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朱棣两人虽有着些许的共同点,都曾帮助过自己的父亲顺利夺得天下,立下开国之功。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很明显的区别,李世民未当皇帝前权势滔天,连太子李建成遇到他都不一定能干得过他,而朱棣未当皇帝前虽也有权,可却比不上李世民,别说干不过太子朱标,诸藩王中比他强的都有,如秦王和宁王。
朱棣不是不敢效仿李世民,只是没那实力,实力不够,别说杀兄逼父退位啦!还没行动,可能就被弄死啦!死得透透的。
李世民他之所以敢杀兄逼父退位,那是因为他实力足够了,实力已经足够支撑他实施这大逆不道之举,与其父李渊和太子李建成掰掰手腕。
玄武门之变前,他手握的权力可以说已经与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不相上下。
那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力有多大?
首先在爵位上,李世民“秦王”爵位在当时已经到最顶端,除了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就属他最尊贵,最崇高。“秦”这个封号可不简单,它可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号,意义非凡,它所自带的属性,注定李世民地位崇高。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公元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王世充,一统北方,奠定唐代版图基础。凯旋归来后,李渊重赏李世民,赏其“位在王公上。”即整个大唐,李世民的地位除了低于李渊和李建成,高于任何人,包括亲王。
反观朱棣,朱棣的爵位是燕王,从封号上来看他的地位并不高,比如战国时期燕国可是七国中最弱的存在。在当时,除了朱元璋和朱标,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藩王的地位要比朱棣高。朱棣在明朝藩王中的地位,相对而言不是最顶尖的,他的上面还有一些人,不像李世民,只有李渊和李建成。
再说官职,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拜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
天策上将,这个官职是李渊专门为了已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李世民创造的。这个官职李渊赋予了他极其大的权力:位在三公上,总揽唐朝军国大事,形同天下兵马大元帅。有自置官属之权,无需经过吏部,即可授予他人官职。
司徒,属三公,地位次于三师和太尉,主管全国教育,李渊朝未置三师,故司徒在李渊朝百官中排名第二,是为首领官员。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他是唐初陕东道最高军政长官,执掌当时占据唐朝半壁江山的黄河以东地区。因此,可以这么说,李世民当时控制着唐朝半壁江山,且还是最为富庶的地区。
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他是当时保卫唐都的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侍卫和左右御卫等十二卫的最高长官。可以这么说,李世民有了这个官职,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着这支唐都长安最为精锐的部队。
中书令,中书省最高长官,负责发布皇帝诏书和中央政事,执掌全国政事。可以说,这个官职在身,李世民就可名正言顺地控制唐朝上下政务,甚至可以自由任命全国政务官员。
天策上将掌全国军事,司徒领导百官,中书令掌全国政务,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掌唐朝半壁江山,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掌唐都防卫。
如此多的显赫要职聚集在一人一身,李世民不权势滔天,这都难,造反不成功,也都难。
反观朱棣,他在中央朝廷没有任何官职,只有燕王这个爵位,和其赋予的权力。当时,朱元璋赋予藩王的权力虽有些大,在其封地内有兵也有权,几乎就是土皇帝,但是跟李世民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毫无可比性。
李世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太子李建成都不一定能干过他。而朱棣,别说朱元璋和朱标可以随手将他捏死,就连塞外九王的其中一王,都可以和他斗一斗。
试问,就是只有这样一点点权力的朱棣,他怎敢造朱元璋的反,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
李世民敢造他老子的反杀他的长兄,那是他实力足够。朱棣的实力显然不足够他去干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