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从人们在商业交换中以物易物到用钱贝作为中间之交换媒介后,铜一直是铸币之贵金属首选。宋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繁盛的一个重要的时代,它的货币经济体系呈现出一种十分特别的局面。它继承了过去的铜币体系,但也流行铁币、纸币,甚至在这一时期,白银的流通性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为明朝白银之货币属性提供了萌芽的基础。在宋人的货币中,纸币的出现无疑是极具先驱性和创造性的,是我国商业经济发展上的一个创举!
为什么宋朝会想发行纸币呢?可能今天熟悉纸币的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忽略。但当时不同今日,在贵金属货币一直占据主流的古代中国,纸币,不得不说是行军打仗之奇招,不得不令人去一探究竟。
印象中的宋代商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兴盛,但揭开历史的面纱,真实的宋代其实国力衰弱、财政困难,货币经常发行不够。那为什么宋代会有这种反差?
这与国家边界总是受外族入侵的威胁可谓是有巨大关系。宋朝时期,周围邻国众多,挑衅侵扰宋朝边界之国不少。前有辽国,后有金国。可谓是前狼后虎之窘迫。
北宋时期,北境之辽国契丹人占有燕云十六州之利,成为悬在宋朝脖颈上的一把利刃,稍稍一动,便皮破血流。南宋时,重建扩大后的金人更是驰骋南下,分了宋朝大半疆土,南宋就此萎缩于南方。而边境其他如西夏、大理等国也一直虎视眈眈,宋朝积贫积弱,商贸往来的背后是国家之弱。
因此,宋朝统治者连年屯兵,在军事上的支出一直很高,财政收入几近一半都花费在军费上。但如此以来,国家财政支出增多,市面上进行流通的货币就大量减少,财政负担严重,政府不得不一直依靠增加铁钱或者铁币来增加军费,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国土面积的缩小,铜矿产量的下降。为了减少同北方金朝商贸往来造成的铜钱流失,宋朝政府决定在北方发行铁钱,但铜铁两价,为了不混用钱,还专门设置有铜币流通区和铁币流通区。也由于铁币发行过多,铸造铜币之铜矿资源严重不足,发展到后来,流行铜钱的区域只剩下东南沿海地区。
古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宋代商业发达,全国到处走做生意的商人颇多,但铜铁不一价,商人在与不同地区的百姓贸易往来时需要把铜币和铁币进行一定比例的兑换,这个比例通常由官府定夺,导致商人被压榨。同时,铜贵铁贱,这些行商们出门做一趟生意往往不是带着许多钱便是带走许多钱。腰缠万贯虽然显赫,但也不便于行。
更何况当时的铁钱粗制滥造之象颇重,铁钱重,导致马车的运输量大,一路舟车劳顿,本身便费时费钱,更不用说路上遇到劫匪强盗,更是一不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无处话凄凉。显然,铁钱在大数额的商业交易中携带不便,商人们对于更简便的支付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还有造纸术和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发展成熟,尤其四川地区,造纸术、印刷术发达,同时四川地区商贸兴旺,却因川路之险之难和铁币之重之多成为商人之“愁”钱重地,所以不难想象四川的行商必定苦铁钱久矣。
然而,这些要素结合起来反而为纸币的发行提供了温床。
纸币一开始由民间私发,是商人心照不宣的行业“新规”。商人们为解行商之累,往往将铁钱寄存到一些公信的商铺,并由户铺开出凭证,而这个凭证就是“交子”。交子可以用来兑换,甚至在异地也认可。同时,交子也能用在交易中行使支付的功能。
但民间私用的交子产生了标准混乱、临时随意的问题,随着使用的时间加长,其缺点日益显露。例如,因为交子质量差或是假造的现象频发,许多商铺拒收交子。为了解决这种混乱局面,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地方政府委托十六户富商联合成立了“交子户”,并由“交子户”建立统一的交子系统,发行和管理交子。如此一来,交子的式样就统一了起来,纸质提高,并规定交子兑换或换新需要加纳一定的手续费。
于是,交子在四川地区成为了广泛流通的货币。但交子票面上的数字还是处于随意填写的状况,成为流通之一大隐患,再加之“交子户”经营者的经营不善,联合发行在后期也面临危机,故最终政府只能介入其中。
在宋仁宗天圣元年,北宋的纸币发行进入官方阶段。官方交子建立了一套更为完善和严谨的发行和流通管理制度。在官方的主持下,交子有了使用年限、发行面额和限额等的限制,并且发行交子还需要准备金,即现金。统治者推广交子增加了纸币的流通范围。虽然后期还是因为管理不善,流通范围缩小至四川地区,但是为纸币的后续发行使用提供了经验。例如,南宋时期,东南地区使用的纸币“会子”也借鉴交子的发行过程。
交子之出现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不仅解了行商之累,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只在宋朝昙花一现,但也是中国古人智慧之举,创新之变。今人观过往,除反躬自省,也不免寻奋发激励之证。跨越时间的洪流,今日之局面也必定有巧妙之解,永怀变通之心,则万事可待矣。
参考文献:
1、覃万琼.宋代铜币的特点新释.传承,2008年第7期
2、姜丽文.宋代纸币制度的源起和流变.财经,2008年第3期
3、姚文宇.两宋时期货币制度与货币思想研究.山西财经大学
4、熊逸越.试论我国宋代纸币艺术设计.兰台世界,2015年27期
5、高聪明.论白银在宋代货币经济中的地位.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