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明朝官服的形制与图案,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明朝官服的形制与图案,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官服即古代官员所穿的服装,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官员的礼服成为了贯穿千年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明朝在蒙古族手中夺取政权后,明太祖极为重视礼仪的整顿和文化的恢复,在强烈的民族情感的影响之下,明朝的服饰多模仿周、汉、唐、宋时期的服制,形成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服饰制度。

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堪称是华夏进古服饰艺术之典范

,其官服更是当时材料、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服装,同时也是封建礼制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本文就将从明朝官服的历史演变、服饰工艺与衍生意义三个方面来与各位聊聊明朝官服的传统文化。

历史演变: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政治色彩

1、溯源——“礼”制主流思想的产物

要想了解古代官服的起源,首先要从服饰的起源谈起。服饰最初的主要功能就是蔽体御寒和装饰美化,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阶级的产生,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所应穿戴的衣物也是不同的,就这样,最早的官服产生了。

早在上古时代,《周易·系辞》中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记载,可见随着国家的诞生与物质生活形式的变化,官服逐渐被作为礼仪和教化的工具,具有了辨明身份的功能。到了夏时朝,官服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色彩,并显示出了礼仪等级的特点。

此后,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官服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与儒家思想文化严密结合

,遵从礼制,体现尊卑有序,被印上了等级的烙印。

2、流变——摒弃胡风,重回旧制

公元1271年,蒙古族建立大元帝国,入主中原后,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民族优越感,对国内百姓实行极不公平的身份等级制度,这自然招致了汉族人民的不满,也引发了民族矛盾为主体的危机日益加深。

元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不堪重负的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来自朝廷的压迫,起兵反抗。公元1368年,朱元璋带兵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为了维护统治,重新恢复汉民族文化认同感,朱元璋倡导恢复汉制,提出了“上取周汉,下仿唐宋”的衣冠理念,并对官服装饰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且十分完备的官服制度。

形制与图案——明朝官服的审美特征

1、侧耳——物化的文化符号

“宽袍大袖”和“上衣下裳”的民族融合

明代初年,朱元璋对礼部下令建立官服服制,自此,明廷的服制就依从汉制祖律不断修订和完善,虽然上文提到了明朝统治者对蒙元胡风有所摒弃,但其实为了维持国家统治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他们并没有彻底放弃元制。

“侧耳”的出现就是对服饰传统进行民族融合的最佳表现,

折射出明代体制一统多元的文化气象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官服主要分为礼服和便服两大类,侧耳圆领袍就属于是常服的一种,通常它会被穿在褡护(一种短袖袄子或皮袄)外面,并用补子章制相配。

“褒衣博带”,兼顾实用性与礼制的需要

侧耳能够成为明朝最具代表性的官服结构绝非偶然,其结构的独特功能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侧耳的结构其实是在袍服左右两侧开裾夹缝宽度约为16厘米的长方形侧插摆,主要被用于褡护、曳撒、圆领袍三种品类的服饰中。

《酌中志》中对臣服曳撒的描述为“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显然,侧耳不仅能够作为官员身份的显示,其侧开裾的状态还能让穿着的官员骑马或者行走时,在保持尽量不露出里衣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舒适度与活动空间,既符合礼制要求同时还兼顾实用功能性,同时,它也佐证了儒家礼制思想在当时是如何严格地规范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制。

2、官服装饰——设置补子,等级分明

明代官服补子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代,武则天时期,特在官服上绣有文字和禽兽图案以赏赐文武大臣,明代官服“与唐制同”,只不过把原本绣于袍上的纹饰图案改成可以补缀在袍子上的补子,这块贴于大臣们常服前胸后背的绣花织物,直接展现出了大臣品级的高低与权力的大小。

不同职位的官员其补子的图案也是不同的。文官用具有吉祥忠贞内涵的飞禽类补子,如仙鹤、锦鸡、孔雀等,《明会典》中就有载:“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二品仙鹤锦鸡”。武官的骨子则是运用一些高大威猛的动物纹样,如狮子、虎豹等,通过那些兽的形态和脾性来比喻武将的英勇果敢。

明代官服补子受到中国传统美学当中“和谐统一”思想的影响,在形式上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称均衡,对襟的补服讲究胸前左右的纹绣图案呈对称分布。整块补子多呈方形为主,但方中有圆,一如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这样在线条审美上的

一收一放,一张一弛

,融合了古代人民对于天地的理解。

衍生意义——对文化内涵的承载与丰富

1、审美情趣与民族文化的具象化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是集汉风儒学最后余光的时代,称得上是古代官服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在用料选材、装饰工艺、等级标识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其他朝代望尘莫及的水平。

以补子纹饰为例,其上的图案大多是历经千年久盛不衰的吉祥纹饰,如象征光明的宝珠与用以辟邪的艾叶等,这些物品都带有丰富的文化符号意义,

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精致华丽的审美追求

2、政治层面:秩序之美的体现

官服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明朝由统治者亲自颁布与制定的官服是中国历代官服中最严谨与严密的,在突出皇权和强调等级差异方面尤为严格,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可以说,明朝通过对官服制度的传承与发展,达到了彰显统治权力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的目的,或者说正是因为这种承继,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核心才得以延绵传承数载并为各民族所认同。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大致了解了明朝官服的传统文化。官服自诞生伊始,便是“礼”制主流思想的产物,经过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到了明朝,官服体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论是被称为民族服饰融合典范的侧耳,还是承袭自唐并发扬光大的补子,其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都体现出中国人对礼的崇尚与对美的追求。

此外,明代官服制度的规定之严密,体现了一种严谨的秩序美感,在政治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易·系辞》

2、《酌中志》

3、《大明会典》

4、《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图案,礼仪,文化,明朝,身份,礼制,中国,官服,服饰,形制,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补子,官服,服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图案,礼仪,文化,明朝,身份,礼制,中国,官服,服饰,形制,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补子,官服,服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图案,礼仪,文化,明朝,身份,礼制,中国,官服,服饰,形制,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补子,官服,服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