吕太后回宫后,朱允炆已经焚烧宫殿消失踪迹。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了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性,朱棣翻箱倒柜找出朱元璋唯独钟爱燕王的证明,拒不承认建文帝的地位,将建文帝的年号废除,直接沿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号。
此外,太子朱标“孝康皇帝”的封号也被废掉,朱棣只认朱标为“懿文太子”,换句话说,朱标、朱允炆一切关于皇帝的事迹都不算数,他们根本就没有做过明朝皇帝。
吕氏作为朱标的妻子,自然要随着降低身份,被朱棣降格为“懿文太子妃”。如果说从太子妃变成太后,这很常见,但是从太后变成太子妃,纵观历史都极为罕见,然而就被前半生幸运环绕的吕太后遇到了。
吕氏的身份安排妥当,朱棣又为吕氏的居所犯愁,最后,朱棣决定让吕氏居住在懿文太子陵园,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朱标守陵”,即便这样,朱棣对吕氏仍然不放心,派人暗中监视,命吕氏不准擅自踏出陵园。
朱棣对朱标一脉最大的戒心是朱标的儿子们,当年朱允炆登基,册封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衡王,朱允熙为徐王。朱棣掌权后,将吴王朱允熥贬为广泽王,居住在漳州;将衡王朱允熞贬为怀恩王,居住在建昌。
不久之后,朱棣便将朱允熥和朱允熞召回南京,将他们软禁在凤阳高墙之内,两人在此度过余生,再也没有走出过高墙。
对于朱标最小的儿子朱允熙,朱棣让他陪伴吕氏居住在父亲朱标的陵园,算是母子相依为命。此时,朱允熙年仅11岁。
如果只是这样度过余生,吕氏应该也愿意,但厄运再次降临,那是在永乐四年。
幼子朱允熙居住的房间突发大火,随从扑救不及,朱允熙竟然被活活烧死,明成祖朱棣得知噩耗,赐朱允熙谥号“哀简”。
至于朱允熙房间失火的原因,始终没有确切答案,在《万里野获编》中曾认为,朱棣不便直接杀死朱允熙,只能在背后“暗箱操作”,纵火毁尸灭迹是不错的办法。
朱允熙是常年陪伴吕氏身边的幼子,这场大火之后,吕氏伤心欲绝的程度可想而知,在后来的史料中,吕太后再也没有出现。
在辗转难眠的深夜,也许吕太后曾焚香“痛骂”丈夫朱标心狠,早逝留下孤儿寡母;也许吕太后曾诅咒贵为帝王的朱棣,但这种情绪只能发泄在心里,因为隔墙有耳。
至此,明朝第一位太后走向“三无”人生结局,即“无记载、无谥号、无陵墓”。
回顾吕太后的一生,她经历4次幸运走上人生巅峰,第1次是以降臣之女的身份嫁入太子府,生下朱标次子朱允炆;第2次是太子妃常氏早逝,吕氏侧室转正,成为朱标正妻;第3次是朱标长子朱雄英早逝,吕氏之子朱允炆变成嫡长子,拥有官方继承权;第4次是丈夫朱标突然病逝,朱元璋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吕氏登上至尊巅峰宝座。
然而,吕太后只经历1次跌落,即朱棣在靖难之变中击败朱允炆,江山易主,吕太后也成为“阶下囚”,传奇人生最终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