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的时间都处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因而其制度就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皇帝为了中央集权以保护自身统治地位而采取了许多政策与措施,其中封爵就是巩固皇室地位的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于亲戚功臣的封赏,从唐代杜佑所编《通典·职官·封爵》中可得知,封爵是从尧舜开始,但是这件事没有实物材料进行佐证。而宋代的爵位有着与前朝不同的地方,本文重点分析宋代爵位制度的特点,并总结出宋与前朝的不同之处,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1、多变的宋代爵位等级制度
宋代的爵位制度基本是沿袭了唐代的封爵制度,魏晋南北朝到宋朝,爵位分为了世袭和不世袭这两种方式。但是整个宋朝历史时期,爵位制度就发生了多次变化,从宋太祖时期制定的十二等,到宋神宗时期的九等,再到宋哲宗当朝又改为了十等,而南宋对北宋的十等爵位制度进行些许的调整。可见宋代始终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在政治局面上皇室始终觉得不安。
爵位制度自周代以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宋史·职官志》所记载:爵一十二,王、嗣王、群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所以据此,笔者认为宋代的封爵次序应为: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和开国男。
在古代中,爵禄往往一并提起,受爵之后必得禄。在西周时期,由于还是分封制度,所以公、侯都是封国的君主,所统治的领地收入尽归其所有同时需要承担拥戴天子的责任。
食邑则指的是古代君主封赐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地,又因为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拥有粮食收入的权力,所以称为食邑。再往后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征收,而是由王朝拨给。
食邑早期来源于《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宁秦。”和《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不则一日,来至一所在,地名樊川,乃汉时樊哙所封食邑之处。”
后来的唐宋时期,食邑变成了一种作为赐予宗族和功臣的荣誉。宋代根据唐代的制度保留了封君食邑,但是食邑的数字只是一个虚衔,只有在爵位前加上“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家领得一定赏赐。
实封中最多千户,少的有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由此可见宋代当时的封爵收入颇为低下。
3、爵位升级所需的经验条究竟有多少
宋代的爵位和唐代大致一样,但是宋朝王爵和公爵分得更细一些,包括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一共十二级。
根据封爵的等级需要,开国男食邑需要三百户,开国子需要五百户,开国伯需要七百户,开国侯需要一千户,公爵食邑则要两千户以上,而公以上的王爵食邑万户不等。王爵一般都是皇室宗亲,极少数会封异姓王,异姓王一般都是功臣去世后追封,以表示其为王朝做出的贡献进行褒奖。
二、宋代封爵所需要的“小小”要求
1、宗亲与功臣
爵位,又称作是封爵,原指对诸侯获封行赏的封建等级制度,故爵位本就是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封爵条件,整体归结起来分为两点,一是“宗亲”,二是“功劳”。前者是为了巩固皇室宗族的地位,维持统治阶级的秩序;而后者则是为了犒赏功臣,使其进一步的维护皇帝的天子形象,加强皇室的统治。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在军事家庭,又是黄袍加身被拥立为皇帝。因此对于手握兵权的武将极为警惕,所以封爵的对象主要为宗室和功臣,并且规定了 “非赵氏不能封王”的规则。
在对宗族势力的封爵,严格规定了皇帝的儿子、兄弟才能封为王爵,亲王的嫡子才能封嗣王爵,宗族势力的近亲嫡子才能封郡王爵等等。对于一些异姓功臣的封爵也只有在其死后追加封赏,比较著名的有王安石死后被追封为了“舒王”,“鄂王”岳飞,“涪王”吴玠等。
这两种特殊爵位的继承爵位选择标准为选嫡,其主要目的是使受爵之人负责祖先祭祀以及管理家族内部事务。而崇义公在宋代的封授始于宋仁宗时期,终于宋理宗时期,衍圣公则始于宋太宗时期,终于宋理宗时期。
2、宋代官员的加官进爵之路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围绕着宗亲和功劳两个方面来进行封爵,但是也不是说不存在比较特殊的时期,这就回到我们要讲的两宋时期了。两宋时期在封爵制度中,延续了以往朝代的宗亲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在功劳的评判上变化极大,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官员的封爵不再拘泥于功劳的有无和大小,而是直接让“爵”成为官场上的另一种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爵位评定较为严谨的朝代来说,两宋的官员爵位获得与晋升则较为容易。
这便说明了,如果拥有爵位的官员因为升迁,或者是国家祭祀大赦天下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节日庆典,而获得食邑后,只要食邑数目达到了下一级爵位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进爵。还有就是武官不同于文臣,武官可以因为军功而加官进爵,但是没有立军功也同样可以加食邑。
所以,各位如果想要穿越的话,宋代是个比较好的选择,热血男儿能够上阵杀敌保卫国家,还能因此获得封王赏赐,这等好事也不是每个朝代都会拥有。
宋代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给异姓追封王爵,这在宋代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也存在着特例。异姓之所以会被封王授爵主要还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故事有关,官员被授予王爵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时间段:宋太祖建立北宋之初、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南宋时期。
北宋初年封王的有八位,大多为武官。人数不多,分别是王景、慕容延钊、王审琦、石守信、李继勋、高怀德、赵普和曾彬。生前被封王也仅有王景一人,这是对武臣的战功的褒奖和肯定,也是对其家族后代的一种宽慰。这对于新政权的巩固与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封王进爵的事例,可以看出北宋对于开国功勋的厚待,在动荡年代,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宋徽宗时期的异姓王爵共有六位,其中仅有一位在立封王的居然是个宦官。宋神宗的遗训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广阳郡王”,神宗遗训本可以作为是对前方作战将领的激励奖励政策,但是给宦官封王实属可笑之极,笔者甚至认为把宦官同其他王爵放在同等位置是对其他王爵的侮辱。
南宋时期,由于外有金朝和西夏作乱,内有大奸臣秦桧权倾朝野,使得抗金英雄岳飞蒙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进而加剧了南宋的灭亡。
当时武臣有张浚、韩世忠、杨存中、吴璘、韩侂冑五位生前封王爵者,文臣则有两位生前封王的秦桧和史弥远。而岳飞和刘光世二人在死后也被追封为王,获得了各自的殊荣,这也进一步的体现了宋代统治者想通过封爵制度建立一种激励战士为国捐躯的手段。
南宋的异姓比北宋时期的数量都要多得多,侧面反映了当时南宋由于战乱频繁而需要给抗击金与西夏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给予嘉奖。然后承袭了北宋异姓立王的先例,导致了烂封的局面,使得爵位不论出身因而降低了爵位的身份性。
爵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级制度,而宋代作为封建王朝也沿袭了这一传统制度。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封爵等级,再根据自己的朝代特点逐一变化,形成了十二等、九等、十等这几类不同的爵位制度。
但是由于宋代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使得封爵晋爵变得更加的广泛,有功之臣也可被追授为王爵。授爵封爵本身所具备的作用,在这个时代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各类祭祀庆典大典上可得到爵位赐封,为朝代延续奋斗、保家卫国立下的战功也可受到封爵的荣誉性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代的获爵易于其他朝代。
宋代统治者为了奖励在战场上立下军功的将领,授予其爵位,再者分封赏赐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奖赏也是各官员家族欣欣向荣的来源之一。
文武官员在生活上与政治上得到了足够的肯定后,势必会在进谏与战场上更加卖力为老板干活,以此制度让官员们的忠诚度达到最高,防止其做出投敌叛国的勾当。因此笔者认为,封爵制度对于巩固统治者政权的作用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尽管如此,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懦弱使得国家注定要破败。
宋代的爵位制度为后世朝代爵位制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一直延续到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颁布法律正式废除了一切爵位制度,爵位制度也就随着清朝的消逝一并消散。
参考文献
1、《通典·职官·封爵》
2、《宋史·职官志》
3、《史记·曹相国世家》
4、《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