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个强大而又孱弱的帝国。强大是指其对外的力度与作风上,越南敢反水就打到越南服气为止,哪怕明末内忧外患之际,面对荷兰人的入侵都要先将外敌驱逐;而孱弱则是指其政体与统治。
中国历史上但凡持续时间长一点的王朝,多多少少都能出现点盛世。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文景之治修生养息,汉武帝则以势不可挡的气势一举驱赶匈奴;唐朝本是由秦王李世民打下的天下,后来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开启贞观之治后,武则天创立的周朝也颇为不错,之后李隆基又夺回政权开创开元盛世;纵使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这样政权割据时期,也不乏刘裕、柴荣这等有能耐的帝王。
偏偏到了大明王朝,自洪武帝朱元璋之后,一代比一代拉垮。
明朝的乱,其实从朱元璋开始就已经打下基础,他过于多疑,因此又是东厂西厂,又是锦衣卫,折腾出一堆特权机构,使得文武百官也好,平头百姓也罢,人人惶恐。但就像拉弓,如果弓绷得太紧了,自然容易断裂,明朝也面临着这种窘况。
明朝管得严就算了,工资还给的少。老朱是过过苦日子的,自己又是个工作狂人,因此不仅给官员假期少,俸禄还给的特别少,正一品的俸禄仅仅八十七石米,最低的九品官仅仅五石。换算一下当时一石米差不多90斤,按如今的米价来算,差不多50斤米八九十块钱,相当于官至一品了一个月也就万把多块钱,九品官的月薪指不定还不足千元。
这样的高压政策,钱又给的少,还有人愿意卖命吗?反正贪20两银子也是砍头,贪200两银子也是砍头,贪2万两银子也是一样的下场,那还不如多享受一点,因此明朝官员贪污之风盛行,再加上党派林立,宦官当权,政坛那叫一个乌七八糟。
不过话说回来,这点钱真的太少了,放如今就算洗个盘子每个月都不止这么多,这还是当官的俸禄,更恐怖的是,明朝很多时候还不给钱,强行用其他东西来代替,比如说今天要讲的这个"" 胡椒苏木折俸""。
胡椒是香料,唐朝时期随着西域胡商在中原地区盛行,由于古代粮食短缺,大部分土地都用来种粮食,很少有人种香料(胡商也不会贩卖香料种子),因此香料价格高居不下,胡椒在古代价值比黄金还要贵重;苏木是一种中药材,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张居正这个名字不少人应该听过,他是万历朝的首辅,施行""万历新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位值得夸赞的好官;但这个好官只是我们后代从整体上来看,而张居正在万历帝登基初期曾做出过一件排除异己的举动,逼得朝廷官员日子都快过不下去,那就是""实物折俸""。
这事说到底也不能怪张居正,毕竟国库没银子他也没办法,但政令还是他下达的。1573年隆庆帝去世,年仅10岁的万历帝登基成为了皇帝。小皇帝面对空空的国库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张居正突然想起了明宣宗时期同样因国库没钱所采取的一项举措,那就是用胡椒跟苏木代替俸禄发放给官员,每斤胡椒按100贯、每斤苏木50贯的比例换算。
不过明宣宗时期这折奉方式好歹只是一小部分折奉,但张居正下达的政令可是全部代替!这下子直接炸开了锅,地位高点的官员倒还好,多多少少有点余粮;那些贪官污吏倒也无所谓,反正钱多,俸禄压根不算啥;唯独那些低层又清廉的官员简直要命了。
胡椒苏木虽然珍贵,但一下子时常流入这么大的储存量,势必会降价;并且胡椒苏木又不能当饭吃,张居正这是要逼死人啊!
张居正此举的确是别有用心,但他并非针对低层官员,而是针对另一位托孤大臣,高拱。张居正为了收拢政权,打压异己,就是为了引起这些高拱党派的不满,那些低层官员不过是被波及罢了。
被波及的官员中有一位叫做童立本的,人家当个小官做好分内之事,又不贪污,因此这俸禄一发,家中直接断了粮,被逼无奈下写了首绝世诗自尽了!在童立本的葬礼上高拱门人汇聚一堂,准备借此机会扳倒张居正,却不料这正是张居正的陷阱。
张居正直接在童立本葬礼上发了把火,然后连同厂卫一起以""非法集聚""且纵火的名头将高拱门人抓捕一空,气得本以退居乡间的高拱都忍不住破口大骂,称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达到目的后的张居正也知道自己这一举动影响甚广,因此利索的解除了这一政令,三个月的荒诞俸禄最终又变成了钱银,只可惜了白白葬送在权臣博弈下的童立本。
话说回来张居正已经是明朝官员中难得的具有美誉的权臣,就连他都如此不将其他人当回事,明朝的朝堂有多荒诞,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