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沿用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但是其沿用的效果其实并不好,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因素依旧存在。但在五代十国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其实是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的。
因为这个时期的很多人都在科举场上公然作弊,那么政府就要针对这一系列的现象,想出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一、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当时作弊的现象是比较多的
1、五代十国时期是处于战乱时期,知识分子本来就少,所以政府会降低门槛要求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继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个乱世,在此时期战争比较频发,人民得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人口也是在急速的下降。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去当了兵,进了军队里面所有的战争因素都在一系列的运发当中。
那么在这个时期,人们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又怎么能够强迫要求大量的人去请求读书的道路,然后来做官呢?
所以当时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愿意读书,因为基本的生存都是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政府依旧存在,虽然各个王朝以及政府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基本的一些政治运作是需要人去管理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政府也仿照隋唐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来对于当时的人才进行一个选拔。但是很可惜的是,当时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才值得选拔。
因为可以选拔出来的人都是非常少的,即使政府放低了很多条件。不过在相比之下,北方由于掌握的领土较多,实力比较雄厚,所以往往会处于一个内斗的状态。对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南方政权那么重视,因为南方政权的领土呈现一种比较破碎的状况,生产力也是没有北方地区发达的。
所以南方的一些政权其实更加依靠科举制度能够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为他们所用。在这个方面,南方政权是要比北方政权更加重视科举制度的。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南方的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实也不算好,但是要比北方要好多多,因为南方基本上还是可以勉强选的出一些人去政府正常的做事的,北方是基本上选不出来的,因为北方很多人即便是有时间去学习,大部分也去当兵了。
因为手里面有兵权,一般在乱世里面来说都是比较有出路的。所以他们的选择大部分也都是去做将军,而不是去做文人。加上这个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爆发,其实对于军事上的人才也是需求比较大的。所以在这个时期,就很自然而然地会出现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也就是重武轻文的现象。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之下,想要这些人去读书,去做官儿,做文人的官儿,这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去做文人的官,因为社会地位低。但是在这么乱的一种时局当中,的确也有些人愿意去做文人的官,但是这些人的素质并不是很高,所以会经常有一些作弊的现象发生。
2、在五代十国时期作弊的现象其实是比较频繁的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作弊的现象是比较多的,那么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人们都不怎么重视科举制。即使是南方政权也是先重视当时的军事集团,再重视当时的科举制度,所以在重视程度上是分了一个重要顺序的。那么人们越不重视这个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就反而越乱。其实这就和现代的一些市场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市场没有国家的一定管控,国家不重视的话,那么在经济上,市场一定会非常混乱,并且一些奇怪的现象也会比较多地发生。如果国家给予这个市场足够的重视的话,那么这个市场的管理和体制一定是非常有序的,就很少奇怪的现象发生。
当时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现象当中,由于国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当时的科举制度是有非常多的作弊现象出现的。即使后来国家进行了一定的干预,但是由于干预的程度并没有很深。或者是一些干预的措施并没有到位,使得当时的作弊现象依旧存在,不过较之前相比是已经好多了。
其实当时的人是比较聪明的,他们的作弊手段也是有非常多种多样的,其实并不局限于打小抄这么一种作弊手段。那么有一种特殊的作弊手段就是冒充籍贯,这样冒充籍贯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你是这个地方的人,然后你要冒用那个地方的户籍参加考试,一般来说这也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古代在对于户籍管理其实并不是很严格的。
尤其是在这么一个乱世时期,人口迁移比较频繁的情况下,这样的一种措施,其实是更容易达到目的。因为当时政府针对每个地方的水平不同,以及人口不一样,所以对于每个地方的一些科举政策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比如说读书人比较多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地方,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多一点的,那么在一些生产力并不是很发达的城市,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少一点的。所以很多考生为了自己尽可能被录取到,一般都会冒充一些录取人数较多地方的籍贯。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统治者不重视科举制度而产生的,其实在之前的唐朝时期,也产生了类似的一种现象。但是由于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比较发达,所以这样的现象其实是被唐朝的发达表象给掩盖下去了。那么除了这样的一种手段以外,其实最常见的手段就应该是请别人来代考,当然这样的人一般都是一些有钱人或者是一些贵族子弟。
因为代考的话,其实并没有现在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比如说照片去核对人脸,或者是指纹去验证。在古代其实并不存在这些的,所以如果去找代考来代替自己去参加考试,其实也是并没有问题的。
这其实对于那些贫苦人家出身并且认真读书的人,真的是非常不公平,因为代考是根本就不会考出真实成绩的。对于原来参加报名的人来说,仅仅是请了一个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根本就是与自己的一些成绩,还有努力,都是无关的。但是这并没有办法,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依旧是等级社会,所以即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般人家来说都是无可奈何的。
二、政府针对一些作弊的现象,也提出来了相应的反作弊的措施。
1、设立锁院制度,以保证考试公平
五代十国的政府针对这样的一种作弊现象,主要提出来的是所院制度,这个所院制度其实从唐代就产生了。然后五代十国在沿用唐代科举制度的同时,也沿用了锁院制度。这个锁院制度有点儿类似于如今的一些考试措施,就是把主考官和副考官在考试前就关起来。然后在一个院子里面来出卷子,然后卷子出完之后,他们哪儿也不能去,也就只能待在一个院子里。
不仅是主考官和副考官,就连其他负责考试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杜绝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其实这样的一种现象防止的是有一些有钱的人和贵族子弟去花钱去打听卷子的一些消息。不过这样的措施还是有一定的漏洞,因为唐代时期的锁院制度,是需要主考官提前三个月去住进那个院子里面,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就需要提前三天就可以了。
主考官其实在设立相应的卷子,绝对不是在三天之内去设立的,一定是在三天之前,对于卷子的一些构想和出什么题一定是构思好的,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是一些人拿着钱去贿赂,或者是去探听考试的内容,是很有可能探听到的。但是这个措施总比之前什么措施都不实行的要好,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对于当时的作弊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
2、对于当时花钱去请人代考,颁布了一些严格的措施
那么当时其实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其他的一些作弊现象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很多人请人去代替自己参加考试,其实这个对于整个国家的统治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国家去进行这样选拔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去选拔真正的人才,来为国家办实事儿。
而不是去选出一些酒囊饭袋,什么都不会做的人,去管理国家,这样对国家的统治。肯定是不利的,所以国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快地就颁布了相应的措施,去防止这样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措施主要是在法律的规定中,如果请人来代替自己参加考试,就可能会遭受一系列的刑罚。
三、总结
科举制度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在历朝历代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对于科举制度做出一定的调整。在五代十国时期,这样的一个制度,明显是处于一个松散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五代十国史》
2、《宋史》
3、《隋唐史》