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个谜一样的皇帝。首先,在国家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还在蒸蒸日上的情况下。
他被地方上的一个藩王夺取了天下,在这以前没有出现过,以后也没有出现过,历史上独他一个。
他很传奇,他也很神秘,他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年号建文。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彪的第二个儿子。
朱允炆从小非常的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洪武25年朱彪病死以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在朱元璋驾崩以后,朱允炆在1398年在南京继位,时年21岁。
朱允炆上台后,他把他的三位师父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事实证明,这三个人都很勇敢,很正直,也很忠诚。
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在历史上,有些人有道德有才能,是名臣,也有一些人无道德有才能,是佞臣。还有一些人,有道德,无才能,是无用的好人。
他们缺乏实践意识和从政的经验,也没有什么领导才能,对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面上,不切实际。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个词叫文人误国。上台以后,朱允炆决定削藩,不是说不可以,但先后顺序还是有讲究的,这是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
他们明明知道最主要的威胁是燕王朱棣,但是又不敢触动他,而是先削了几个并未构成威胁的藩王。古人都知道是擒贼先擒王,但建文帝他却不敢这样做,而是先擒了喽啰,打草惊蛇,使燕王朱棣早早做好了准备。
当时也有的大臣看出了问题,给出建议,先把燕王朱棣迁到南方,调虎离山,这样不但可以消除他的王号,还可以消除他的势力。应该说这是一个良策,但建文帝迟疑不决,未能施行,最后是坏了大事儿。
还有作战的战略方面也出现了失误,这是他们犯的第二个错误。燕王朱棣起兵以后,他肯定是想速战速决,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人心向背,他都经不起持久战。
再看看当时的中央,居全国之地,全国之兵,全国之人才,只要别太急,熬都能熬死你。并且朱元璋在临死的时候,其实还留了后手,他为了让朱允炆能顺利登基,虽然他杀了很多的文臣武将,但他唯独留下了一个武将叫庚炳文。
庚炳文的才能是善于防守,当年就是他,几乎是活活耗死了张士诚。一开始,建文帝用庚炳文北伐,这个决定其实是很对的。
当时论资历,论打仗的经验,庚炳文都是合适的人选。但是在真定之战中,庚炳文只是受了一点小小的挫折,真定还没有失手。但是建文帝就等不及了,他临阵换将。
换了谁呢?换的是历史上那个屡战屡败,没有胜过一场战斗,比赵括还会纸上谈兵的自大而无知的明朝第一战神李景龙。结果不用猜,全军覆没。
第三他们还犯了妇人之仁的毛病。妇人之仁,是不分情况,不分轻重,只是一味的仁慈。有时候这种泛滥的仁慈最后会酿成非常大的残忍。
真正的仁慈在大是大非方面反而是要果断。比如说朱棣为了不让朱允炆其疑心,他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往京城。当时大臣们还有徐达的大儿子徐徽族,都建议把这三个人留在京城作为人质。
黄子澄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将朱高炽三人留在京城与礼法不合,放回了这三人。
真是书生之见。后面的事实也表明,正是这三个人,特别是朱高煦,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再比如李景隆率领60万之众,结果全军覆没,换成别的君主,早就把他给杀掉了。
但建文帝不但不忍心杀他,还让他继续在朝中做事,仁慈吧。后来,就是这个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放进了朱棣的军队。
1402年7月13日,朱棣进入了南京城。此时,皇宫中燃起熊熊大火,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等到火势扑灭以后,从起火的现场找到了两具尸体,但尸体早已被烧焦,无法辨认。
有人说建文帝死了,也有人说南京城有地道,朱允炆已经从地道逃走了。真相如何,没有人知道,这成了一桩著名的历史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