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白之谜(135)-李白受到皇帝的征召可能是哪些人举荐的?

李白之谜(135)-李白受到皇帝的征召可能是哪些人举荐的?

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这是李白的“自述”,魏颢的“转述”,当是事实的真相。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冬,元丹丘以“道流”身份受邀入京,助力玉真公主的道教活动。李白闻讯,即刻赶到元丹丘的隐居地颍阳山居,作诗二首。

其一是《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元六兄林宗”即元丹丘。一见面,李白首先述说他们友谊的长久,从“弱龄”少年,到白发“秋颜”,至今已经“三十载”——非实数确指,以显示他们情分不浅——李白把元丹丘称着“异姓天奴”(不同姓,却胜似亲兄弟)。接下来述说自己虽年华不再,但用世之心还在,对未来仍然抱有充分的信心。他愿与元丹丘“荣枯同所欢”,渴盼得到元丹丘的引荐,荣枯相伴,大有“苟富贵,勿相忘”之意。而眼下是“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元丹丘受征召,自己望云兴叹;再看自己,苍颜白发,只能无奈地坐而“相看”——完全是一个落寞的旁观者。

由白发而生功业未竟之叹,李白抓住了最能“动人”之处。标题中的“镊白发”大有深意:华年已去,功业莫从,期盼好友援引。

其二是《凤吹笙曲》: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崑丘彩凤鸣。始闻练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可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清王琦说:“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写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人入京朝见,非谓其超升轻举。旧注以游仙诗拟之,失其旨矣。”也就是说,此诗非泛泛而言,其中的“道流”实有所指。

以诗所言,此人少年时即与李白相识,再由“此时惜别讵可闻,此地相看未忍分”可知,李白与其交谊颇深,此别甚难。还有“玉京迢迢几千里”“绿云紫气向函关”,确知此人奉诏入长安。诗末说:“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李白叮嘱对方:不要学那个很会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神仙就一去不返。李白的潜台词是:我想你,更想在京城长安再见到你。李白其实要说的是:有机会请一定向皇帝引荐我、重用我。

这个“道流”是谁呢?在李白的“朋友圈”中,只有元丹丘符合此诗意给出的条件。亦即,天宝元年(741年),元丹丘应玉真公主之邀入京,被封为“道门威仪”,随公主出行朝谒名胜,参与公主受道大典。这期间,元丹丘就有时间完成李白的援引之托,再由玉真公主面荐于唐玄宗。第二年(742)年秋,唐玄宗下诏,李白应诏。这就印证了魏颢《李翰林集序》所言:“(李白)因持盈法师达。”《玉真公主墓志》有载:“公主法号无上真,字玄玄,天宝中更赐号曰持盈。”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并谓:“此送一道流应诏(当为应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当为元丹丘,其时约在本年岁末。”

还有一说,认为是道士吴筠举荐李白。有研究者考证,吴筠也是天宝初应召入京的。但是,李白此时未到江南,没有时间与吴筠相会于天台山,更无机会托他向皇帝举荐。在李白诗文及相关碑志中,均无此说。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白,吴筠,皇帝,玉真公主,王子,白发赠,林宗,玉京,丹丘因,天宝,故事传记,魏颢,李白,吴筠,浮丘,元丹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白,吴筠,皇帝,玉真公主,王子,白发赠,林宗,玉京,丹丘因,天宝,故事传记,魏颢,李白,吴筠,浮丘,元丹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白,吴筠,皇帝,玉真公主,王子,白发赠,林宗,玉京,丹丘因,天宝,故事传记,魏颢,李白,吴筠,浮丘,元丹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