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了这个题目后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崇祯皇帝不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怎么之后还会有皇位继承人选难产这样的话题呢?是的,崇祯皇帝真的不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但是这个时候明朝并没有亡,江南半壁还在明朝地方政府的控制之中,而且更加特殊的是,明朝有一套中央政府的备份系统,这是当年朱棣迁都北京的副产品,在明朝中央政府迁往北京后,原来南京的中央政府依然被保留着。虽然在朱棣迁都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内,南京的中央政府只不过是养老机构和发配之所,但是到了崇祯皇帝自尽、北京朝廷覆灭的情况下,南京的备份朝廷反而成了挽救明朝的关键。
崇祯皇帝自尽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崇祯驾崩的消息传到南京以后,立谁继位成了南京朝廷考虑的首要问题。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落入李自成手中,所以只能立藩王继位,但是那么多藩王应该立谁呢?
这个好办,中国人最讲究礼教宗法,按照血缘亲疏、长幼排序就可以知道谁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了。崇祯他爹明光宗朱常洛就两个儿子,天启和崇祯,都绝后了,这一支就不用考虑了。往上推,和朱常洛平辈的还有福王朱常洵、桂王朱常瀛、惠王朱常润,三人中福王居长,所以应该立福王这一支,当时的福王朱由崧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所以朱由崧按照伦理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选。
南明世系表
但是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不讲理,正当福王朱由崧满怀希望准备做皇帝时,一拨道貌岸然的君子站了出来,他们就是东林党,他们建议“立贤”,而他们口中的“贤王”则是崇祯皇帝的堂叔潞王朱常淓,他只不过是崇祯的爷爷的侄子,血缘较福王疏远多了。而东林党立潞王只是因为他们不想立福王而已,因为他们之前坚决抵制崇祯皇帝的爷爷万历皇帝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他们害怕小福王继位后对他们进行报复。
潞王朱常淓
于是,两派各有人支持,一时相持不下,最后南京兵部尚书、当时南京朝廷的实际负责人史可法决定和掌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商议。为了平息双方的纷争,二人展现了明朝官员的高级技能——和稀泥,他们决定福王和潞王谁也不立,改立万历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桂王朱常瀛。二人自以为聪明,实则两边不讨好,果然不就就出事了。
史可法像
得知自己的皇位快被人夺走以后,福王朱由崧决定用武力解决,他经过凤阳守备太监卢承德联络了三个手握军权的军阀——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他们离南京很近,又手握重兵,在他们的护送下,朱由崧由暂住地淮安向南京进发,南京的史可法和东林党没法对抗大军,只能选择接受事实,迎立桂王一事也不了了之。
江北四镇
虽然继位之后的福王朱由崧没有追究东林党人,但是史可法和东林党人的做法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大权落入奸臣马士英之手,导致日后朝政大坏,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导致军阀干涉朝政,形成了整个南明时期军阀尾大不掉、不听指挥的局面。南明初期的皇位之争,注定了南明只能是个短命的小朝廷,并不能力挽狂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